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01集:成果全面再铺开(1/1)

天还没亮透,刘好仃就坐在车间门口的小马扎上,手里捏着那个旧皮本子。昨儿厂庆吃饺子,别人喝酒吹牛,他回来翻了一夜合账本。06:17那片玻璃的裂纹像根线,把他脑子里的事儿全串起来了。

改是改好了,可要是没人用,不等于白忙?

小李来得早,看见他蹲那儿,还以为系统又出问题了。“刘师傅,是不是v2.3哪儿不对劲?”

“系统没问题。”刘好仃合上本子,“问题是咱们太安静了。”

小李一愣:“安静……也算问题?”

“当然。”他站起来拍了拍裤子,“一台机器三天没响警报,你说它是真稳了,还是耳朵聋了?咱们得让人听见。”

老黄提着检测仪走过来,听见这话,拧了半截水杯盖又拧回去:“你还想咋响?语音都录好了,干巴巴一句‘检测中’,客户听了都说像报丧。”

“报丧也比装死强。”刘好仃笑了,“现在不是装死,是该喊人了。”

班组长换完工装过来,一听要推广,皱眉:“推广?谁去推?咱们连宣传单都没印过。”

“那就从今天开始印。”刘好仃转身进屋,拿马克笔在白板上写三个字:推系统、推标准、推信任。底下画三条横线,“这周,广告稿得出来,渠道名单得定,客户试用协议得签。谁也别想歇着。”

小李嘀咕:“咱这厂,啥时候搞过市场?”

“以前没搞,不代表不能搞。”刘好仃指了指白板,“技术改完了,人不能停。咱们不是修机器的,是修信任的。”

老黄没说话,但把手里的检测仪往桌上一放,意思是:算我一个。

早会开完,宣传组那边送来了第一版广告文案。小李拿过来念:“基于AI驱动的多模态实时监测系统,深度融合边缘计算与工业物联网协议……”

念到一半念不下去了,抬头看刘好仃:“这写的啥?我自己都听不懂。”

“写给客户看的。”刘好仃接过纸,扫了一眼就撕了,“客户不关心协议,他们只关心玻璃会不会裂。”

他翻开合账本,指着06:17那页:“你看看,三本记录,三个时间点,全都对上了。这才是他们想看的。”

宣传组的人不服气:“可不说点高大上的,显得没技术含量。”

“技术含量不在字多。”刘好仃说,“在我这儿,最重的不是数据,是那三本手记。你把它们拍成册子,标题就写:‘三次记录,一次不漏——我们补上的,是那0.1%的放心。’”

屋里静了两秒。

宣传员低头记下来,点点头:“这句,有人味。”

当天下午,小李把扫描好的测试记录打包成电子册,标题按刘好仃说的起好了。他还加了个视频附件,是系统模拟回放的全过程,最后定格在“06:17自动停机”那一帧。

“发给谁?”他问。

“发给那三家。”刘好仃说,“以前他们撤单,不是不信咱们,是信不过系统。现在咱们不讲道理,只给他们看过程。”

“就这些?”

“再加个东西。”刘好仃从抽屉里拿出U盘,“把老黄那句‘检测中,请稍等’的原声塞进去,不修音,不加速。让他们听听,是不是比以前稳了。”

小李照做了。发完邮件,抬头看墙上的钟:四点十七。

第二天一早,三家客户全回了消息:同意试用。

班组长拿着手机进来,咧着嘴:“真成了?就靠一本子加一句录音?”

“不是一本子。”刘好仃纠正他,“是三本子,三个人,三天。”

他把手机收起来,转身召集人开会。这次不止技术组,连几个一线工人都被叫来了。

“你们知道为啥客户肯回来?”他站在白板前,“因为他们看见了咱们记的每一笔温度,写的每一次异响,调的每一条曲线。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账本,是咱们一块玻璃一块玻璃磨出来的。”

有人低头笑,有人搓手,也有人嘀咕:“我们就是干活的,哪懂这些?”

“你干的活,就是最大的懂。”刘好仃说,“从今天起,每签一个客户,咱们就在墙上贴一张地图,标出他们的厂在哪儿。让全厂人都知道,咱们的手艺,走出了深圳。”

他话音刚落,小李手机响了。行政部群消息:

“今日全员体检,下午两点开始,不得缺席。”

班组长一拍脑门:“哎哟,又撞上了!”

老黄已经起身:“先去,回头再弄。”

小李关了电脑:“反正邮件发了,客户也回了,不差这一会儿。”

刘好仃没动。他走到墙边,拿起笔,在空白地图上画了个圈,标上“东莞”。

“画这儿干啥?”班组长问。

“提前占个位置。”他说,“反正迟早要贴。”

小李临走前回头看了一眼,刘好仃还站在那儿,笔尖悬在半空,地图上那个圈还没封口。

他忽然想起什么,转身回来,把U盘重新插进电脑,打开老黄的录音文件。

“检测中,请稍等。”

声音干巴巴的,没情绪,但很稳。

他按下循环播放,关机,拔下U盘。

刘好仃听见了,没回头,只说了一句:“留着。”

小李点点头:“留着。”

班组长在门口喊:“再不去要排队了!”

三人往外走,脚步声渐渐远了。

刘好仃终于落笔,把那个圈画完整。

他退后一步,看着地图,又低头看了看合账本。

然后他翻开最新一页,写下:

“v2.3上线,三试用达成,成果开始铺开。”

写完,他把笔帽咔嗒一声扣上,放在本子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