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68集:提升策略再优化(1/1)

刘好仃的手还搭在体验台边缘,那群人越走越近,其中一个指着倒计时牌问同伴:“这数字真能实时看?”

他没应声,也没收回手,只是用拇指轻轻蹭了下按钮边缘的防滑纹路。

小李见状,赶紧把手里的话术卡重新理了理,新人甲低头检查流程卡有没有歪,老黄则顺手又拧了下副机底座的固定螺丝。

等那拨人绕去隔壁展台,刘好仃才缓缓把手收回来,从胸前口袋掏出本子,翻到那页写着“待解课题:长期稳定性信任不足”的地方,盯着看了两秒,然后合上本子,往展台角落一拍。

“都过来一下。”

小李、老黄、新人甲立刻围上。

“刚才那拨人,问的是‘能不能看实时运行’。”刘好仃把本子摊开,笔尖点着那行字,“说明啥?他们信功能,但不信能撑久。”

小李皱眉:“可我们不是已经放了倒计时牌?还贴了二维码?”

“放了,但他们不知道那数字是不是真的每天在跑。”刘好仃把笔转了个方向,“就像你说饭好吃,我说我天天吃,可人家没见我吃,还是半信半疑。”

新人甲眨眨眼:“那要不要加个摄像头直播?”

“直播太复杂,展会网络也不稳。”老黄摇头,“而且万一卡了,反而更不信。”

刘好仃没说话,拿笔在本子背面画了三条横线,从下往上标上字:“知道是啥、相信能成事、认定能长久。”

“咱们现在卡在第二条半。”他顿了顿,“客户按了按钮,绿灯亮了,知道这玩意不瞎停;可他们还觉得,说不定三个月后就出毛病。”

小李嘀咕:“可我们有三年质保啊。”

“嘴上说的,不如眼睛看的。”刘好仃敲了敲本子,“得让他们自己觉得,这东西能用久。”

新人甲举手:“那是不是该多讲讲咱们厂里的事?比如三号炉用了九十几天都没坏?”

“光讲不行。”刘好仃摇头,“得让他们能‘摸’到时间。”

“摸到时间?”小李一愣。

“就是让时间变成能看见、能查证的东西。”刘好仃翻开本子,把昨天记的数据翻出来,“比如三号炉这九十二天,不是我说它没停,是它自己没停。谁都能查,谁都能看。”

老黄若有所思:“要不把维护记录打出来?写清楚哪天巡检、哪天测压、有没有换零件。”

“对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不光写,还得上墙。让客户自己看,哪天有事,哪天没事。”

新人甲眼睛一亮:“还能标出电压波动那天,结果系统也没反应,这样更真实。”

“就是这个意思。”刘好仃在本子上写下“时间证据链”五个字,“把运行天数、零故障记录、监控入口、维护日志全串起来,让客户自己拼出结论——这东西,真能用久。”

小李还是有点犹豫:“可咱们现在这套流程跑得好好的,突然加内容,怕乱。”

“不加新动作,只改展示方式。”刘好仃指了指展板,“倒计时牌不动,二维码不动,但在旁边加一块‘实况证据区’,把三号炉的维护摘要贴上去,再标几条关键数据。”

“比如?”新人甲问。

“比如——连续运行92天,核心部件零更换;远程诊断响应平均4.2小时;电压波动0.25%未触发误报。”刘好仃一条条列,“数字越具体,越像真的。”

老黄点头:“我回头把日志里最稳的那几天曲线截个图,配上说明。”

“话术也得跟上。”刘好仃转向小李,“别再说‘绝对稳定’‘永不故障’这种话。”

“那说啥?”

“说‘我们不保证永远不坏,但保证坏了八小时内到场’。”刘好仃写下这句话,“承认会坏,反而显得真。”

小李念了一遍,笑了:“这话听着反而更靠谱。”

“就是这个理。”刘好仃合上本子,“客户不怕东西出问题,怕的是出了问题没人管。咱们把‘管’字亮出来,比吹‘不会出问题’强十倍。”

新人甲忽然问:“那……能不能让用过的客户说两句?比如录个短视频?”

