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75集:发展趋势清晰呈现(1/1)
小林把平板往桌上一放,手指还停在屏幕边缘,像是怕那行字会突然跳走。刘好仃站在他身后,目光从“非紧急事件缓存”几个字上滑过,没说话,转身拉开抽屉,拿出那本边角卷起的笔记本,翻到中间一页,轻轻拍了拍。
“三年前的事,系统记得,人忘了。”他说,“现在咱们得把‘记得’变成‘看见’。”
他让小林立刻导出缓存里的全部记录,按时间、产线、操作员编号重新排序。数据流出来后,像一条被堵住的河突然通了闸——过去两年被标为“误报”的操作,不仅没消失,反而整齐地躺在一个后台文件夹里,分类清晰,时间戳完整。
“不是没人管,是系统说‘先放着’。”小林语气有点发紧,“可这‘放着’,就再没人来翻。”
刘好仃点点头,把笔记本合上,放在电脑旁边。“那就从今天开始,有人翻。”他打开火种箱系统,点进“趋势信号标记表”,在“智能化改造加速”那条主记录下,新增一行备注:“数据链补全,误报行为存在系统性归档,佐证人机反馈机制失灵。”
他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挂钟,九点四十三分,阳光已经爬上档案柜的顶层。他没坐下,而是走到白板前,拿起记号笔,在三大主记录的外围画了个圈。
“咱们现在有骨头,有肉,缺一张皮。”他说,“得让人一眼就看出,这趋势是怎么长出来的。”
阿珍这时抱着一摞打印纸进来,是老师傅听证会的补充记录。她刚坐下,刘好仃就指着其中一段:“张工说,‘以前报警灯闪一下,班长就得签字,现在闪十下都没人抬头。’这种话,不能只当故事听。”
“你想怎么用?”阿珍问。
“变成时间线。”他说,“人记不清具体哪天,但记得‘换模具那阵’‘环保检查前’,这些就是锚点。咱们把口述里的节奏感,变成图表上的刻度。”
小林一听就明白了,立刻调出基础绘图工具,新建三张图表。第一张,横轴是过去三年的时间,纵轴是“手动干预频次”,再叠加一条“冷修次数”曲线。两条线从2023年起开始同步爬升,像两条缠在一起的藤。
“以前是机器出问题,人来修。”刘好仃指着图,“现在是人发现不对,提前动手,修的不是机器,是系统反应的迟钝。”
第二张图,聚焦能耗标准。他在图上标出两次行业标准更新的年份,再把各厂的能耗数据断层点标上去,结果一目了然——每次标准一变,数据就断几个月,像被刀切过。
“不是厂里不记,是记了也对不上。”他说,“标准跑得比数据快,监管就踩在棉花上。”
第三张是热力图,横轴是五家合作厂,纵轴是七类共性问题。颜色越深,代表上报频次越高。图一出来,南粤和深圳厂在“模具更换”“报警误判”两格上几乎全黑,而其他厂却是空白。
“问题在跑,信息没跟上。”阿珍说,“像打地鼠,这边按下去,那边冒出来。”
“所以不是地鼠多了,是坑太分散。”刘好仃接过话,“咱们得让人看见,这些坑,其实连成一片。”
他让小林把三张图导出,每张图下加一段百字内的“白话解释”。不用术语,不讲模型,就用工人听得懂的话。
比如第一张图下面写着:“灯老闪,人不信,只好自己调参数——这不是乱来,是机器反应太慢,逼得人先动手。”
第二张图:“新标准来了,老数据对不上,查的时候没数可依——不是不想合规,是账本接不上。”
第三张图:“别家厂早遇到的事,咱们还在当新鲜事——不是运气差,是消息不通。”
阿珍看着这几行字,忍不住笑了:“这哪是报告,是车间广播稿。”
“对。”刘好仃也笑了,“就得让烧炉的、换模的、抄表的,都能看懂。趋势不是给领导看的,是给干活的人提个醒。”
图和解释整合成一份PDF,命名为《行业趋势全景图》,上传至火种箱系统。权限开放到所有合作厂区,标题栏加了一行小字:“基于当前可确认数据的最完整拼图,持续更新。”
发布前,刘好仃在备注里写了一句:“趋势不是预言,是已发生的事实。我们不是在猜未来,是在承认现在。”
点击上传的瞬间,系统弹出提示:“文件已同步,访问量实时统计开启。”
他没急着关电脑,而是把笔记本翻开,找到一页空白,用铅笔轻轻写下三个词:断层、滞后、孤岛。然后在下面画了三条线,慢慢向右延伸。
小林站起身,伸了个懒腰:“总算能松口气了。”
“还没完。”刘好仃指着屏幕,“现在是‘呈现’了,可呈现了,不代表大家就真‘看见’了。”
阿珍抬头:“那接下来呢?”
“等反馈。”他说,“看谁先说话。”
话音刚落,火种箱系统“叮”了一声。第一条外部访问记录跳了出来——南粤厂技术组,下载了全景图,用时17秒。
接着是东莞分厂,浏阳合作点,陆续上线查看。访问量数字开始跳动,从1到5,再到12。
刘好仃没动,只是把笔记本往电脑旁推了推,让那三条线正好对着屏幕。
小林凑过来:“你这图,比我们之前做的分析表清楚多了。”
“不是图厉害。”刘好仃说,“是把零碎的东西摆整齐了,人自然就看明白了。”
阿珍忽然指着屏幕:“你看南粤那边,他们在热力图上标了个红圈,是‘模具更换’那一格。”
“嗯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他们想说,这事他们早有记录,但一直没当回事。”
“现在当回事了。”小林笑了,“因为你把他们的话,也画进去了。”
办公室里安静了几秒,只有电脑风扇的轻响。阳光移到了档案柜的标签上,照出“趋势档案库”几个字。
刘好仃拿起笔,在笔记本上那三条线的尽头,轻轻点了个点。
门被推开,小林的实习生探头进来:“刘师傅,南粤那边发了个问题过来——他们问,‘手动干预频次’的数据,咱们能不能按班组细分一下?”
刘好仃抬头。
“能。”他说,“把权限给他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