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03集:应对变化新策略(1/1)
刘好仃把《市场观察周记》夹在胳膊底下,走进车间的时候,小李正蹲在操作台前翻记录。
“刘师傅,我昨晚又看了一遍客服日志,”小李抬头,“七条反馈里,有五条都跟参数设置有关。”
“嗯。”刘好仃没急着说话,把本子放在台面上,翻开到那页写着“周三下午三点十七分”的地方,“宏远那功能上线三天了,没动静,也没撤。”
老黄从隔壁工位探过头:“这不正常。他们要是真有料,早吹上天了。悄没声地改,说明自己都没底。”
班组长拎着水杯走过来,站定在白板前:“可咱们就这么干看着?客户嘴上不说,手已经在动了。”
刘好仃没接话,走到设备前,手指在屏幕上点了两下,调出参数界面。画面一亮,密密麻麻的选项排成列表。
“你们自己试试。”他退后一步,“改个温度设定,从默认值调到85度。”
小李起身操作,点开菜单,滑动,确认,再返回主界面,一共五下。
“再来一遍,记时间。”刘好仃说。
小李又试一次,七秒。
“不算慢。”班组长说,“比以前快多了。”
“可客户每天要调三次。”刘好仃指着屏幕,“他们不嫌慢,嫌烦。烦的是每次都要走一遍流程,像打卡上班。”
老黄哼了一声:“机器又不是人,还能替他想?”
“不是替他想,是少让他动。”刘好仃翻开合账本,翻到06:17那页,“上次咱们改系统,是因为裂纹看得见。这次呢?裂纹不在玻璃上,在人心里。”
小李愣了下:“心?”
“客户没退单,系统没崩,可他们开始打听别的方案。”刘好仃合上本子,“这不是机器坏了,是用着累。”
班组长皱眉:“可‘省心’这词太虚了。怎么改?砍掉几个选项?还是让界面变好看点?”
“都不是。”刘好仃拿起笔,在白板上画了个圈,“省心,就是操作少一步,判断少一次,记忆少一点。”
他顿了顿:“比如预设模板,不是新功能,是老动作的省力版。客户不用每次重新算,选个模式就行。这不是聪明,是体贴。”
小李反应过来:“就像手机里的运动模式、睡眠模式,不用自己调一堆参数。”
“对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宏远推‘快’,咱们不拼速度。咱们拼的是——改了也不慌,调了也不乱。”
老黄挠头:“可他们要是真把客户抢走了呢?”
“那就看谁站得稳。”刘好仃走到窗边,外头太阳刚爬过厂房顶,光打在玻璃反光板上,一闪一闪,“他们悄悄上线功能,不敢发通知,说明在试水。真有把握的人,不会偷偷摸摸改网页。”
小李笑了下:“倒像是考试抄答案,手抖不敢写实名。”
“就是这意思。”刘好仃转身,“咱们不追,但得盯。盯的不是他们做了啥,是客户有没有跟着变。”
班组长问:“那咱们下一步干啥?”
“三件事。”刘好仃拿笔在白板上写:
“小李,你把最近一个月客户修改最多的三项参数列出来,看是不是集中在某几个点。”
“老黄,你继续盯着供应商群,别光看价格,看谁在问远程调试、接口开放,哪怕一句话带过,也记下来。”
“班组长,你跟装机组说,下次上门,别光装完就走。多留十分钟,看客户怎么用,有没有反复点同一个按钮,有没有问‘能不能一键搞定’。”
老黄嘀咕:“这不跟查户口似的?”
