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72集:趋势研究方法确定(1/1)
刘好仃把手机放回口袋,指尖还停在发送键上方。他没发那条“聊聊五年”的消息,转身去了车间办公室。天刚亮,晨光卡在窗框上,像被夹住的玻璃条。他打开电脑,调出火种箱后台,把昨晚看到的十七条能耗记录全导出来,又连上气象数据表,做成一张带折线的对比图。打印纸刚出炉,热得能烫手。
早会铃响时,他把图纸钉在白板上,底下围了一圈人。
“这十七条,”他说,“不是问题,是线索。就像下雨前蚂蚁搬家,咱们得学会看蚂蚁往哪走。”
小林啃着饭团凑过来:“可咱们不是蚂蚁专家啊。”
“那就学。”刘好仃指了指图上几处尖峰,“数据会说话,但说得慢。我们得帮它把话说清楚。今天不开短会,开长会——咱们一起定个‘怎么查趋势’的规矩。”
会议室椅子被挪得吱呀响,大家坐定。老周把保温杯搁桌上,盖子拧开一半:“查趋势?听着像算命。”
“不是算,是查。”刘好仃拿起笔,在白板上写下三行字:
一看数据,二问人,三比厂子。
“我们不靠猜,靠证据。就像破案,要有物证、人证、旁证。”
阿珍托着下巴:“听着像模像样,可这三样怎么搭?”
“拆开说。”刘好仃点开投影,“第一,数据回溯。咱们三年来的生产记录都在系统里,故障频次、能耗波动、工时变化,全是线索。小林,你最熟这些,能不能让它们自己‘报数’?”
小林咽下饭团,皱眉:“能是能,可数据乱得很,有的缺项,有的标错,光清洗就得小半个月。”
“那就洗。”刘好仃不急,“慢点不怕,怕的是不开始。你牵头,拉个小组,先把能耗、故障、冷修这三项理出来。”
老周插话:“光看数,能看明白啥?我干了三十年,好多事是感觉出来的。比如C线那台老炉子,去年开始喘得不对,数据上看是正常,可我耳朵听着就是别扭。”
“所以要有第二条——问人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老师傅的经验是活档案。咱们得把‘听机器喘气’变成‘听老师傅说话’。老周,你牵头,组织几场‘听证会’,请几位老工友坐下来,聊聊他们觉得‘不对劲’的地方。”
“听证会?”小林笑出声,“听着像开审判。”
“审的是问题,不是人。”刘好仃也笑,“谁要是说得有理,奖一箱酸奶。”
阿珍举手:“可光听,怕流于表面。有人不好意思说,有人记不清。怎么保证问到点子上?”
“所以得有第三条——比厂子。”刘好仃切换页面,调出南粤和另外两家合作厂的故障上报记录,“咱们不是孤例。如果三家厂都在六周内报了模具裂纹,那不是巧合,是信号。我们要做的,是把各自的‘蚂蚁’摆在一起,看它们是不是往同一个地方爬。”
会议室安静了几秒。
小林挠头:“听着是挺全,可这三样怎么合一块儿?总不能各干各的吧。”
“合的方法叫‘三角’。”刘好仃在白板上画了个三角形,“数据是底边,撑得起面;访谈是顶点,钻得进深;跨厂对比是斜边,连得起线。三边闭合,才算立得住。”
老周盯着图看了会儿,点头:“我懂了。就像修炉子,光看温度表不行,得听响声,还得比以前修过的案例。三样对上了,才敢动手。”
阿珍也点头:“那我来对接南粤那边,约几个技术骨干聊聊,顺便要他们最近的问题台账。”
“好。”刘好仃记下,“你负责外部访谈协调,老周负责内部经验采集,小林主攻数据整合。”
小林立刻叫苦:“我一个人搞数据,怕忙不过来。”
“不是你一个人。”刘好仃拉开抽屉,取出一个发白的笔记本,封皮卷边,页角泛黄。他翻开一页,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年份和事件:
“2015年,熔炉升级。”
“2018年,环保加码。”
“2021年,新模具上线。”
还有几行贴着剪报,字迹潦草:“某厂机器人搬运试运行。”
他把本子放在桌上:“这是我这些年随手记的。说白了,就是个趋势草稿本。现在咱们不靠一个人记,要建一个系统的‘趋势档案库’。数据组需要人手,今天就可以报名单,临时抽调,不算额外负担。”
老周伸手翻了翻本子,忽然笑:“你这字,跟炉灰里扒出来的似的。”
“可它记得住。”刘好仃收起本子,“以前是零散记,现在是系统查。方法定了,就差动手。”
阿珍问:“那研究结果出来,往哪交?”
“不交报告。”刘好仃摇头,“每周一次研判会,咱们面对面聊。看到什么,想到什么,哪怕不确定,也拿出来摆一摆。火种箱会同步开个‘研究进度看板’,权限全开,谁都能看。”
小林嘟囔:“听着像又要多干活。”
“不是多干活,是换种干法。”刘好仃看着他,“以前我们是等机器坏了才修。现在,咱们试着在它打喷嚏的时候就给它量体温。”
老周喝了口茶,慢悠悠说:“那我得先列个名单,哪几个老师傅耳朵灵,哪个徒弟手稳,都得叫上。”
阿珍掏出手机:“我现在就给南粤发消息,问他们技术组哪几天方便。”
小林叹了口气,打开笔记本电脑:“行吧,那我先建个数据清洗表,顺手拉个小组群。”
刘好仃在白板上写下最后一行字:
方法已定,只待行动。
火种箱系统弹出一条新通知:
“趋势研究项目组”已创建,成员权限同步完成。
散会后,刘好仃回到工位,打开档案库模板。首页空白,光标一闪一闪。他敲下第一行标题:
“能耗波动与气候关联性初步观察”。
刚保存,手机震了一下。是南粤回信:
“技术骨干可安排访谈,建议下周二上午,线上进行。”
他正要回复,小林探头进来:“数据组我拉了三个人,但清洗标准得定一下,比如‘异常能耗’到底算不算?”
“有记录就算。”刘好仃说,“先不分类,先收集。我们不怕多,怕漏。”
小林点头走了。刘好仃转头看向窗外,厂里的装卸车正吊起一箱玻璃,缓缓移动。阳光照在玻璃面上,反射出一道刺眼的光带,扫过办公楼墙面。
他低头,重新打开趋势档案库,新建第二条记录:
“跨厂区模具更换频次上升——待验证共性。”
光标还在闪。他伸手点了保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