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58集:改进优化计划定(1/1)
绿灯还亮着,刘好仃没再按第二次。他退后半步,把测试台让给小李。她刚睡了四十分钟,眼睛还是肿的,但手稳,把U盘拔下来,插进自己的笔记本。
“数据我重新归过一遍,”她说,“三轮‘潮湿+低压+连续启停’的测试,延迟都出现在第147到150次之间,温度曲线完全重合。”
老黄蹲在台子底下,手里捏着一块拆下来的散热片,翻来翻去地看。“焊点没裂,线路也没虚,就是热得快,散得慢。”他抬头,“这壳子像裹了棉袄,热气闷里头出不来。”
小王站在白板前,拿笔在“启动延迟”下面画了个圈,又画了个风扇的符号。“咱们加个主动散热呗?指甲盖大的小风扇,淘宝三十块包邮,装上去,呼呼地吹,立马降温。”
“没电给它吹。”老黄头也不抬,“模块靠设备供电,豆浆机一关,风扇也歇。你让它热着等凉,还不如让它少热一点。”
“那也不能靠祈祷降温啊。”小王把笔一扔,“咱们总不能让客户每次用完都拿风扇对着吹吧?”
刘好仃没说话,走回桌边,打开投影。屏幕上跳出一张图表,标题是“热响应分析模型V1”。他点播放,一条红线从室温缓缓爬升,到68℃时开始波动,150次启停后,陡然拉出一段斜率变缓的曲线。
“看这儿。”他用手指圈住那个点,“每次启动,芯片都在消耗能量,热量一点一点堆上去。休息时间不够,热没散完,下一次又来。它不是坏,是没喘过气。”
“跟人熬夜一样。”小李说,“第二天闹钟响了,身体知道该起,脑子还没醒。”
“对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它卡在‘知道’和‘动’之间。”
小王挠头:“那咱们是让它别熬夜,还是给它喝咖啡?”
屋里静了一秒,老黄哼了一声。
刘好仃笑了:“咱们先别想怎么救,先想怎么防。”
他拿起笔,在白板上写下三行字:
**热从哪儿来?**
**热往哪儿去?**
**怎么让它少来、快去?**
“咱们已经知道它会热,也知道热到68℃就开始慢。”他转过身,“现在得定个计划,不是修修补补,是系统性地改。”
小李打开文档:“我这边可以调启动逻辑。比如,当检测到模块温度超过65℃,就降低首次响应负载,相当于‘轻启动’,减少瞬间发热。”
“这招行。”老黄点头,“先让它喘口气,再干活。”
“那硬件呢?”小王问,“咱们是换材料,还是改结构?”
刘好仃调出测试视频,画面里是最后一次启停,万用表显示电压正常,但信号灯迟了0.6秒。“咱们再看一遍。”他按下暂停,“外壳烫手,内部芯片积热,说明热量传不出来。问题不在芯片,也不在电路,而在散热路径断了。”
“导热垫太差。”老黄说,“厂里这批模块用的都是普通硅胶垫,导热系数不到1.5。我以前拆过进口设备,人家用石墨垫,能到5以上。”
“仓库还有没有老设备上的散热片?”刘好仃问。
“有。”老黄站起身,“报废的激光头、旧电源模块上都有,材料不一样,可以拆下来试试。”
“那就试。”刘好仃拿起记事本,“三天内,咱们要拿出三套可行方案。老黄牵头,小王配合,拆三类旧件,测导热效率,做对比报告。”
“风扇呢?”小王还不死心。
“先放一放。”刘好仃说,“主动散热要额外供电,咱们现在没条件稳定供电。先靠材料,把被动散热做到极致。”
“那软件呢?”小李问,“我能同步改算法吗?”
“当然。”刘好仃看着她,“你那边48小时内出仿真数据,验证‘热态轻启动’能不能把延迟压到0.3秒以内。”
“行。”小李合上电脑,“我回去就调。”
“咱们不争先后。”刘好仃把白板擦了,重新写:
**任务一:散热材料实测 —— 老黄、小王,72小时内提交三套方案**
**任务二:启动逻辑优化 —— 小李,48小时内完成仿真验证**
**任务三:方案整合评审 —— 刘好仃,三天后组织会议,定最终路径**
他把纸打印出来,贴在测试区墙上。四个人围过去,依次签了名。
“这计划叫什么?”小王问。
“就叫《模块热管理优化计划V1》。”刘好仃说,“以后还会有V2、V3,直到它能在菜市场熬一整天,还能秒亮。”
老黄看了眼墙上的表:“现在是早上八点十七,我先去仓库拆件。”
“我跟你去。”小王抓起工具包,“顺便看看有没有现成的金属外壳,换个散热好的。”
“我去调程序。”小李抱起电脑,“顺便把温度阈值设成动态的,越热,启动越轻。”
刘好仃没动。他站在白板前,看着那三行问题,又看了一遍墙上的计划表。然后他走回桌边,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旧模块,外壳有划痕,标签模糊。他拧开螺丝,取出散热片,用手指蹭了蹭表面。
粗糙,发黑,导热层已经老化。
他把它放在测试台上,和其他五个新模块排成一排。六个灯,六个壳,六个命运。
“咱们不是在改一个零件。”他低声说,“是在教它怎么活得久一点。”
没人接话,但动作都没停。
老黄背着工具箱出门时,碰了一下门框,一缕阳光斜进来,照在测试台上。六个绿灯,整齐亮着。
小李的电脑屏幕跳出第一行代码:
if (temp > 65) {
startup_mode = "light";
}
小王在仓库翻出三块不同材质的散热片,编号贴好,拍照存档。
刘好仃把旧模块的导热垫取下来,夹进笔记本里。他翻开一页,上面写着一行字:
**让它学会不累,先得知道它怎么累。**
他在这句话下面画了一条横线,又写了一句:
**现在,咱们知道了。**
然后他合上本子,站起来,走到测试台前,按下复位键。
绿灯闪了一下,灭了。
又亮了。
这次,慢了0.1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