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30集:新机遇开发成果初现(2/1)
凌晨四点,电脑屏幕还亮着,林晓彤把最后一组铁岭数据拖进比对窗口,指尖在回车键上停了半秒才敲下去。波形图刚跑出一半,她猛地凑近,又往后缩了缩,像是怕看错。
“刘师傅,你来看这个。”
刘好仃从折叠床翻身起来,拖鞋踢踢踏踏走到她身后,眼睛扫过屏幕左侧的深圳报废线“真病”录音,再滑到右边铁岭那台老机器的负载声纹。两条线在0.8秒处短暂重合,接着分道扬镳,但到了1.5秒,居然又咬合上了。
“不是误报。”他伸手点了点屏幕,“它认出‘病根’了。”
林晓彤摇头:“可前面那段误报率还是高,41%,王浩那边反馈说,系统把换刀震动当成了刀具磨损。”
“正常。”刘好仃拉开抽屉,抽出那本写满参数的日志,“机器老了,动作也慢,换刀时抖得久,声音拖得长。咱们得教它分清楚——是‘年纪大’,还是‘真生病’。”
他翻到“变量登记表”那页,指着几行字:“把这些加进去,当‘年龄补丁’打上。”
林晓彤照着录入,把设备运行年限、环境温差、换刀频次全设为权重因子,重新跑模型。这一次,波形图稳定了许多,误报点从十几个缩到三个,其中一个还是因为铁岭那边记录漏了冷却泵启停时间。
“双轨对照起作用了。”她松了口气,抬头,“咱们拿‘真病’当尺子,量出了假警报的边。”
“对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人看病还得问抽烟不抽烟、熬夜不熬夜,机器也得有‘病历’。没这本账,光看化验单,谁也别想断准。”
他拿起笔,在白板“卡点”栏划掉“跨机型适配待验证”,墨迹拉得有点长,像一道收尾的句号。
林晓彤盯着那行字,忽然问:“深圳二号线那台呢?咱们的‘体检’模型,能不能也给它来一次?”
“正好。”刘好仃打开文件夹,“昨晚录的冷启动数据还在,五分钟,干干净净,没别的杂音。”
“可生产部昨天说了,那台机子状态良好,没必要测。”林晓彤犹豫着,“咱们再往上贴传感器,人家该觉得我们多事了。”
“那就别说是测故障。”刘好仃拿起电话,“就说做‘声学基线建档’,听着像例行公事,谁也挑不出毛病。”
电话接通夜班组长,他语气平常:“老李,今天早上咱们补个五分钟采集,给二号线建个‘健康档案’,以后出了问题好对比。不影响开机,就冷机状态下录一段。”
对方沉默两秒:“行吧,但别超时。”
“绝不。”
林晓彤一边接线一边嘀咕:“万一啥也没发现,岂不是白忙?”
“忙也不亏。”刘好仃插上传感器,“数据多一条,咱们的‘尺子’就准一分。再说了,你觉得小李昨天能想到,他顺手开一秒钟传送带,就能把底噪抬高五分贝?”
林晓彤笑了:“所以看不见的,才最该看。”
采集开始,波形平稳爬升。林晓彤盯着屏幕右下角的频谱分析模块,突然眯起眼:“这低频段怎么有个小凸起?0.3mm偏心振动?”
“主轴?”刘好仃凑近。
“系统标红了,说是异常偏心,建议检查轴承安装。”
“现在?”林晓彤不信,“这机器昨天还在满负荷切厚板,要是真有问题,早该报警了。”
“可它没报。”刘好仃反而笑了,“说明咱们这个‘体检’,比它自己还清楚它啥毛病。”
他拨通检修组电话:“老张,二号线主轴有点不对劲,你们今天能不能拆开看看?”
“现在?刚封完机。”
“不用大动,就查一下轴承预紧力。要是松了,趁早紧一紧,省得哪天半夜崩了。”
半小时后,老张回话:“还真松了,差0.2个压值。再跑两天,非得磨出间隙不可。”
林晓彤盯着屏幕上的红色标记,又看看白板上刚划掉的那行字,轻声说:“它真的开口了。”
“不是现在才开。”刘好仃把数据包打包,标题写成“个性化体检V1.0-首例本地验证”,点了上传,“从咱们录第一段‘真病’开始,它就在等这一天。”
林晓彤忽然想到什么:“可每台机器都建档案,客户愿意吗?多一道工序,多一分钟,人家可能就觉得麻烦。”
“麻烦是麻烦。”刘好仃翻开王浩传回来的操作日志,“但你看,铁岭那边每次换刀、调压、启停,他都记了时间戳。咱们把这时间戳和声纹一对应,系统自己就能学——什么时候是操作,什么时候是故障。”
他指着屏幕:“以后客户只要按流程走,系统自动建档,不用多动手。就像人打卡上班,顺手刷个脸,健康数据就存上了。”
“可万一他们不按流程呢?”
“那就让他们尝尝后果。”刘好仃语气平静,“小李那天要是没动传送带,咱们的数据就干净。他一动,底噪就高。下次再出问题,咱们调记录一看,‘哦,上次异常前有人违规操作’,账算得清清楚楚。”
林晓彤低头整理文件,片刻后抬头:“所以咱们不是在做预警系统,是在建一套‘声音账本’。”
“对。”刘好仃在白板空白处写下:“个性化体检V1.0初版可用。”
下面补了一句:“下一步:完善变量权重库。”
他退后两步,看着整块白板。任务栏三项全绿,卡点只剩一条:“模型泛化能力待测”,括号里写着“待铁岭第二轮数据”。
林晓彤端起凉透的豆浆喝了一口:“王浩那边今天该传新数据了吧?”
“八点前。”刘好仃看了眼手机,“他昨晚说,今天要测冷却系统异常,模拟刀具过热。”
话音刚落,电脑“叮”了一声。共享文档更新,王浩上传了新文件夹,标题是:“铁岭-冷却不足模拟-三组动态数据”。
林晓彤双击打开,导入模型。第一组数据跑完,系统沉默;第二组,在1.7秒处跳出黄色预警:“疑似冷却流量下降”;第三组,直接标红:“高风险,建议停机检查”。
“准了。”她抬头,“三组都对上了。”
刘好仃没说话,调出第三组数据的原始波形,和深圳报废线那段“真病”录音并排对比。两段波形在2.1秒处完全重合,像两条平行线突然接上了头。
他拿起记号笔,在“下一步”后面加了个括号:“优先补全故障类型声纹库”。
林晓彤看着白板,忽然笑了:“你说,这玩意儿以后要是真铺开了,工人会不会觉得,机器比他们还了解机器?”
刘好仃把笔帽咔哒一声扣上:“那得看谁在听。机器自己不会说话,是咱们替它说的。”
他走到窗边,天刚蒙蒙亮,车间顶棚的灯一盏接一盏灭下去。远处传来叉车启动的声音,新的一天开始了。
林晓彤正要关掉最后一台显示器,屏幕突然跳了一下。第三组数据的回放进度条走到98%时,系统又弹出一个灰色提示框:“检测到未知低频脉冲,持续0.4秒,未匹配现有故障库。”
她愣了一下,回头喊:“刘师傅!”
刘好仃已经转身走回来,盯着那行字看了两秒,伸手把显示器的亮度调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