“不是查,是听。”刘好仃说,“以前咱们听机器响,现在得听人说话。话里有缝,缝里有风。”
小李忽然想起什么:“刘师傅,那咱们要不要也做个‘快速配置包’?名字可以叫‘刘师傅一键通’。”
屋里一静,接着全笑了。
刘好仃也扯了下嘴角:“名字先不取,事要先做对。咱们不做花架子,做结实梯子——爬得慢点没关系,踩空一次都不行。”
班组长点头:“我明白你的意思了。他们拼快,咱们拼稳。他们改形,咱们改用。”
“对。”刘好仃在白板上划了一横,“应对之策,不在快慢,在准不准。”
老黄还在琢磨:“可万一……他们真把‘预设模式’做成标配呢?客户习惯了,回头看你这儿没有,觉得你落后。”
“那就让他们先当标杆。”刘好仃翻开《市场观察周记》,指着小李补充的那行字,“可你看,宏远官网更新后,没客户提‘你们怎么没这功能’,也没人退单。说明什么?说明现在还没到非有不可的地步。”
他合上本子:“真要抢人,得亮家伙。他们没亮,说明家伙还没打好。”
小李低声说:“可风已经在吹了。”
“吹了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但风是啥样,得看它能刮倒啥。现在倒的都是纸房子,咱们是砖的。”
班组长忽然问:“那咱们要不要先悄悄做个测试版?就内部用,看看效果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刘好仃摇头:“不动手,先动脑。现在改,是怕出来的。咱们改,得是想出来的。”
他顿了顿:“怕出来的招,都是短招。想出来的,才能走得远。”
老黄叹了口气:“你们这些搞策略的,真是能熬。别人动手指,咱们动脑子,还动得慢。”
“动得慢,是因为想得全。”刘好仃把笔放下,“咱们不是第一拨冲的,但得是最后一拨站住的。”
小李翻着平板,忽然抬头:“刘师傅,我刚查了宏远的更新日志——他们那个‘快速配置包’,只支持三种模式,而且必须联网激活。”
“联网?”老黄一愣,“咱们的设备好多在封闭网络里跑,他们这功能,根本用不了?”
“对。”小李笑了,“他们推的功能,一半客户用不上。”
刘好仃没笑,只点点头:“所以这风,吹不远。”
班组长拍了下桌子:“那咱们更不用慌了。他们搞了个半吊子功能,咱们只要把现有的用顺,就能压住。”
“也不用压。”刘好仃说,“咱们只做一件事——让客户觉得,用咱们的系统,心里踏实。”
他拿起白板笔,在最下方写了一行字:
“客户要的不是更聪明的机器,是更省心的活法。”
写完,他退后一步,看着那行字。
小李轻声说:“这句,比广告词还像广告词。”
老黄嘀咕:“可这‘省心’到底咋量化?总不能说‘本产品让人少皱一次眉’吧?”
“不用量化。”刘好仃说,“你只要记住,客户皱眉的时候,就是咱们该动手的时候。”
班组长问:“那现在算不算皱眉时刻?”
“不算。”刘好仃摇头,“现在是抬头看天的时候。天没黑,但云厚了。”
小李忽然说:“要不,咱们也建个‘客户皱眉记录表’?”
“不用建表。”刘好仃翻开合账本,抽出一张空白页,“就在本子后面加一页,标题写:‘人比机器敏感’。”
他把本子递给小李:“你先记第一条:‘周三,客户张工在切换模式时停顿两秒,问有没有快捷方式。’”
小李接过笔,低头写。
老黄看着,忽然说:“你们发现没?咱们现在开会,不谈故障率了,开始谈人了。”
“对。”刘好仃说,“以前咱们盯着玻璃,怕出裂纹。现在咱们盯着人,怕他们累着。”
班组长笑了:“这活,越来越像伺候人了。”
“本来就是。”刘好仃说,“咱们修的不是机器,是人的麻烦。”
小李写完抬头:“那下周一,我把参数高频修改清单弄出来。”
“好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老黄,你继续盯群,有动静就喊。”
“行。”老黄应了,又补一句,“可咱们这么慢悠悠地看、记、想,万一人家已经把客户抢光了呢?”
刘好仃没马上答,而是翻开《市场观察周记》,指着小李补充的那行字:“宏远官网更新,是周三下午三点十七分。他们没发新闻,没推公告,悄悄改的——说明他们在试,不敢喊。”
他合上本子,说:“真有本事的人,走路是带风的。现在这风,是吹在墙上的一口气,听着响,没劲。咱们不用跑,但得站好桩。”
最后,他在白板新增一行字:
“应对之策,不在快慢,在准不准。”
写完,他把笔帽咔嗒一声扣上,塞回口袋。
小李看着白板,忽然问:“刘师傅,那咱们下一步……”
刘好仃转身,走向操作台。
他的手搭在设备外壳上,金属还有点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