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42集:新策应对新竞争(1/1)
刘好仃到厂的时候,天刚蒙亮。车间铁门还没开,他蹲在休息区门口的台阶上,从包里掏出那个磨得发毛的本子,翻到老黄那页。字歪歪扭扭:“别坏,我还靠你活着。”他盯着看了三秒,合上,起身推门进去。
灯一亮,他就往黑板走。粉笔划过板面,发出短促的“吱”声。八个字写得不大,但清楚:“他们抄得了壳,抄不了信。”
小王来得最早,手里拎着两杯豆浆。看见黑板,脚步顿了一下,把一杯放在刘好仃桌上,没说话。
小李紧跟着进来,电脑包甩在椅子上,一边开机一边念叨:“查了,那家公司注册在东莞郊区,空壳公司,生产地址是仓库,没社保记录,也没专利申报。”
老黄最后一个到,工服还没扣好,听见这话直接“哼”了一声:“就知道是贴牌货,拿个壳子装高科技。”
刘好仃点头:“不是同源,是同形。他们能照着画葫芦,画不出葫芦里那口热气。”
小王喝完豆浆,把纸杯捏成一团,扔进垃圾桶:“那咱们怎么办?降价?还是发公告说他们假?”
“降价。”刘好仃摇头,“等于认了他们跟我们一样。公告?”他笑了笑,“谁信嘴皮子,不信自己手里的东西。”
屋里静了两秒。小李抬头:“那靠啥?”
刘好仃翻开本子,翻到老陈写的那句:“它推我,我就不倒。”他把本子转过去,摆在桌上:“客户买的不是提醒器,是能安心睡着的底气。咱们得让他们知道,这底气,不是壳子给的,是人用出来的。”
老黄皱眉:“可客户看不见这些。”
“那就让他们看见。”刘好仃站起身,“咱们做三件事。”
他走到黑板前,拿粉笔写下第一条:“一,给每个装置加个‘工龄报告’——自动记它被震了多少次,谁按的,什么时候按的,生成一张专属记录。客户一扫二维码,就知道这东西在厂里活了多久。”
小王眼睛一亮:“像手机激活时间?”
“比那更真。”刘好仃说,“手机能刷机,这玩意儿的震动次数,删不掉,改不了。它记得。”
小李已经打开笔记本:“可以做。用现有传感器数据就行,加个后台汇总,三天内能出测试版。”
“你负责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第二,服务跟上。咱们现在只装不管,人家用了半年,螺丝松了没人紧,线皮破了没人补。从今天起,搞‘老用户维护通道’——每月远程检测一次,每季度上门校准,优先响应。”
老黄一拍桌子:“这我来。我认得八成用这玩意儿的师傅,谁台子在哪,我都门清。谁要修,我带人去。”
“你牵头。”刘好仃看着他,“标准你定,咱们先从自己厂三个车间试。”
老黄没吭声,但腰板挺直了。
“第三。”刘好仃顿了顿,“最硬的牌。”
他从包里抽出一张照片——4号台装置,边角发黑,电线缠着两圈胶布,按钮上有指甲刮出的划痕。
“咱们把每台装置的‘伤痕’拍下来,做成‘伤痕档案’。客户拿到新装置,扫码就能看到它在厂里被谁用过,怎么用的,有没有摔过,修过几次。不美化,不遮掩。”
小李愣了:“这……不怕客户嫌旧?”
“旧才真。”刘好仃说,“新壳子光溜,谁都能做。但这划痕,是老陈半夜三点摸出来的;这胶布,是小王装歪了自己缠的;这黑边,是油污一天天渗进去的。他们抄得了外形,抄不了这些。”
小王突然笑出声:“那咱们干脆在档案里写——‘此装置曾救下老烟枪一次,因他睡着,它震了十秒,他醒了,没出事。’”
刘好仃也笑了:“就这么写。”
老黄却还皱着眉:“可客户真在乎这些?万一人家就说‘我不管故事,我只要便宜’呢?”
刘好仃看着他:“那你告诉我,你为啥不换那个便宜的?它也震,也亮灯,长得一模一样。”
老黄愣住。
“你摸它的时候,手是不是知道它在哪?”刘好仃问,“你半夜醒来,第一反应是不是先找它?你要是换了新的,干干净净,一摸没印子,心里是不是空一下?”
老黄没说话,但手慢慢抚过自己工服口袋——那里常年揣着一块布,专门擦他台上的装置。
“客户也是人。”刘好仃声音不高,“他们不怕贵,怕信错。咱们不卖壳,卖的是‘我知道你在用,我也在守’。”
屋里安静下来。
小王第一个站起来:“工龄报告我今晚就测,三天后出方案。”
老黄搓了搓脸,也起身:“维护标准我今晚回去就写,先列十条,谁敢不按来,我找他聊。”
小李合上电脑:“伤痕档案页面我下午出初稿,加个‘故事备注’栏,让用户自己写。”
刘好仃没说话,走到黑板前,把前面写的全擦了。粉笔灰簌簌落下,他重新写下一个字——“信”。
大,稳,一笔到底。
“他们卖壳。”他说,“我们守人。人还在,信就在,路就不断。”
四个人站在原地,谁都没动。但谁都没再问“然后呢”。
刘好仃把本子轻轻放在黑板下沿,像压住一页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