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84集:新方向成果全面推广(1/1)
刘好仃把报告塞进工装裤后袋时,拉链卡了一下,他没硬扯,顺手拍了拍口袋,像是给那叠纸安了个家。
车间刚亮灯,小吴已经蹲在测试机旁,手里捏着新到的传感器模块,正对着说明书比划。老周端着搪瓷缸子走过来,吹了口热气:“听说陈总监要在会展中心搞发布会?”
“不止。”小吴头也不抬,“说是要请三家媒体直播,标题都想好了——‘智能玻璃生产线革命性突破’。”
刘好仃拧开一瓶矿泉水,咕咚灌了半瓶:“革命?咱们连说明书都还没印呢。”
话音刚落,销售总监陈明一脚踹开技术间虚掩的门,夹着风进来:“老刘!空调厂那边等不及了,点名要现场演示!今天下午两点,人已经在路上了。”
“演示?”刘好仃拧上瓶盖,“拿什么演?七台测试机刚跑完验证,一台都不能动。”
“那就拆一台!”陈明把平板往桌上一拍,“客户要的是信心,不是数据表!”
老周呛了一口茶:“你拆一台,生产线上谁负责?王建国厂里下个月要换全套设备,就等这批货。”
“那就让他们等等!”陈明声音拔高,“市场不等人!再拖下去,人家直接找国外供应商了!”
刘好仃没说话,走到白板前,拿记号笔画了个三角:“咱们这系统,现在有三道关。第一,温度偏差超过0.5℃,震动提醒;第二,连续异常三分钟,声光报警;第三,达到临界点,自动停机。三道关,一道比一道狠。”
小吴愣了:“这……之前不是说两道吗?”
“加了一道。”刘好仃在第三条下面画粗线,“人会犯困,机器不能睡。客户要信心,就给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。”
陈明眼睛亮了:“这话能说!”
“但得换种说法。”刘好仃把笔一扔,“告诉客户,这系统就像炒粉——火候差一点,粉不熟;大一点,就糊。咱们这机器,差0.5℃就提醒,糊了就拉闸。三句话,讲完。”
会议室安静了两秒,老周突然笑出声:“你还真把生产线当大排档了。”
“咱们本来就是大排档出身。”刘好仃拉开抽屉,翻出一沓现场记录表,“谁不是从拧螺丝、擦油污里爬出来的?现在机器聪明了,话反倒要说土。”
陈明抓起平板就开始改PPT,小吴还在琢磨那三句话,老周已经打电话联系车间准备演示机。
中午十二点,会展中心的展台刚搭好,压缩机突然发出一声闷响,接着整排设备集体黑屏。现场的技术员全围了上去,陈明脸色发白:“这要是客户来了……”
刘好仃蹲下身,掀开底壳看了眼线路,抓起对讲机:“启动备用协议第四条,切换红外监测。”
不到一秒,主控屏重新亮起,红点精准锁定故障模块。
看台上传来几声掌声,有人小声问:“这是预演的吧?”
刘好仃抹了把额头的油汗,拎着故障件站起来:“不是预演。这系统有个本事——主路断了,它自己找辅路。就像咱们深圳人,地铁停了骑电驴,电驴没电了走路,反正活人不能让尿憋死。”
东莞某塑胶厂的厂长站起来:“刘工,我那儿二十台老设备,改造要多少钱?”
“不要钱。”刘好仃把故障件往桌上一放,“但得答应我三件事:每天记二十组数据,每月来厂里上一堂课,最重要的是——”他顿了顿,“机器报警,必须立刻停线。谁敢带病生产,我亲自上门拆机器。”
下午四点,财务小张冲进办公室:“刘工!生产部把最后三套传感器全拉走了,研发这边连校验仪都没了!”
刘好仃正用游标卡尺量电路板,头都没抬:“去仓库找找,二十年前台风天用过的那批万用表,还在不在。”
“那玩意儿还能用?”
“当年咱们拿它改过温湿度计,照样撑了三天。”他把尺子递过去,“找两支探头完好的,接上示波器,改个简易校验仪。今晚就得教会两个技工。”
小张犹豫:“可市场部说,发布会预算……”
“把酒店会场退了。”刘好仃站起来,拍了拍裤子上的灰,“就在车间开。让客户摸着刚下线的设备,听着机器响,闻着油味讲。”
“那……讲什么?”
“讲真话。”他指了指手里刚测完的板子,“温差0.3℃,振动多0.5赫兹,这就是咱们的本钱。不用吹,吹了也没人信。”
晚上十一点,手机响了。东莞某电子厂的王经理在电话里吼:“你们那破系统又报警!一晚上八次,生产线全停了!”
刘好仃翻出日志,眯眼看了两分钟:“王经理,6月18号你把报警阈值调低15%,那天下午下了暴雨,车间湿度冲到90%。系统没报错,是你改了规则。”
“那现在呢?手套一碰就响!”
“你用的是防静电手套,含金属纤维。”刘好仃穿上外套,“我现在开车过去,带上新算法模块。你让工人别换手套,等我。”
凌晨两点,刘好仃站在对方车间主控台前,插上U盘,调出补偿程序。现场演示三次,震动响应稳定。
车间主任擦着汗凑过来:“要不……还是换回老系统?这新机器太敏感。”
“敏感?”刘好仃突然抓起主控板,“昨晚十一点十七分,系统报原料结块,你说没事。结果今天上午——”他调出监控画面,屏幕上送料机卡死,模具边缘已有裂痕,“差十分钟,十万块的模具就废了。”
没人说话。
客户总经理走进来,盯着画面看了半分钟,抬头:“现在换系统,多少钱?”
“不要钱。”刘好仃开始拆解旧模块,“但要签协议——如果误报率超过1%,三年维护费我们倒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