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16集:再巩竞争成果牢(1/1)

刘好仃把手机从耳朵边拿下来,屏幕还停在“周三微调组”群里那条新消息上。宏远的《静默守护,安心无痕》视频他已经看了三遍,画面里黑屏到底,连个闪都没有。他没关视频,而是把手机倒扣在操作台上,屏幕朝下,像压住了一团看不见的火。

他从工装口袋里掏出U盘,插进老电脑。文件夹弹出来:**“三动作执行数据——五日追踪”**。点开表格,第一行就是销售小李的名字,三项动作完成率92%;往下拉,一半人卡在“调取日志”这一步,要么忘带二维码,要么客户当场要截图,手忙脚乱找不到入口。

“不是不会讲,是讲得不稳。”刘好仃把表格投影到白板上,叫来了销售组的老张、客服组的王姐、质检组的小林。三人围过来,老张手里还捏着半杯凉茶。

“咱们现在不是在卖系统,是在卖‘听得见、看得见、查得到’这三句话。”刘好仃用记号笔在白板上写下三个动作,“可客户要是问‘上个月那次报警在哪?’,销售说‘我问问客服’,客服说‘得找技术调’,技术说‘权限不够’——这不叫闭环,这叫转圈。”

王姐皱眉:“我们客服这边,系统日志能调,但得走审批流程,最快也要两小时。”

“客户等不了两小时。”刘好仃点开一段录音,“这是昨天回访,客户原话:‘我信你们有记录,可我领导不信,你们半天拿不出东西,谁信?’”

老张嘬了口凉茶:“要不我们统一话术?就说‘记录在后台,稍后发送’?”

“不行。”刘好仃摇头,“客户要的不是‘稍后’,是要‘现在’。我们靠‘可查’赢回来的信任,不能又在‘查不到’上丢回去。”

小林一直没说话,这时候开口:“质检这边可以介入。每次客户拜访,如果完成了三动作,我们现场扫码验证,录入OA,生成电子签收单。算不算?”

刘好仃眼睛一亮:“算。而且不止算,要变成硬指标。”

他打开厂内OA系统,在“客户拜访考核”栏新增三项:**播放“两块钱的声音”视频(系统自动记录播放时长);展示心跳图(需上传实时截图);调取近三十天日志记录(客户扫码后系统自动标记访问次数)**。三项全完成,评分满分;缺一项,直接标黄预警。

“以后新人培训,第一课不是讲功能,是练这三步。”刘好仃把操作流程打印出来,一人发了一份,“练熟了再上岗。”

老张看着手里的纸:“那要是客户不扫码呢?”

“那就说明,他还没真信。”刘好仃把笔帽拧紧,“我们得让他觉得,不扫码,反而是他吃亏。”

当天下午三点,刘好仃在“三号线九点”群里发了条通知:**“明早九点,全厂模拟客户突击检查,随机抽访,三方联动,不打招呼。”**

第二天八点五十五,小李刚坐下,手机响了。来电显示是“厂内短号”。

他接起来,听见刘好仃的声音:“我是客户张工,上个月你们系统报过一次黑屏,编号是GL-087,我现在要查记录,能给吗?”

小李愣了半秒,立刻打开系统,输入编号。页面跳转,日志明细出来,他截了图,回复:“张工您好,这是当时的异常响应记录,已通过企业微信发送给您。”

电话那头沉默两秒:“你们这系统,真能记住?”

“不止记住。”小李按培训流程接话,“每次出问题,它都会‘咚’一声,像打卡。您要是信不过,现在就能扫码,看过去三十天的所有记录。”

“……行。”电话挂了。

十分钟后,刘好仃走进来,点头:“响应时长六分十八秒,合格。但‘像打卡’这句可以换掉,太随便。”

小李挠头:“那怎么说?”

“说‘像值班员点名’。”刘好仃顺手把小李电脑上的便签纸揭下来,上面写着“贵在诚实”,换成一张新的:“**贵在可查,一次不漏。**”

演练结束,三方组长坐回会议室。刘好仃打开OA后台,三动作完成率从67%升到89%,客户扫码频次平均每次拜访1.8次。

“还是有人没跟上。”小林指着数据,“销售小赵,三次拜访,一次没播视频,两次没调日志。”

“他觉得客户不像会问的。”老张解释。

“可客户现在都开始问了。”王姐翻着客服记录,“昨天一个新客户,一见面就说:‘先让我扫个码,看看你们是不是真能查。’”

刘好仃把数据导出来,贴在公告栏。左边是“竞品动态72小时追踪表”,宏远那栏写着:“宣传语未变,无新功能披露,客户案例视频播放量下降12%。”

他在右边贴上一张新表格,抬头是:“**竞争成果日查表**”。三项指标:三动作完成率、客户扫码频次、异常响应时效。每日早会通报,连续三天不达标,部门组长当众说明原因。

“以前我们怕对手学我们。”小陈路过公告栏,看着两张表并列,“现在他们不学,我们反倒有点不踏实。”

“学了也不怕。”刘好仃把U盘拔出来,收进口袋,“他们要学,得先有东西可藏。我们这三步,每一步都踩在‘亮’字上。他们敢亮吗?”

小陈笑了:“他们连‘响’都不敢承认。”

中午饭后,质检组小林跑来:“刘师傅,刚才巡线发现,新来的实习生给客户演示时,把‘心跳图’说成‘心电图’,客户当场笑了。”

“笑完问啥?”刘好仃问。

“问是不是能测血压。”

刘好仃也笑了:“明天早会加一条:术语统一。心跳图就是心跳图,不能叫心电图,也不能说‘像心跳’——它就是心跳。”

他走到白板前,把“贵在可查,一次不漏”圈起来,下面写了一行小字:“**查得到,还得说得清。**”

下午四点,销售组老张发来一条消息:客户试用协议签了,备注栏写着:“就是因为能查到记录,才敢用。”

刘好仃把消息截了图,发进“三号线九点”群,配文:“今天第三份。不是因为我们便宜,是因为他们信了。”

群里很快冒泡。小陈回了个王姐发了个“鼓掌”表情包,小林说:“刚有个客户扫码扫了五次,说要发朋友圈。”

刘好仃没再回复。他把OA系统里的“客户拜访评分”导出,按部门排序,打印出来,夹进工装内袋。路过公告栏时,他停下,看了眼“竞争成果日查表”。今日数据刚更新:三动作完成率91%,客户扫码频次2.1次,异常响应时效5分43秒。

他拿起记号笔,在表格下方写了一行字:“**不是我们做得多好,是客户开始要真相了。**”

写完,他盖上笔帽,转身走向车间。身后,公告栏上的两张表格并列贴着,左边是对手的“静默守护”,右边是他们的“可见可查”。阳光从高窗斜照进来,落在“日查表”的“扫码频次”那一格,数字2.1被光镀了一层边。

刘好仃的工装口袋里,U盘静静躺着,表面有一道细小的划痕,是昨天插拔时蹭到桌角留下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