刘好仃眼睛一亮,但马上压了压手:“现在来不及拍,但可以预告。”

“预告?”

“在展板上加一行字:‘首批客户使用满三个月,回访视频即将上线’。”他笑着,“吊着胃口,也显得我们真有客户在用。”

小李拍腿:“妙啊!就算现在没视频,人家也信我们有。”

“等下届展会,咱们提前录好。”刘好仃在本子末页记下:“客户回访视频——筹备中。”

老黄忽然开口:“接口的事也得提一嘴。”

“哪个接口?”

“电源那个。”老黄指了指副机,“昨天我拧紧了,这种小细节,客户看不见,但出了事就是大问题。”

刘好仃反应过来:“你是说,把‘接口加固’‘外壳防尘’这些维护动作也列出来?”

“对。”老黄点头,“越细越显得我们真天天在管。”

“加!”刘好仃提笔就写,“‘每一台设备,每周三次接口检查,每月一次全系统压力测试’——写上去,不怕啰嗦。”

新人甲赶紧翻出标签纸:“我这就去打印。”

“等等。”刘好仃拦住她,“先分类。”他让新人甲把这两天收集的问题重新过一遍,标出哪些是问“能用多久”“坏了咋办”“后续服务贵不贵”的。

新人甲快速归类,抬头报数:“涉及长期使用的,一共三十四条,占总提问的六成八。”

“六成八。”刘好仃把数字写在本子上,推到小李面前,“你看,不是我们想改,是客户逼着我们改。”

小李没话说了。

“所以。”刘好仃站起身,把本子收进口袋,“下一步,不加新环节,不改大流程,就在现有基础上,把‘时间证据’亮出来。”

他一条条安排:

“新人甲,把三号炉维护摘要打出来,重点标出‘零更换’‘实时监控’‘响应时效’;

小李,话术卡背面加一行承诺,接待时主动提‘八小时到场’;

老黄,把日志里最稳的三天数据做成简图,配上说明,和维护记录一起上墙。”

“那……客户回访视频呢?”新人甲问。

“先做个预告。”刘好仃从本子撕下一页,写下:“首批客户使用反馈视频,将于下月发布”,递给新人甲,“贴在展板右下角,字体小点,但要看得见。”

四人立刻分头行动。

新人甲拿着打印纸去贴维护摘要,小李重新排版话术卡,老黄调出日志截图,刘好仃则站在展板前,调整布局。

他把倒计时牌往左挪了五公分,在空出的位置贴上“实况证据区”标题,下面依次排开:

- 三号炉连续运行92天,无非计划停机

- 核心部件零更换记录

- 近三个月远程响应平均4.1小时

- 电压波动0.25%测试实录(附截图)

- 每周三次接口检查制度

最后,在右下角贴上那张“回访视频即将发布”的预告。

他退后两步看了看,点点头。

小李拿着新话术卡走过来:“背面加了承诺,正面也把‘给老机器请个保安’加粗了。”

“行。”刘好仃接过卡,翻来去看了一遍,“就这么上。”

老黄调试完副机,确认所有展示内容无误:“电源稳,信号通,监控链接可扫码。”

新人甲把最后一张标签贴好,退后一步:“刘师傅,您看这样行吗?”

刘好仃没答,而是走到体验台前,按下按钮。

屏幕亮起,倒计时开始:“十、九、八……”

绿灯稳稳亮起。

他看着灯,把手搭回台面。

通道那边,又一群人朝这边走来,手里拿着展会地图,边走边看。

其中一个指着展板上的“92天零故障”记录,问同伴:“这数据能查到?”

刘好仃没动,也没答。

他只是把手放在按钮上,等着对方走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