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23集:危机策略细研讨(1/1)
电梯“叮”的一声在走廊尽头响起,刘好仃的手指还停在键盘F5键上。他没抬头,只是把打印好的六城对比图轻轻往桌中央推了半寸,刚好压住笔记本翻开的那页字迹。
门被推开时带进一股微弱的风,小周夹着平板电脑快步进来,一边摘下耳机:“刘师傅,早啊!我刚在路上听了一遍新录的粤语语音包,语调顺多了,客户反馈应该差不了。”
老赵跟在后面,手里拎着两个塑料杯,递了一杯给刘好仃:“厂区门口那家豆浆今天出锅早,趁热。”
刘好仃接过杯子,没喝,只点了点头:“坐吧,有件事得一起看看。”
小周一愣,环顾四周,“怎么了?退货率又反弹了?”他边说边打开平板,手指刚要滑动屏幕,却被刘好仃轻声拦下。
“先别查数据。”他说着,起身走到白板前,拿起笔,在空白处画了个简单的坐标轴,“你们看这张图——六个城市,最近一个月家装合作订单下滑最明显的,是不是都在这儿?”
老赵凑近了些,眉头慢慢皱起来:“这几个点……我都记过,退单理由清一色‘项目调整’,当时觉得挺正常。”
“我也这么想。”刘好仃转身从桌上抽出那张打印纸,贴在白板旁边,“可你们再看这个——武汉、长沙、重庆,这三个地方办推广会的时间,和我们退单发生的日子,差不超过三天。”
小周站起身,走近细看:“等等,这活动是哪个厂搞的?”
“佛山一家卫浴品牌。”刘好仃调出手机里的截图,投到会议室的小型投影幕布上,“名字不熟,但注册地和主办方对得上。而且,”他顿了顿,“他们送镜子,说是‘免费配镜服务’。”
“送?那不是亏本吗?”小周一愣。
“对我们来说是成本,对他们,可能只是引流工具。”刘好仃声音不高,但每个字都像钉子一样落下去,“他们绑的是整装套餐,镜子不过是进门的敲门砖。真要把家装公司这条线吃下来,咱们这种单品供货的,连报价的机会都没有。”
空气静了一瞬。
老赵低头喝了口豆浆,缓缓开口:“你是说,这不是个别客户变卦,是有人在系统性地换供应商?”
“正是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他们不打价格战,也不比质量,就靠‘送’字打通渠道。等家装公司习惯了用他们的配套方案,咱们再想挤进去,就得重新谈一轮合作。”
小周挠了挠头:“可咱们也有优势啊,视频指引、安装图解都更新过了,客户满意度一直在升,怎么会轻易被替掉?”
“因为人家送的不只是产品。”刘好仃指着投影上的宣传页角落,“你看这里写着‘全屋联动设计支持’,意思是你用了他的镜,水电线路、吊顶布局都帮你规划好。咱们能提供这个吗?”
小周哑然。
老赵沉吟片刻:“那现在怎么办?总不能我们也跟着送吧?厂里利润本来就不宽裕。”
“不送,也不降价。”刘好仃回到座位,翻开笔记本,“我现在担心的不是一时得失,而是我们能不能第一时间知道哪家客户被撬走了。等收到退单才反应,已经晚了。”
“所以得提前察觉。”小周忽然明白了什么,“就像上次你发现语音包试点单位也在对方名单里那样?”
“对。”刘好仃抬眼看他,“问题是我们现在盯的数据太散,客服备注、退货原因、区域销量波动,各看各的。得把它们串起来,变成一张网。”
老赵若有所思:“你是想建个专门看异常的机制?”
“不止是看。”刘好仃拿起笔,在白板上写下三行字:
稳存量
查漏洞
快响应
“第一,现有的合作单位必须稳住,不能让他们觉得我们慌了阵脚;第二,排查哪些客户可能成为下一个目标,尤其是刚签不久、采购量还不大的;第三,一旦发现风吹草动,回应速度要比以前快三倍。”
小周眼睛亮了点:“比如他们派人上门送样品,我们能不能马上跟进回访?或者发个专属优惠?”
“可以考虑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但前提是得知道这事发生了。现在很多信息都是事后才知道,等我们知道,人家已经把方案塞进去了。”
老赵插话:“那要不要让客服加个暗记?比如客户提到‘其他厂家联系过’,就标红处理?”
“可行。”刘好仃记下一笔记,“还有物流签收后的电话回访,原来是一周内抽样打,现在能不能改成重点客户必打?顺便问问最近有没有同行接触。”
小周举手:“我可以做个简版问卷,扫码就能填,还能录音留言,方便年纪大的客户说话。您上次提的那个‘让声音回来’,我一直记着呢。”
刘好仃笑了下:“那就加上去,作为补充渠道。”
三人沉默了一会儿,各自在纸上写写画画。
老赵忽然抬头:“可这些动作都要人手,产线那边最近也在赶订单,咱们几个人来回跑,怕顾不过来。”
“我不指望一步到位。”刘好仃语气平稳,“今天不是定执行方案,是先把方向理清楚。我们现在面对的,不是一次促销,也不是某个客户临时变卦,而是一场悄悄铺开的渠道争夺。谁先建立起快速感知和反应的能力,谁就能守住自己的位置。”
小周深吸一口气:“听您这么一说,感觉像是从打游击变成了守阵地。”
“没错。”刘好仃看着两人,“以前我们做完优化就等着看结果,现在不行了。市场变了,我们也得变。客户没骂你,不代表没人正站在门口递新方案。”
老赵合上自己的记录本:“那接下来是不是得列个清单,哪些客户风险高,哪些数据要每天盯着?”
“今晚我就整理。”刘好仃说着,拿起笔在白板上圈出“渠道卡位”四个字,“但现在我们要达成一个共识:这不是售后问题,是生存问题。慢一步,可能就是出局。”
小周低头翻着平板,忽然念出一句:“郑州那家退单的公司,上周五签了新合同,供应商名字换了。”
会议室安静下来。
刘好仃慢慢站起身,走到投影前,把那张六城地图又放大了一些。西北角的西安,华中的武汉,西南的成都……每一个点,都曾是他们拓展家装合作的重点。
他拿起红笔,在地图边缘写下一行小字:“信息滞后一天,战场就丢一寸。”
然后转过身:“小周,把你手头所有合作客户的名单导出来,按签约时间、采购频次、区域分布做个分级。老赵,你去翻最近三个月的退货备注,凡是提到‘更换方案’‘整体打包’这类词的,单独归档。”
两人同时应声。
刘好仃最后看了眼墙上的钟,七点四十三分。窗外阳光已经洒进会议室,照在桌面上那杯豆浆的边沿,一圈淡淡的油花静静浮着。
他拿起笔,在会议记录本的末页写下一句话:
“真正的竞争,往往发生在客户说‘谢谢’之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