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15集:持续改进工作部署(2/1)
刘好仃把手机从耳朵边拿下来,屏幕还亮着那行字:“技术答疑时间需调整,本周排期已满。”他没关屏,直接转发进了工作群,附了一句:“这不是意外,是系统漏洞的回声。”
群消息刚发出去,阿珍的头像就跳了出来:“又卡住了?”
“不是卡住,是早就埋着雷。”他站起身,把椅子往后一推,“咱们不能再等客户推我们了,现在得自己踩油门。”
维修角的白板还没擦干净,上一场会议留下的数据框还在边上挂着。他走过去,调出《第1轮转化评估》报告,投影上去,手指在三处红字上点了点:“客户黏性49分,回款超60天,二次互动率32%——这三个数,不是成绩单,是体检单。”
小林探头看了一眼:“跟上次比,其实有进步吧?”
“进步是别人夸你的,问题才是你要管的。”刘好仃拿起笔,在白板上写下三行字:问题不过夜,任务到人头,节点可追踪。“从今天起,咱们改规矩。”
他转过身,看着三人:“以后所有卡点,24小时内必须登记;每项改进,只许有一个主责人;所有进度,周会上挨个过。咱们不搞运动,搞机制。”
阿珍低头翻本子:“那先从哪儿动刀?”
“从断得最狠的地方。”他圈住“二次互动率32%”,“试用结束,我们没人说话。客户晾着,我们也晾着。这叫‘默契性放弃’。”
老张插话:“技术走完就撤了,销售接不上,这事儿谁来兜?”
“现在明确。”刘好仃在白板上画出第一条改进线,“试用完成48小时内,必须有人主动联系客户。不是等他们开口,是我们先问。这叫‘48小时主动回访机制’。”
小林抬头:“谁来做?销售?”
“阿珍牵头。”刘好仃说,“三天内出模板,责任落到每个区域销售头上。客户试用结束,系统自动提醒,谁没做,名字就挂在周会屏幕上。”
阿珍点点头,笔尖在纸上顿了顿:“那要是客户不接电话呢?”
“记录原因。”刘好仃说,“不接是态度,关机是状态,换号是信息过期——每一种都得记。我们不怕问题多,怕问题看不见。”
他接着指向“回款超60天”的数据:“钱回不来,不是客户赖账,是我们自己没盯。财务不知道进展,销售不报进度,钱卡在哪都不知道。”
小林苦笑:“财务那边向来只认到账,不认承诺。”
“那就让他们看得到。”刘好仃调出系统界面,“一周内,上线‘回款进度看板’。合同签了标绿,发货了标黄,超45天没回款,自动标红。小林,你对接财务,把这事跑通。”
“财务要是不配合?”
“你就说,这是为了减少他们月底催款的工作量。”刘好仃笑了笑,“谁都不想加班,咱们帮他们省事,他们自然愿意搭把手。”
老张看着数据混乱的台账,皱眉:“可各部门记法不一样,销售说签了,财务说没到账,研发说验收了——这账怎么对?”
“所以得统一度量衡。”刘好仃在白板上写下新定义,“以后‘转化完成’只有一个标准:客户签收+回款到账。少一个,都不算成。”
他转向老张:“你牵头,五天内把销售、研发、财务三套台账格式统一了。字段、口径、时间节点,全对齐。做出来先内部试跑三天,没问题就全公司推行。”
老张点点头,又问:“那以前的旧账怎么算?”
“不翻旧账。”刘好仃说,“但从今天起,每一笔都得清清楚楚。我们不追责,只建制。”
三人陆续记下任务,刘好仃拿出一张A3纸,开始整理《转化优化任务清单》。他一笔一划写上三项主任务,下面细分动作、责任人、起止时间。
写完,他把纸贴在白板旁边那面墙上。墙上有几张旧纸,都是过去贴过又撕掉的计划表。这一次,他用回形针仔仔细细固定了四个角。
“贴这儿,不是装饰。”他说,“是提醒。每项任务,七天后首检。没完成的,得在周会上说清楚。”
阿珍看着清单,轻声问:“以前也开过不少会,定过不少事,最后都慢慢没了声。”
“这次不一样。”刘好仃说,“因为这次我们不只开会,还查账。”
他宣布:每周三下午定为“改进进度日”,三项任务必须更新状态;他自己每周随机抽查两项,直接打电话给客户,验证执行情况;首次进度会定在七天后,所有未完成项必须当面说明原因。
“从今天起,我们不看说了什么,只看做了什么。”他掏出手机,把清单拍了张照,发进群里。
群里安静了几秒,小林回了个“收到”,阿珍发了个对勾,老张只回了个“嗯”。
刘好仃看了眼时间,离下班还有四十分钟。他没走,转身打开电脑,新建了一个共享文档,命名为“转化优化任务追踪表”。他把清单内容一条条录入,设置好自动提醒功能,又在最后一栏加上“客户反馈验证”一栏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“别怕麻烦。”他对三人说,“麻烦是改动作的代价。省了麻烦,就会一直原地打转。”
阿珍合上笔记本:“那B厂的事,要不要再催一下?”
“不催。”刘好仃摇头,“但我们得让他们知道,我们在等。明天上午,给采购部发一份设备使用小贴士,附一句:‘如需预留技术答疑时间,可提前告知。’”
小林笑了:“这比直接问‘你们什么时候开会’顺耳多了。”
“服务不是低三下四。”刘好仃说,“是让人觉得,我们一直在。”
老张收拾包时忽然问:“万一七天后,任务没完成呢?”
刘好仃把文档保存好,抬头说:“那就再定七天。改动作,不是一口气的事。但只要开始动了,就没人能说它没意义。”
他关掉投影,白板上的字还亮着。他没急着擦,而是站在那儿看了一会儿。那些红字、箭头、流程线,像一张刚铺开的地图。
“以前是摸黑走。”他说,“现在至少,知道哪条路该修了。”
阿珍把椅子推回原位:“那下周三的进度会,几点开?”
“照旧,十点。”刘好仃拿起外套,“但这次,谁迟到,谁请全组喝奶茶。”
小林立刻举手:“我记着,绝不迟到。”
老张拉上背包拉链:“那我提前调好闹钟。”
刘好仃走到门口,回头看了眼墙上的任务清单。阳光从窗户斜照进来,正好落在“首检时间:第7天”那一行字上。
他抬手看了眼手表,指针指向五点十八分。
工位上的电脑还亮着,屏幕右下角,新邮件提示跳了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