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12集:拓展进展勤跟进(1/1)
老黄把平板往桌上一搁,屏幕还亮着那条记录:“它替我说了。”
刘好仃站在调试间门口,手里捏着刚打印出来的纸,边走边说:“这句得挂墙上。”
小李抬头:“真贴?不怕人说咱们搞个人崇拜?”
“不是崇拜人。”刘好仃把纸对准白板,用磁铁夹住,“是记住第一句真话从哪儿冒出来的。”
班组长路过,瞄了一眼:“2号线,女工,调岗第三天。”他念完,皱眉,“你们还真把这当回事。”
“当回事的不是我们。”刘好仃指了指那行字,“是她敢说出口。”
老黄哼了声:“可后面问的几个,回答都一个味儿——‘它懂我’‘它没骂我’,听着像背书。”
“那就说明有人开始说了,也有人开始装说。”刘好仃转身打开柜子,抽出一叠新打印的表格,“从今天起,每两天碰一次头,清问题,不报喜。”
“晨会都快迟到了。”班组长看看表。
“就十五分钟。”刘好仃把表格分下去,“不加会,就趁早饭前,站着开。”
小李低头看手里的纸:“这表……比之前多了勾选项?”
“三级分类。”刘好仃点着表头,“出声回应、沉默操作、直接回避。以后每条记录,必须标一级。”
“还得分类?”老黄翻白眼,“问都难,还搞评分?”
“不是评分,是看清。”刘好仃从兜里掏出手机,调出过去五天的数据,“你看,这三天‘出声’看着涨,可‘沉默操作’占了快一半。人没走,但也没开口——这比直接拒绝还难办。”
小李凑过去:“确实,有些记录写‘嗯’,有些写‘低头不语’,标准不一,没法比。”
“那就统一。”刘好仃在白板上画了个框,写下三类反应,又在“出声回应”下面加了一行小字:“含自语、反问、感叹,不含机械重复。”
老黄盯着那行字:“机械重复是啥?”
“比如连续三个新人,都说‘它懂我’,可眼神发直,话像从喇叭里放的。”刘好仃看向他,“你昨天问的那个男工,是不是刚说完,转身就问旁边人‘我刚才说啥了’?”
老黄一愣:“你咋知道?”
“因为他前天写的便签上说‘怕说错被记过’。”刘好仃把一张便签从文件夹里抽出来,“你看,他心里有话,但不敢用自己的嘴说。”
班组长沉默两秒:“所以现在的问题不是没人答,是答了也分不清真假。”
“对。”刘好仃收起手机,“咱们不是在收数据,是在找‘敢’的活气儿。气儿断了,数字再好看也没用。”
小李提笔在表格首页写下“响应分级标准卡”,又画了三个小框,分别标上颜色。
“明早开始,记录必须带分类。”刘好仃说,“不勾的,算无效。”
“那谁来查?”
“我。”老黄把平板往胸前一拍,“反正我现在是‘敢’的搬运工,顺手当个监工也行。”
刘好仃摇头:“你别问了。”
“啥?”
“从今天起,你不参与提问。”刘好仃说,“你当观察员,专盯执行质量。”
“我不问,谁问?”
“轮着来。”刘好仃掏出排班表,“小李明天早班去,班组长后天,再下一轮让巡检女工上。”
“我还得培训话术?”
“不用。”刘好仃抬手拦住,“就一句:你觉得它懂你吗?谁都能说。但得说对时候。”
“啥叫对时候?”
刘好仃翻开小李的平板,调出前五天的时间记录:“我看了,问题出在时机。有人在报警响时问,有人在倒计时最后三秒问,工人耳朵都炸了,哪听得出温情?”
小李点头:“昨天2号线那个,刚被系统弹窗提醒‘参数异常’,老黄马上凑过去问‘它懂你吗’——换我我也想骂人。”
老黄瞪眼:“我那是趁热打铁!”
“打铁也得等钢出炉。”刘好仃在白板上写下三行字:
问在调整护具时,不问在启动倒计时;
问在交接空档,不问在报警处理中;
问带一句具体事,不问空话。
“这叫‘三问三不问’。”他说,“别当规矩,当常识。”
班组长念完,抬头:“最后一句,‘问带一句具体事’,啥意思?”
“比如帮人调座椅,顺口说‘刚才弹窗提醒你下一步,是不是正想着?’”刘好仃看向老黄,“你昨天帮那女工撬护腕,要是加这么一句,她可能不用等你问,自己就说了。”
老黄嘀咕:“那我不成话务员了?”
“你是引火柴。”刘好仃拍他肩,“火着了,你就可以走。”
小李笑了:“那我明天去,先帮人擦屏幕?”
“随你。”刘好仃说,“只要别站跟前,冷不丁来一句,像查户口。”
班组长收起笔:“行,我排个轮值表,每人每周一次,不重样。”
“别排太满。”刘好仃说,“每人每月最多两次。多了变任务,任务一重,心就假。”
“那进度咋跟?”
“不跟进度。”刘好仃指着白板上的“第一句真话”,“我们只跟问题。问题清一个,‘敢’就多一分。”
小李合上平板:“那我现在就去改表格,加分类,删冗余字段。”
“顺便把便签也归个类。”刘好仃递过一叠纸,“挑出带具体事的,比如‘它记住了参数’‘弹窗替我说话’,这些是活证据。”
老黄起身:“那我先巡线去,顺便看看谁在瞎问。”
“去吧。”刘好仃说,“发现问题,当场叫停。别等回来再吵。”
老黄走到门口,又回头:“要是有人问我为啥不让问?”
“你就说——”刘好仃顿了顿,“方法得对,才能听见真话。”
老黄点点头,走了。
小李翻着便签,突然抬头:“这张有意思。”他举起一张纸条,“写着‘它比我对象还懂我,至少不嫌我笨’。”
班组长瞥了一眼:“这也能写?”
“能写。”刘好仃接过,贴在白板角落,“说明系统已经开始接住情绪了。”
“可这算数据吗?”
“算。”刘好仃说,“人愿意拿它比对象,比的就是信任。”
小李把新表格打印出来,首页标上“V2.0”,顺手钉在记录板上。
班组长看了看表:“还有三分钟,该开晨会了。”
“走。”刘好仃关掉白板灯,“今天先这样,问题留着,明天接着清。”
晨会照常,没人提“信任启动包”,也没人提数据。刘好仃站在队尾,听着生产安排,一声没吭。
散会后,小李追上来:“我刚想到,‘三问三不问’是不是也该打个样?”
“不用。”刘好仃说,“做的人心里有数就行。”
“可万一执行走样?”
“走样了,自然没人答。”刘好仃望着2号线方向,“沉默就是信号。”
小李没再问。
第二天早班,小李提前十分钟到车间。
他没直接去操作台,而是绕到休息区,看见一个新工正在拧水杯盖,手有点抖。
小李走过去,掏出钥匙串,轻轻敲了两下桌面。
那人抬头。
“新来的?”小李问。
点头。
“手冷?”
“有点。”
小李把暖手袋递过去:“先暖暖,待会摸屏不打滑。”
那人接过,小声说了句谢谢。
小李没问那句话。
他坐在旁边,等了五分钟,直到那人起身往操作台走,才跟上去,轻声说:“刚才弹窗提醒你下一步,是不是正想着?”
那人脚步一顿,回头看他。
小李没再说话。
三秒。
“它……”那人开口,声音很轻,“它知道我怕按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