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50集:新效果再评估(1/1)

刘好仃把笔帽拧进便签本的夹层,像给它安了个小窝。电脑屏幕还亮着,F5键在指尖下轻轻弹起,页面刷新,访客追踪系统跳出一条新记录:IP地址221.18.76.*,来自汕头,停留时间六分零三秒,打开了《常见技术问答_初稿_V1》PDF文档,并翻到了第三页“封装防潮原理示意图”。

他看了眼墙上的挂钟,七点四十二分。办公室灯刚打开,走廊尽头传来拖地的声音。

“小周,来了就开机,调上周的数据。”刘好仃头也没抬,“从策略执行那天算起,七天整,我要线上互动全量报表。”

小周拎着包进门,外套还没脱:“已经同步后台了,刚才IT说防火墙日志也导出来了,那个弹窗推送成功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九。”

“不错。”刘好仃点了下鼠标,“把留资客户按区域拉出来,重点标粤东、东莞、厦门三条线。”

李工推门进来,手里拿着一叠质检单:“样件批次昨天全检完了,合格率九十六点二,比上个月高两个多点。烘干工序稳定了,没人再抱怨温控漂移。”

老赵抱着档案盒跟在后头:“我刚把最近十五封客户邮件过了一遍,高频词排了个序——‘最小起订量’出现七次,‘交货周期’六次,‘能不能定制包装’五次。”

“说明他们在认真看。”刘好仃翻开笔记本,上面写着“策略执行预备事项”,第一条已被划掉,“现在不是有没有人看的问题,是看完之后动不动手。”

四人围到小周电脑前。屏幕上并列三张图表:访问量曲线、留资转化率柱状图、询价客户分布饼图。

“你看这个。”小周指着第二张,“策略启动前一周,平均每天两个留资;这七天,日均三点四,最高一天五个。总增长百分之七十二,但去掉粤东那块,就只剩百分之二十八。”

刘好仃盯着饼图:“粤东占了六成八?”

“对,而且全是同一个关键词进来的——‘抗潮湿玻璃’。”

“不是通用搜索,是精准需求。”李工接话,“说明我们的信息触达打中了痛点。”

“可为什么别的地方没动静?”老赵皱眉,“福建、广西也有高湿地区,怎么一个咨询都没有?”

“也许他们用别的词搜。”小周说,“比如‘防雾玻璃’‘耐潮板材’,咱们的关键词库还得补。”

刘好仃没说话,转头打开订单系统,筛选近两周报价申请单。三家企业名字跳出来:东莞陈总、汕头林志宏、惠州一家新公司。

“这三个都进了报价阶段。”他说,“以前这种级别对话,一个月都不一定能碰上一次。”

“那是不是可以认为,策略见效了?”小周眼睛亮了。

“见效不等于有效。”刘好仃摇头,“我们得知道哪一步起了作用。是弹窗?是资料?还是测试数据本身?”

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。

“这样。”刘好仃拿起笔,“我们分三层看:第一层,访问能不能留下联系方式;第二层,留下后会不会进一步问价格或起订量;第三层,问了之后有没有推进到报价环节。”

“你这是建漏斗模型啊。”小周笑出声。

“我不懂什么叫模型。”刘好仃也笑了,“我就知道水从大桶倒进小杯子,总会洒一些。我们要看的是,洒多少正常,哪些环节能少洒点。”

大家重新分工。小周整理数据链路,李工核对样件交付节点与反馈时间的关系,老赵归纳客户问题类型。

半小时后,小周喊了一声:“有意思!所有完成留资的客户,都是第二次访问才填表的。第一次基本只看不说。”

“说明一次接触不够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得让人反复看见,才会动手。”

李工这时发现另一件事:“东莞和汕头两家,都在收到技术资料邮件后的第二天打了电话。惠州那个,是我们主动跟进的,反应反而慢半拍。”

“被动响应比主动推销更有效?”老赵琢磨着。

“不是更有效。”刘好仃敲了敲桌子,“是人家准备好了,我们刚好递上了答案。就像下雨天你撑伞,没人骂你多事;大太阳底下你还举着,别人就觉得你神经病。”

几个人都笑了。

老赵忽然抬头:“但还有十八个人留了信息,到现在没下文。资料也发了,邮件也回了,然后就没然后了。”

“这部分要单独看。”刘好仃调出明细表,“有几个共同点——都是一次性访问,停留时间短,问题集中在成本上。他们可能只是比价,或者替别人打听。”

“要不要再推一轮?”小周问。

“别急。”刘好仃摆手,“先分类。真正有兴趣的,不会消失。真没想法的,你追三遍他也只会说‘再考虑’。我们现在要做的,不是催单,是搞清楚什么动作最能撬动下一步。”

中午前,评估摘要打印出来。封面写着“新动向应对阶段性总结V1”,里面三页纸,列了五组数据对比、三项关键结论、两个待优化点。

刘好仃翻到最后一页,上面写着:

**结论**:当前策略整体可行,客户转化效率提升明显,尤其在精准需求捕捉方面表现突出。

**待改进**:1. 技术文档阅读门槛偏高,部分客户中途退出;2. 静默客户缺乏持续唤醒机制。

“老赵,你说文档太专业,能不能拆?”刘好仃合上文件。

“能。”老赵点头,“我把基础版做成图文问答,一页纸讲清‘为什么防潮’‘贵在哪’‘不买会怎样’。进阶版留给技术人员看参数和测试报告。”

“行。”刘好仃在本子上记了一笔,“下周试发。”

李工起身:“我去车间盯下午那批样件封装,顺便让小王拍几张过程照,以后配图用。”

“记得拍封边特写。”小周提醒,“客户最爱看细节。”

老赵收拾材料:“我去人事科还档案,顺道把新版问答模板交给设计部排版。”

办公室只剩刘好仃一人。他喝完杯底剩下的凉茶,重新打开访客追踪系统。页面刷新,一条新提示跳出来:

【客户访问:IP 221.18.76.* 汕头,再次登录官网,直接进入《技术问答》文档第一页,鼠标滑轮向下滚动】

他没动,也没立刻操作。

手指悬在键盘上方,轻轻敲了两下F5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