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89集:再定新机遇计划(1/1)
主管来得比平时晚了十分钟。
刘好仃坐在调度台前,手里转着一支没盖笔帽的圆珠笔,笔尖朝上,像个小旗杆。他没看表,但心里数着点——八点四十二,主管的保温杯才出现在茶水间。
那杯盖拧开又拧上,来回三次,人终于朝这边走来。
“刘师傅。”主管站在门口,手里捏着个牛皮纸袋,正是昨天放进去的那份,“你那个……‘服务记忆’,我看了。”
刘好仃放下笔,没起身,也没接话,就看着他。
“有意思。”主管说,“真有意思。客户记得咱们提过灯不闪了,回头就介绍亲戚来修热水器。这事儿……细想还挺暖。”
刘好仃点点头:“不是表演,是记得。”
“可问题在这儿。”主管把袋子轻轻放桌上,“没系统支持,靠人记,靠人传,能走多远?今天你记得李叔孙子怕黑,明天换个人接电话,人家连李叔姓啥都不知道。”
“系统可以后补。”刘好仃打开抽屉,取出一叠纸,“但现在就得动。我做了个‘三句话工作法’模板——第一句,听清楚客户随口说的话;第二句,记下来,原话,不多猜;第三句,下次服务时提一句,不刻意,像聊天。”
他推过去一张打印纸,上面三行加粗字:
**听一句,记一笔,提一嘴。**
主管盯着看了两秒,忽然笑了:“你这是把人当录音笔用?”
“不是录音笔。”刘好仃摇头,“是把人当人用。机器记工单,我们记人话。客户说‘孩子起得早’,咱们回一句‘那咱们尽量早上十点前上门’,他听着就不是冷冰冰的工号。”
主管没再说话,手指在纸角折了个小三角。
十分钟后,他走了,纸没留,也没说批不批。但走之前,把那份文件袋重新塞回刘好仃手里,封面朝上,没翻面。
这动作,比点头还明白。
刘好仃当场掏出订书机,把材料重新装订了一遍。边角对齐,订两下,不多不少。
“开会。”他抬头对小李说,“就咱几个,现在。”
小李一愣:“开啥会?”
“定计划。”刘好仃把本子拍在桌上,“主管没说不行,那就是能干。”
会议室是仓库边上的小隔间,墙皮有点翘,空调外机嗡嗡响。老周进来时抱着胳膊,往角落一靠,说:“又来?就记个话,还开正式会?”
“不是记话。”刘好仃把白板擦干净,写下四个大字:**服务记忆**。
然后他翻开台账,念:“李叔媳妇说,‘你们记得我老公怕黑,修完还调了灯,我当场就决定换热水器’。”
他抬头看老周:“你接电话的时候,能想到这单子三个月后才出结果?”
老周嘴张了张,没出声。
小李接上:“我昨天回访王姨,顺口提了句‘您说早餐要喝豆浆,咱们下次带鞋套都挑浅色的,不沾灰’。她愣了两秒,然后说‘你们这服务,比亲儿子还上心’。”
老周低头抠保温杯盖,没反驳。
刘好仃趁势画出三阶段路线:
**第一阶段:试点验证(1个月)**
范围:灶具+热水器组,各选10户持续跟踪
动作:执行“三句话工作法”,每日汇总备注
**第二阶段:标准固化(2周)**
输出:统一记录模板、话术指引、监督流程
**第三阶段:局部推广(1个月)**
覆盖:全厂维修团队,试行“记忆客户”标识机制
“不搞大跃进。”刘好仃说,“一步踩实了再迈下一步。”
小李立刻举手:“我来做模板!加个‘客户原声’栏,直接摘录原话,避免加工。”
老周突然开口:“监督我来。”
所有人都看他。
他拧开杯盖,喝一口,慢悠悠说:“我盯着,谁瞎编‘客户爱打麻将’写成‘赌博倾向’,立马叫停。”
刘好仃笑了:“行,你当质检。”
分工落定,小李掏出笔记本开始列项,老周翻台账找漏洞,刘好仃站在白板前,用红笔圈出三个关键词:
**可复制、低成本、高回响。**
他刚写完,小李抬头问:“这计划书标题写啥?我发你邮箱。”
“服务记忆开发实施计划。”刘好仃说,“加个‘草案’,别写得太满。”
小李点头,打开电脑开始敲。
半小时后,文档打印出来,刘好仃接过一看,眉头皱了。
标题写着:**《服务升级计划(草案)》**
他没说话,拿起笔,划掉“升级”两个字,重新写下:
**《“服务记忆”开发实施计划(草案)》**
“记忆”两个字,他特意加粗。
小李凑过来看:“改这个干啥?意思不差不多?”
“差得远。”刘好仃翻开附录,抽出一张影印页,“升级是换零件,记忆是记得人。客户说‘阳台有绿萝’,咱们提醒‘擦地板别碰花盆’,这不是流程,是记得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他在附录首页贴上三段客户原话影印件:
- “你们问热水快不快,我听着像老邻居。”
- “修完说声‘灯调了’,比送我一桶水都实在。”
- “孩子半夜怕黑,你们记了三个月,还问现在咋样。”
然后在下面手写一行小字:
**这不是系统,是人记得人说过的话。**
老周走过来,看了半天,忽然说:“第三阶段推广,得加一条——新人培训时,先听这三段录音。”
刘好仃点头:“可以。但别叫培训,叫‘听一听’。”
“听一听?”小李笑出声,“这名字也太土了。”
“土才踏实。”刘好仃把文档装进新文件袋,封面用签字笔重新写标题,字迹稳,不花哨。
他走到门口,把袋子放进资料篮,位置比昨天那个更靠里,不会被风吹倒。
回来时,小李还在改电子版。
“要不要加个目标?”他问,“比如三个月内减少投诉率百分之二十?”
“不加。”刘好仃摇头,“目标不是数字,是有人打电话来,第一句不说‘我投诉’,而是‘上次那个小陈在吗?他记得我孙子怕黑’。”
屋里静了两秒。
老周忽然说:“那……计划书里要不要提系统的事?”
“提。”刘好仃说,“写一句:未来可对接客户标签功能。但现在,人就是系统。”
小李保存文档,点击打印。
纸张缓缓吐出,第一张标题页刚露头,刘好仃伸手按住打印机边缘。
他盯着那行字:
**服务升级计划(草案)**
“又错了?”
“不是错。”刘好仃抽出那张纸,折起来,扔进垃圾桶,“是没魂。”
他重新打开电脑,找到文档,把标题栏的“升级”删掉,敲进两个字:
**记忆。**
然后按下打印。
纸张再次滑出,这次,标题端正写着:
**《“服务记忆”开发实施计划(草案)》**
刘好仃拿起它,指尖从“记忆”二字上划过。
他没再说话,把文件放进新袋子,走向资料篮。
阳光从走廊高窗斜切进来,照在篮子边缘。
他弯腰,把袋子轻轻放进去。
袋子底部露出一角影印页,上面有一行手写语录:
“你们记得我说过的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