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81集:再施竞争应对策(1/1)
刘好仃把保温杯搁在窗台上,杯底那声轻响还在调度室里晃着,他转身就拉开抽屉,翻出一沓泛黄的笔记本。纸页边角卷着,有些字被油渍晕开,像老照片上的褶子。他抽出一支红笔,翻开第一页,上面写着“王阿姨,南山,灶台朝南,夏天易过热,爱喝早茶”。
小李正蹲在电路板前,手指捏着焊枪,额头沁出一层汗。他抬头:“刘师傅,语音模块通电试了三次,声音卡在半道,像被人掐住脖子。”
老周在门口探了探头:“提示卡设计好了,可质检说背面那句‘顺得像摸老婆的手’太不正经,不让过。”
刘好仃没抬头,红笔在笔记本上圈了个圈:“那就把‘不正经’变成‘有依据’。参数放前面,人话放后面,谁还能说咱们不专业?”
他合上本子,走到白板前,拿起记号笔,在“三天后”下面画了道粗线:“现在开始,倒计时七十二小时。谁卡住了,当场说,别憋着。”
小李放下焊枪:“我这边最大的问题是环境干扰。产线噪音大,机器一响,语音就被盖住了。要是客户听不清,说再多也是白搭。”
“那就让它声音大点。”老周说。
“大了吓人,小了听不见。”小李挠头,“得找个中间点。”
刘好仃忽然从抽屉里摸出个旧收音机,是厂里发的福利,早年能听粤语台,现在只能收点杂音。他按下开关,滋啦一声,电流声刺耳。他调了调旋钮,声音忽高忽低。
“就这感觉。”他说,“不求多清楚,但得让人一听就知道——有话要说。”
小李眼睛一亮:“对!不是播新闻,是喊话。像谁在车间里冲你喊‘小心烫’那样。”
“那就改。”刘好仃拿起笔,“语音内容砍到只剩一句:‘炉子有点热,快调小火’。别的全删。音量调到最大档,加个延时缓冲,避免一开机就卡住。”
“可高温下录音失真……”小李还在犹豫。
“拿保温箱模拟。”刘好仃指了指角落那个旧的,“你把它塞进去,开到六十度,看还能不能出声。能出声,就算成。”
老周插话:“我这边也得改。十句人话里挑三句最常用的,先出一版最小卡。参数对得上,话也接地气。”
“哪三句?”小李问。
“嗡嗡响像要发脾气——对应电机震动值;风道堵了像鼻塞——对应气流压差;还有那个‘卡扣顺得像摸老婆的手’——改成‘卡扣斜面0.5mm,手感顺滑’,小字备注原话。”
刘好仃点头:“行。客户要的是明白,不是文采。咱们把人话当工具用,不是当段子讲。”
他转身翻开客户档案,系统导出的清单密密麻麻,可好多电话打不通,地址也对不上。他叹了口气,又翻开那本手写笔记。三十年来,他修过的每一台机器,见过的每一个师傅,喝过的每一杯茶,都在这本子上。
“系统数据慢了三年。”他说,“可人不会骗你。张师傅半夜开工,李婶怕噪音扰邻,王阿姨家灶台朝南——这些,系统记不住,咱们得记。”
他叫来两个年轻工人:“别盯着电脑了。拿笔,我念,你们记。这五十家,是我们第一批试点。谁家机器容易过热,谁家师傅脾气急,谁家孩子上学怕吵——全写上。”
年轻人面面相觑:“这……也算数据?”
“算。”刘好仃把红笔递过去,“比参数还准。”
小李那边已经动手改电路。他把冗余模块全拆了,只留核心播报单元,接上外置喇叭,又用保温箱模拟高温。第一次通电,声音断断续续;第二次,音量不够;第三次,他把喇叭口对着墙角,调高增益,按下播放键。
“炉子有点热,快调小火。”
声音不大,但清楚,像谁在耳边提醒。
旁边工人正拧螺丝,听见了,手一抖:“谁在说话?”
回头一看,机器还在转,喇叭闪着红灯。
“这机器真会说话!”他笑出声。
小李松了口气,抹了把汗:“成了。”
老周那边也搞定。新版提示卡打印出来,正面是标准参数,背面是双栏设计:左边“客户原话”,右边“技术解释”。他拿去给质检看,对方皱眉看了半天,最后点头:“这回不像是广告了,倒像说明书。”
“本来就是。”老周说,“咱们不是卖词典,是修机器。”
首批五十张卡随货发出,刘好仃亲自在发货单上勾选“附赠新版提示卡”,又手写一行:“听到了,就别再让他们说第二遍。”
他回到调度室,发现小李正往系统里录入“客户情绪关键词”。他建了个新字段,把“发脾气”“像老伴”“鼻塞”这些词全加进去,将来客户打电话,系统自动标红高频词。
“这招灵。”小李说,“以后一听‘要发脾气’,就知道是电机震动,不用再问半天。”
刘好仃看着屏幕,忽然说:“再加一个字段。”
“啥?”
“备注栏,加一句:‘上次回访说了啥’。”
小李一愣:“这……不是有记录吗?”
“记录是死的。”刘好仃说,“可人记得住话。王阿姨上次说‘quiet’是牌子,咱们改了宣传;张师傅说‘嗡嗡响’,咱们调了支架。这些,得让接电话的人一眼看到。”
小李反应过来,赶紧补上。老周也在一旁记下:“以后回访组发报告,必须带原话截图,谁漏了谁重写。”
刘好仃翻开那本手写笔记,在最后一页写下:“经验不是老掉牙,是压箱底的宝贝。别信系统,信人。人会忘,但不会骗。”
他合上本子,走到装配三线。一台新机刚下线,工人正往电机外壳贴“quiet”标签。旁边另一台机器,喇叭闪着红灯,突然传出声音:
“炉子有点热,快调小火。”
工人一愣,随即笑起来:“哎,它还真会提醒。”
刘好仃没笑。他盯着那台机器,看了几秒,转身回调度室,拿起电话拨通售后:“明天上午十点,回访王阿姨。告诉她,她上次说的‘quiet’误会,咱们改了。新卡上有解释,还有她原话。”
电话那头问:“非得亲自打?”
“非得。”他说,“她说了第一遍,咱们不能假装没听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