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19集:新机遇潜力评估(1/1)
小李冲进休息区的时候,刘好仃正把U盘从备用电脑上拔下来。屏幕还亮着,空文件夹“AI训练预备库”孤零零地闪着光。小李喘着气,手机差点甩到地上:“刘师傅!我跑完了!那模型能认图,但……不太听话。”
刘好仃没急着看手机,先把U盘塞回口袋,顺手拍了拍小李肩膀:“不听话正常,新来的检测员,还没认全咱们厂的‘字’。”
他这话一出,旁边几个人都笑了。老张叼着笔帽说:“那它得先培训,岗前考试不过,不让上岗。”
“考试得有卷子。”刘好仃拉开抽屉,翻出一叠打印好的检测图,“正好,咱们出。”
他抽出两张,一张是GL-2047的边缘应力微裂,另一张是DM-1189的膜厚偏差,都是车间实拍,灰蒙蒙的,带着反光和油渍。“就拿这些当考题。它要是能看出来,就算及格。”
小李眨眨眼:“可宣传说人家准确率98%呢,咱这不等于拿高考题考小学生?”
“那是人家拿自家高清图测的。”刘好仃把图钉在白板上,“咱们的图,有灰尘、有反光、有手印,它要是连这都看不懂,那98%就是人家的,不是咱们的。”
老陈凑过来:“那咱们怎么算它考没考过?”
“简单。”刘好仃掏出笔,在白板角落画了个表格,“四项打分:能不能认出缺陷、错认了多少、跑一次要几秒、要不要换电脑。每项都得有数,不能说‘看着还行’。”
老张嘀咕:“又要算时间又要看硬件,这哪是评AI,是招技术员吧?”
“对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它要是真能顶岗,就得按咱们的标准来。不能因为它叫‘智能’,就给它开绿灯。”
小李举手:“那我今晚就拿十组图跑一遍,把误判的、卡顿的都记下来?”
“不光记。”刘好仃递过一张表格,“每张图你先人工判一次,再让模型判,对比着写报告。明早八点,咱们开个短会,叫‘新员工入职评估会’。”
一群人笑得更响了。老周站在后排,拧开保温杯喝了一口,没说话,但杯子没立刻盖上。
第二天一早,休息区的白板多了四栏新标题:数据匹配度、改造成本、人员学习曲线、预期提效比。字是老张写的,歪歪扭扭,但标了红框,显得很正式。
刘好仃拿着小李的报告,一条条往里填。
数据匹配度:72%——但同类裂纹识别率89%。
改造成本:现有电脑跑不动,至少加显卡,预算八千左右。
学习曲线:界面是英文,但按钮功能能猜,新人一周上手,老师傅得两周。
提效比:单图检测从三分钟缩到四十秒,但前期要花时间调参数。
老陈看完,皱眉:“才72%?还不如我眼睛准。”
“但它不累。”小李抢着说,“我让它连跑十小时,一点不卡。我眼睛早就花了。”
老张算了一笔账:“八千块,得少返工多少片才能回本?”
刘好仃接过话:“上个月因为边缘误判返工了十七片,一片成本三百五,加上人工,差不多六千。再来两次,就赚了。”
老陈还是摇头:“可它现在才72%,万一上线后判错,客户投诉,谁担?”
“所以不能上线。”刘好仃把报告翻到第二页,“咱们先当它是个实习生,不碰真活儿。”
他指着报废区的方向:“那边不是有台旧检测台?接台新电脑,专门跑这模型。每天拿报废玻璃拍图,喂它学。半年后,看它能不能稳定在90%以上。”
“然后呢?”
“然后让它考正式工。”刘好仃在白板上写下三个阶段:
第一阶段:数据喂养,纯学习,不参与判定。
第二阶段:双轨并行,人工和AI同时判,比结果。
第三阶段:局部替代,只负责初筛,人工复核。
“不贪快。”他说,“先让它学会咱们的‘口音’。”
小李突然问:“那它要是一直学不会呢?”
“那就当它没来。”刘好仃合上笔帽,“咱们攒数据不是为了它,是为了咱们自己。它能用,是添个帮手;不能用,咱们也不亏。”
老周一直没说话,这时候才开口:“你真打算让它看报废区的玻璃?”
“对。”
“那地方灰大,摄像头三天就得擦一回。”
“那就三天擦一回。”刘好仃笑,“总比客户退回来再擦强。”
会议散了,人走得差不多,刘好仃还在白板前站着。他在AI条目下加了一行小字:“潜力A-,周期预估18个月。”旁边画了个三角,里面写:“风险:数据不足、硬件不适、人员抵触。”
老张路过,瞥了一眼:“你还真标星了?”
“标不标都得干。”刘好仃撕下那张测试报告,折了两折,塞进工装内袋,“但得知道哪步容易摔。”
下午三点,小李抱着笔记本冲进来:“刘师傅!我又试了!换了三张新图,识别率提到78%了!”
刘好仃正往系统里上传一批新检测数据,头也没抬:“哪三张?”
“都是边缘有细裂的,跟GL-2047那种一样。”
“那不是提了,是撞对了。”刘好仃点开文件夹,“它现在是认脸,不是认病。碰上熟面孔就准,生面孔照样糊。”
小李愣住:“那咋办?”
“多给它看生面孔。”刘好仃打开“AI训练预备库”,把刚上传的五张新图拖进去,“从今天起,每张带缺陷的图,都存两份。一份进系统,一份进它的学习库。”
“那正常图呢?”
“也存。”刘好仃点击“全选”,把今天所有检测图批量复制过去,“它得知道什么是对的,才知道什么是错的。”
小李看着屏幕,忽然说:“咱们这哪是训练AI,是教它认咱们的厂。”
“对。”刘好仃点了确定,“它要是连咱们的毛病都看不懂,还谈什么升级。”
傍晚,刘好仃把三份评估表钉在白板右上角。小李的测试报告贴在最前面,红笔圈出“72%准确率”,旁边补了行小字:“但对同类裂纹识别率达89%——有训练价值”。
老周路过,盯着看了许久,终于从保温杯里倒出半片药,干咽下去。“要真能少返工,值。”
刘好仃没应声,掏出U盘插进电脑,双击打开“AI训练预备库”。他新建一个子文件夹,命名为“边缘应力专项”。
鼠标悬停在第一张图上——DM-1189批次的检测原图。
点击复制。
光标移动到新文件夹。
点击粘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