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07集:升级效果再评估(1/1)
刘好仃把日志本翻到新一页,笔尖悬在纸面上方,没急着写。窗外那辆叉车早就走了,墙上的光缝也消失了。他低头看了看,三道横线已经画好,和往常一样整齐。
他合上本子,起身走向调试间。小李正蹲在终端前敲代码,老黄坐在角落擦工具,班组长在翻回访记录。没人说话,但气氛不像昨天那么紧绷了。
“数据跑完了吗?”刘好仃站到小李身后。
“刚出第一轮。”小李头也不抬,“优化后的三周数据,跟之前三个月做了对比。”
“别光看涨了多少。”刘好仃掏出红笔,“把旧表上的‘咨询量增长率’‘点击峰值’这些划掉。”
小李愣了下:“全删了?”
“不是删,是换。”刘好仃在纸上写下三行字:
操作节奏稳定性指数
客户主动调用频次
阶段跃迁率
“这仨能看出来啥?”老黄抬头,“工人又不考试,还打分?”
“不是打分,是看顺不顺。”刘好仃走到白板前,“以前客户开机要停顿、要翻手册、要打电话问,现在呢?动作连了,心也定了。这不是快慢的事,是敢不敢伸手。”
班组长合上本子:“我昨天回访东莞李工,他说现在开机‘像穿回自己的工装鞋’。”
老黄哼了一声:“鞋还能自己长脚?”
“能。”刘好仃没笑,“穿久了,鞋知道你哪只脚歪,哪步容易绊。咱们这系统,也得变成那双鞋。”
小李忽然抬头:“可后台数据显示,有些客户使用频次上去了,错误回退也多了。这算进步还是退步?”
“问得好。”刘好仃拉过椅子坐下,“得看错的是啥。要是反复改参数,那是不信;要是试新流程时点错了又回来,那是想用,只是还不熟。”
“那叫探索性错误。”小李眼睛一亮,“和恐慌性错误不一样。”
“对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人动手,是因为心里有底。手乱动,才是真慌。”
老黄放下抹布:“可你们这些词儿太虚。啥叫节奏稳定?我看机器不出毛病就叫稳定。”
“我给你看个例子。”刘好仃让小李调出东莞李工的操作记录。
屏幕分成两栏。左边是优化前:登录→停顿148秒→手动设置三项参数→中途退出一次→重新进入→完成。右边是优化后:登录→直接点击“熟手版”→流程自动加载→用时3.2秒。
“他以前换模要磨蹭两分半。”刘好仃指着时间轴,“现在连犹豫都没有。”
班组长轻声说:“我问他为啥变这么快,他说‘反正它记得我的习惯’。”
老黄盯着屏幕看了半晌,忽然说:“这话听着……有点暖。”
“本来就是人和机器的事。”刘好仃说,“咱们不是教人适应机器,是让机器记住人。”
小李开始重构数据标签,老黄默默掏出本子记下几个字段名,班组长则重新整理回访分类。没人再问“这有用吗”,而是低头忙自己的事。
半小时后,小李抬起头:“二十个典型用户轨迹标完了,信心曲线图画出来了。”
刘好仃走过去。图上是一条缓缓上扬的折线,前段平缓,中段波动,后段持续爬升。标注显示:观望期客户占比从67%降至39%,试探期向依赖期迁移率达51%。
“整体在往前走。”班组长说,“但还有不少人卡在中间。”
“正常。”刘好仃指着几个波动点,“换材料、换班次、新工人上机,都会让他们退回去一步。关键是,他们还能再往前迈。”
老黄忽然问:“那要是以后又慢了呢?谁来管?”
“我们。”刘好仃说,“只要他们在用,我们就得跟着调。”
“可你们天天盯着数据,不累?”老黄皱眉。
“累。”刘好仃承认,“但比瞎指挥强。以前是等出事才动,现在是看出苗头就扶一把。”
小李插嘴:“就像教人骑车,不能光说‘别倒’,得在他歪的时候扶一下。”
“对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咱们现在干的,就是扶车把的活。”
班组长翻着记录本:“可我担心,客户哪天觉得这功能理所当然,就不当回事了。”
“那就让它一直被需要。”刘好仃在白板上写下一行字:
我们不追求永远领先,只追求始终在场
“机器会老,人会换,流程会变。”他说,“但只要他们还在开机,咱们就得在那儿等着,把他们的习惯存进去,把他们的麻烦接下来。”
老黄沉默了一会儿,忽然说:“那我以后修机子,也得多问一句——这毛病,是不是因为人不信它了?”
“该问。”刘好仃笑了,“机器修好了不算完,人心踏实了才算。”
小李把最终数据汇总表推到中间:“综合评估结论——操作节奏明显更顺,客户信任度提升,三阶响应机制有效推动使用深入。”
“不止是有效。”班组长补充,“是让人愿意接着用下去了。”
刘好仃拿起笔,在日志本上写下:
升级有效,根已扎稳,下一步,等雨。
他合上本子,抬头看三人:“评估不是为了庆功,是为了看下一步往哪儿走。”
“那现在呢?”小李问。
“现在?”刘好仃站起身,“等电话。”
话音刚落,终端提示音响起。小李低头一看,是系统自动生成的《使用健康报告》发送成功记录。第一份,发给了东莞李工。
“他要是看了,会咋想?”班组长低声问。
“不知道。”刘好仃说,“但总得有人先发。”
老黄收拾工具准备去巡检,路过终端时停了一下:“那报告标题,真写‘您这个月的操作,我记着呢’?”
“写了。”小李点头。
“土是土了点。”老黄嘀咕,“可听着……像人话。”
刘好仃没再说话,走到窗边。厂区灯还亮着,一排排映在玻璃上,像无数双睁开的眼睛。
他摸出本子,翻开新的一页,准备记录今天的晨会要点。笔尖刚碰到纸,终端又响了一声。
小李看了一眼,抬头:“东莞李工打开了报告。”
刘好仃没动,也没问后续。他知道,有些事,得让人自己去发现。
班组长收拾好回访本,准备出发。临走前问:“刘师傅,今天线划了吗?”
刘好仃低头看纸,三道横线已经画好,墨迹干了。
“划了。”他说,“心一平,事就清了。”
老黄扛着工具包往外走,路过门口时嘟囔:“等雨也得先看天色。”
刘好仃站在原地,听见这句话,没接,也没笑。
终端屏幕还亮着,显示着最新一条用户行为日志:
用户ID:DG-LG03
操作内容:查看《使用健康报告》
停留时长:4分27秒
后续动作:保存报告至本地文件夹,命名“老李的记录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