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57集:项目实施困难初现(1/1)
小林冲进办公室时,手里那张打印纸边角都快被捏皱了。他把纸往桌上一拍,声音压得很低:“头儿,南粤的数据来了,但……不对劲。”
刘好仃正低头整理工具袋,听见动静抬了抬头。他没急着看纸,先看了眼墙上的钟——比约定提交时间晚了三十三分钟。
“延迟不算大事,”他说,“问题是啥?”
“字段。”小林指着报表上标红的一行,“他们加了个‘质检员编号(临时)’,这玩意儿协议里根本没有,系统直接报错,导不进去。”
刘好仃拿起纸,扫了一眼。信号是通的,编号也对得上,可内容像一碗好面里掉进了半片菜叶,看着别扭。他想起几个小时前视频会上那一声声“我负责”,心里没起火,反倒沉了沉。
“打电话。”他说,“找他们对接人。”
电话接通,他语气平得像车间地面:“我们收到数据了。延迟三十分钟,能理解。但那个‘临时编号’,是怎么回事?协议里没这一项。”
对方在那头解释说是内部管理需要,临时加的,不影响主流程。
“不影响主流程,但影响我们的系统流程。”刘好仃说,“你们加字段,是为追溯责任,还是技术测试?如果是,提前说一声,我们也好调校验规则。现在这么干,等于让一辆按国道标准修的车,突然上高速跑,轮胎没换。”
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,只说下次注意。
挂了电话,刘好仃没松口气。他知道,一次“注意”,换不来下次“规范”。
他转头对小林说:“从明天起,所有接收数据先过校验脚本。不合规则的,自动退回,记入日志。”
小林一愣:“那要是他们不认呢?”
“系统不认,不是我们不认。”刘好仃拍了拍电脑,“让机器当恶人,我们只管按章办事。”
中午交接班前,视频协调会准时上线。南粤那边来了三个人,数据主管坐在正中,语气轻松:“我们加个字段,也是为了后续可追溯。你们为什么不提前说明不能扩展?”
刘好仃没争:“我们按协议执行。你们要加字段,提前24小时书面通知,否则系统拒收。就这么简单。”
“可实际操作总有灵活空间。”对方笑了笑,“你们也不能太死板。”
“灵活可以,”刘好仃点头,“但得在规则里灵活。我们现在走的是第一条路,走得稳,比走得快重要。”
会议不欢而散。没人拍桌子,也没人退群,但空气里那股“人心齐”的劲儿,悄悄裂了条缝。
刘好仃关掉视频,走出会议室,直奔车间。阳光照在地砖上,反着光,像刚洒过水。他没停步,穿过三道工区,走到夜班质检台前。
老周蹲在地上,手里捏着一块玻璃片,边缘有细密裂纹,像蜘蛛网。
“六块废了。”他说,“退火区出来的,冷得太急。”
刘好仃接过玻璃,翻来一看,背面还带着温度标签。他掏出手机,调出南粤昨天发来的工艺参数PDF——“退火温度曲线”那一页,关键节点的数值标得模模糊糊,像用铅笔蹭过又擦掉一半。
“他们没写清楚?”他问。
“写了,但看不清。”老周苦笑,“夜班小张按老经验调了冷却速度,结果……”
刘好仃没说话,蹲下身,从工具袋里摸出记号笔,在那块裂纹玻璃上画了个圈,拍了张照,发到项目群,附言:“D+0,第2条建议:参数文档请用标尺级精度。”
群里静了几秒,没人回复。
他站起身,召集夜班组长和当班质检员,在流水线旁开了个五分钟站会:“从今晚起,所有外来工艺文件,必须经我签字确认才能执行。宁可慢,不能错。”
有人小声嘀咕:“那要是急呢?”
“急也得等。”他说,“六块玻璃不贵,但坏习惯一传开,成本就收不住了。”
散会后,阿珍追上来,手里攥着一份草拟的汇报提纲:“要不要往上报?这已经是数据和生产两边出问题了。”
小林也凑过来:“要不先暂停对接?等他们改好了再说。”
刘好仃站在走廊拐角,手里还捏着那块画了圈的废玻璃。他没看他们,而是低头翻开了工具袋。
最底层,躺着一张纸条,上面写着:“D+0,建议编号002:启动日,能不能放首歌?比如《真心英雄》?”
他轻轻把它抽出来,折了两下,塞进抽屉最里面,压在一叠旧登记表底下。
然后他转身,走向白板。
白板上还写着“D+0”和“启动不是终点,是第一个回音”。他在下面添了一行小字:“信号响着,不代表路平。”
写完,他放下笔,看着团队:“继续走。问题来了,就一个个接住。我们不吵,但也不让。”
没人再提暂停,也没人再说上报。小林低头改校验脚本,阿珍去归档会议记录,老周回车间补交接培训。
刘好仃站在白板前,看了一会儿那行新字。阳光斜过来,照在“平”字的最后一横上,像一道压线。
下午三点,南粤发来一份新文档,标题是《数据字段扩展说明(临时)》,附件里写着“为便于内部追踪,建议贵方开放临时字段接收权限”。
刘好仃点开,没删,也没回复,直接转给小林:“按脚本处理,不合规则的,退回。”
小林看了一眼,点点头:“已退回,系统记录‘字段异常’,时间戳留着。”
刘好仃嗯了一声,走到中转站前。信箱铁门合得严实,他掏出钥匙,打开。
里面躺着两张新纸条。
第一张写着:“D+1,建议编号003:能不能把参数文档转成Excel?PDF放大后字都糊了。”
第二张是夜班工人写的:“今天停线那会儿,能不能放点音乐?不然太安静,心里发毛。”
他把纸条收进工具袋,顺手从里面抽出一张空白纸,写下:“D+1,问题记录001:外部数据标准浮动,需固化接收边界。”
正要投进去,小林跑过来:“头儿,南粤那边又发消息了,说我们退回数据影响他们考核,问能不能‘通融一次’。”
刘好仃把纸条放进信箱,合上铁门,咔哒一声。
“通融?”他看着小林,“咱们的系统通融一次,车间就得通融六块玻璃。你去回个话——规则在前,情面在后。要通融,先改协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