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44集:新策效果初观察(1/1)

刘好仃没走。

包还在椅子上躺着,灯也没关。他转身回来,粉笔灰蹭在指头上,黑板上那个“信”字刚写完,边角还带着一道拖痕。他没再看一眼,而是拉开4号台的抽屉,把本子掏出来,翻到空白页,撕下一张,铺在控制面板前。

小李从屏风后探出头:“还没走?”

“查个数。”刘好仃点开后台,手指在触屏上滑了两下,调出扫码数据总览。时间是凌晨六点十二分,系统刚跑满七十二小时。

页面跳出来,热力图一片红蓝交错。他眯眼盯着,“工龄报告”访问量涨了,曲线往上拱,像早高峰的地铁口。可“伤痕档案”那栏,颜色发灰,停留时长那一列,数字比预想低了一截。

“小李。”他没抬头,“你看看,为啥人进了页面,三秒就走?”

小李趿拉着拖鞋过来,脑袋凑近屏幕:“可能加载慢?我昨晚动了数据库,缓存没清干净。”

刘好仃不接话,调出具体记录。东莞老周家的设备,扫码时间是昨天下午四点十七分,点开工龄报告,看了十二秒,转头就跳到第三方比价平台。佛山那台也是,扫码后第五秒,页面请求了外部链接。

“不是加载。”他说,“是他们不想看故事,想看价钱。”

小李张了张嘴,没出声。屏风外传来工具箱合上的响动,老黄拎着扳手走出来,听见半句,顺口接上:“我就说嘛,前天去二厂修机子,客户直接问,‘你们这玩意儿比新出的贵一截,凭啥?’”

刘好仃点头:“不止一个问。”

他翻出维修记录,三家老客户,扫码时间全集中在竞品广告上线后的四十八小时内。广告词他没点开看,但客户问的话出奇一致:“为啥旧的比新的贵?”

小王这时候蹬着电动车回来,头盔都没摘,站在门口喊:“刘叔!我按你说的,匿名问了东莞那户,他讲——‘我想知道,为啥它比新的还贵。’”

空气静了两秒。

小李忽然一拍脑门:“要不……咱们加个功能?比如‘性价比评分’,自动算个值,客户一看就明白咱值这个价。”

刘好仃没动。

他从本子里抽出一张纸,是前几天打印的“伤痕档案”截图。老陈写的那句“它推我,我没倒”印在底下,字歪,墨浅,像随手划拉的。

他把纸摊在操作台上,问:“这句话,你给打几分?”

没人答。

小李张了张嘴,又闭上。

刘好仃拿起笔,在纸背面写了一行字:“本机历史不可复制,价格反映的是时间与责任。”写完,他递给小李:“加在维护记录最后,固定提示,不弹窗,不跳转,就一行字。”

“就这么干?”小王凑过来,“客户能看懂?”

“不一定。”刘好仃把纸折好,塞回本子,“但得有人先写出来。”

小李没再争,转身回工位改系统。老黄拧了拧脖子:“那我下午出外勤,顺便多记点细节。换了几颗螺丝,用的啥胶,全写上。”

“对。”刘好仃说,“写得越糙,越像人干的。”

中午前,新提示上线。第一台显示这句话的设备在惠州,扫码的是个女工,系统日志显示她停留了四十七秒,比平均多出三十秒。没有留言,没有分享,但页面没跳转。

刘好仃看到这条记录时,正啃包子。他咬了口,咽下去,顺手在本子上画了个对勾。

下午三点,数据更新。

扫码跳出率不降反升,涨了五个点。小李盯着屏幕,眉头快拧成结:“是不是……咱们太硬了?人家想比价,咱偏不给,还加一句‘你不懂’,客户觉得被呛了。”

刘好仃没说话,调出后台留言区。过去三天,总共新增六条备注。他一条条看过去,前四条是常规反馈:“机器稳”“修得细”“扫码方便”。

第五条写着:“看到那句话,我多看了三分钟。”

第六条:“你们敢写这个,我就敢信。”

他把这两条选中,打印出来,剪成小条,贴在操作台黑板上。“信”字旁边,现在多了两行手写体纸片,边角不齐,像是从作业本上撕下来的。

小王路过,瞅了一眼,笑出声:“这不比评分强?”

老黄也在,哼了一声:“评分是机器打的,这话是人说的。”

小李没笑。他盯着那两张纸看了很久,晚上八点,系统日志刚刷新,他忽然起身,走到自己工位,把“性价比评分”的草稿界面关了。动作很轻,但删得干脆。

第二天一早,刘好仃来得比平时晚了十分钟。车间灯亮着,小王在测扫码响应,老黄在核对维修包里的备件,小李盯着屏幕,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。

他走过去,没问进度,直接调出最新数据。

“伤痕档案”停留时长回升了,不算猛,但趋势往上。更关键的是,跳转比价平台的比例降了八个百分点。有三个客户,扫码后不仅看了历史,还在备注栏写了字。

其中一条是:“它旧,但它认我。”

刘好仃看完,把手机放下。他没说话,转身走到黑板前,拿起粉笔,在“信”字下面,补了一行小字:“旧的,才认人。”

老黄抬头看了眼,没吭声,但嘴角动了动。

小王跑过来,举着手机:“刘叔!惠州那台,客户今天又扫了,留言说——‘它要是能说话,肯定喊我名字。’”

刘好仃点点头,把粉笔放回槽里。

他走回4号台,打开本子,翻到最新一页。上面记着几行字:

- 价格压不垮信任,但能挤走耐心。

- 客户不怕贵,怕贵得没道理。

- 我们不卖便宜,我们卖“记得”。

他合上本子,正要起身,手机震了一下。

是系统自动推送:编号G的装置,今日首次触发“工龄报告”分享功能,接收方为家属号码,附言一句:“它比我命硬。”

刘好仃盯着那条通知看了三秒,抬手点开回复框,输入两个字:“正常。”

发送前,他又删了。

他把手机扣在台面上,背过手,把本子往抽屉里塞。动作没做完,忽然停住。

他抽出本子,翻到最后一页空白处,用铅笔写了一行小字:

“当人开始替机器说话,说明他们信了。”

写完,他吹了口气,把铅笔帽咔一声扣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