第1711集:机遇计划细筹备(1/1)

刘好仃把茶杯盖合上后,手指在键盘上停了两秒,随即点开老陈刚发来的文件。标题很实在,连个花哨的词都没有,正对他的胃口。他一条条往下看,看到第三页时,嘴角微微往上提了半寸。

“透光率牺牲不超过五个点,喷涂流程能走现有产线……这不就是现成的路子?”他轻声说了句,顺手把文档拖进一个新建的文件夹,名字打的是:“阳光盾——动议筹备”。

他抬头看了眼墙上的钟,差七分钟九点。早会还没开始,但该拉的人不能等。他在部门群里敲了一行字:“十分钟后语音会议,议题:抗UV玻璃要不要干?带数据来。”

消息发出去没半分钟,王姐就回了个笑脸表情。老陈那边静悄悄,可刘好仃知道,人肯定已经在看了——那家伙有个习惯,凡是技术文档,必得从头到尾标完重点才肯开口。

时间一到,他点开语音。

“人都齐了吧?”

“齐了。”王姐声音清亮。

“在线。”老陈简短。

刘好仃直接切入:“老陈,先说底牌。材料组那批样片,真能降成本?”

“能。”老陈语气平稳,“原配方用的是高纯度氧化铟锡,贵在原料。我们试过掺入部分氧化锌替代,膜层稳定性稍降,但实测两千小时UV老化衰减仍低于百分之八,够用。”

“喷涂呢?要改设备吗?”

“不用。喷头孔径和走速微调就行,产线工人培训半天就能上手。”

刘好仃点点头,虽然对方看不见。他打开共享屏幕,把近十天的客户咨询记录投上去。“王姐,你看看这些。五条来自华南,两家主动要样品,还有一家佛山的刚打电话过来问进展。这不是偶然。”

王姐“嗯”了一声:“我上午已经让前台加了‘应用场景’选项,以后客户一登记,系统自动分室内户外。这批数据,三天就能跑出初步画像。”

“那就不是空想。”刘好仃声音沉了些,“咱们现在有技术底子,有客户反馈,缺的是动作。我提议——小步快跑。先做一批小尺寸样品,不占量产排期,专门给有意向的客户试用。边试边改,等效果稳了再推。”

老陈沉默了几秒:“我担心的是人力。材料组现在还在赶Q3镀膜订单,如果分心做新配方,周期至少拖三天。”

“三套方案,七天内交报告。”刘好仃接得干脆,“每套配比你自己定,我们只看结果。人手不够,我跟生产协调,给你调两个辅助岗,专做测试记录。”

又是一阵安静。然后,老陈说了句:“行。但得写清楚,这是预研,不算正式立项。”

“当然。”刘好仃笑了,“咱们现在只是看看这条路能不能走通,又不是立马铺水泥浇沥青。”

王姐插话:“要是真能做成,销售端好讲故事。现在客户最怕的就是玻璃用半年就黄,咱们主打‘三年不泛黄’,哪怕贵一点,他们也愿意试试。”

“对。”刘好仃敲了下桌子,“承诺要硬,门槛要低。我打算搞‘免费试用+效果追踪’,客户装上去,我们定期拍照记录变化,公开数据。谁怕吃亏?谁怕被骗?咱们就把过程晒出来。”

“名字呢?”王姐问,“总不能一直叫‘抗UV玻璃’吧,听着像说明书。”

刘好仃早想好了:“阳光盾。简单,好记,听着也结实。就它了。”

老陈低声重复了一遍:“阳光盾计划……还行。”

会议结束前,三人达成一致:项目启动代号“阳光盾”,由材料组牵头设计三套低成本配方,七日内提交性能对比;销售支持组同步完善客户标签体系,三天内输出首批目标客户清单;推广策略暂按“免费试用+效果追踪”框架准备,待样品产出后立即启动试点。

挂了语音,刘好仃没急着关屏幕。他新建了一个文档,标题是《阳光盾计划推广策略草案》,一行行往下写:

1. 首推场景:珠宝店、品牌展厅、户外商业展柜——这类客户对美观要求高,更换成本大,更愿意为长期效果买单。

2. 核心卖点:“三年不泛黄”——不玩虚的,拿实验室数据和试用记录说话。

3. 试点模式:提供50×50厘米样品,免费安装,三个月内每月拍照反馈,我们出报告。不满意,白送。

写到这儿,他顿了顿,又加了一句:“优先联系南山林姓客户,已确认测试意愿。”

文档保存后,他发到群里,附言:“大家看看有没有漏。等样品出来,咱们就动。”

王姐秒回:“‘三年不泛黄’这句好,直接放宣传页上。”

老陈回得慢些:“材料组今晚就开始配第一批溶液。”

刘好仃喝了口茶,凉了,但还能喝。他把笔记本翻到新一页,写下几条待办:

- 跟进材料组方案进度

- 准备样品申请单

- 协调生产部预留测试时段

- 更新客户档案字段

正写着,主控屏右下角弹出提醒:下午两点,生产调度会。他顺手点“已读”,目光扫过厂区实时运行图——东展厅设备状态正常,健康快报第八次推送完成,数据流稳定。

他忽然想起什么,打开厂区平面图,放大西侧实验车间。那里平时冷清,最近却多了几个打卡记录。他点开人员进出日志,发现材料组连续三天加班,最后一次签退是昨晚十一点十七分。

“老陈这脾气,宁可自己熬也不提前说一句。”他摇摇头,拿起内线电话,拨通后勤:“食堂今天有没有炖汤?……有啊?那麻烦给实验车间送两碗过去,就说……说是控制室订的,别提我名字。”

放下电话,他重新看向屏幕上的《推广策略草案》。光标停在最后一行,他删掉“待定”,改成:“试点启动时间:视样品进度而定。”

这时,耳机轻轻震了一下,是系统提示音:今日第九次健康快报推送成功,终端响应率100%。

他点了确认,椅子往后靠了靠,双手搭在脑后。

外面阳光正好,照在控制台边缘,那一排指示灯闪得人有点晃眼。他顺手拉了下窗帘,留了一条缝,刚好能看到东展厅门口的接待区。

前台小姑娘正在教一位客户填表,对方指着新增的“应用场景”栏位问了句什么,她笑着解释,还比划了下手势。

刘好仃看着,没动。

他忽然站起身,走到打印机前,把那份草案打了出来。纸张刚吐出来,他在旁边空白处画了个小框,写了三个词:**成本、周期、适配场景**。

回来坐下时,他顺口念了一遍,觉得挺像那么回事。

手机震动了一下。

是老陈的消息:“第一批溶液已调配,明早开始镀膜测试。”

刘好仃回了个“好”,然后在笔记本的待办事项后面,用红笔圈出了“样品申请单”这一条。

他转头看向墙上挂着的厂区平面图,目光落在西侧实验车间的位置。

那里此刻正亮着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