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28集:改进方案精心制定(1/1)

人事科的通知在群里挂了不到十分钟,小陈就冲进了工具间。他手里举着手机,屏幕还亮着那条刚发布的消息:“所有车间提交月度总结需附‘社会责任履行情况’简述。”

刘好仃正低头整理U盘里的文件,听见门响也没抬头。他把“新标准研究_v1.0”打开,三角模型还在白板上没擦,三条边清清楚楚:制度依据、执行痕迹、验证路径。

“他们真要查了。”小陈喘着气,“这不是走形式,是动真格的。”

老周跟在后面进来,手里拎着一叠打印纸,边走边说:“我刚翻了人事科去年的模板,就两行字,‘安全生产良好,员工稳定’——现在突然加码,肯定是上面压下来的。”

小李最后一个到,腋下夹着个硬壳笔记本,封面用记号笔写了四个字:“参与留痕”。他坐下就说:“我问了三个班的工友,一半人不知道要写啥,另一半说写‘打扫卫生’‘参加培训’就行。”

刘好仃合上电脑,站起身:“那就从现在开始,教他们写对。”

他拿起笔,在白板上画了个圈,把“员工参与度须量化记录”这条标红的条款圈进去。“咱们之前做的事,不是没用,是没名。现在要做的,不是推倒重来,是给做的事,安个名分。”

小陈举手:“那灯箱那边呢?很多人已经习惯了留言,要是突然说‘不算数’,大家肯定不乐意。”

“不取消,只加码。”刘好仃说,“咱们保留手写卡,但加一张正式登记卡,班组长确认签字,每月归档。这样,自发的热度还在,官方的记录也有了。”

老周点头:“双轨并行,既不让工人觉得被管死,又能留下可查的证据。”

“对。”刘好仃在白板上写下第一条方案:“建立‘社会责任参与登记卡’试点,覆盖三号车间两个班组,试行一个月。”

小李翻开笔记本:“我可以负责收集反馈,顺便问问大家想不想积分换福利。之前有人提过洗衣液、雨伞,甚至还有人想要一张‘优秀参与者’奖状。”

“奖状也行。”刘好仃笑了,“人要的不是东西,是被看见。咱们把登记卡设计得正式点,带编号、日期、工号,盖个临时章——哪怕是个橡皮章,也得像个样子。”

小陈立刻掏出平板开始画模板,嘴里念叨:“标题叫‘员工社会责任参与确认单’?太长……‘参与确认卡’?还是‘行动记录卡’?”

“就叫‘我做了’。”刘好仃说,“简单,直接,工人一看就懂。”

屋里安静了一秒,随即笑出声。

“行!”小陈敲下名字,“‘我做了’参与卡,第一版,定稿。”

接下来是“数据三级可追溯”这一条。老周拍了下桌子:“最难的来了。咱们连个统一系统都没有,怎么搞三级留痕?”

刘好仃从工具柜底层抽出一个牛皮纸袋,倒出一沓泛黄的旧表单。每张都带着工号、签名、班组长盖章,最底下一行小字写着:“此卡为月度绩效参考依据。”

“十年前,咱们用手工卡也能挂钩考核。”他指着那行字,“制度没断,只是换了形式。咱们现在要做的,是把散落的痕迹,串成一条线。”

小李眼睛亮了:“能不能搞个‘月度社会责任台账汇编’?把维修单、培训签到、参与卡这些原始凭证按月装订,加个目录,责任人签字,算二级汇总?”

“可以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再把扫描件存进共享文件夹,标注日期和版本号,命名规则统一,就算模拟三级留痕。”

老周想了想:“人事科那边有共享盘,但权限只给主管。咱们能不能以‘试点汇报材料’名义上传?反正也是事实记录,不算造假。”

“不造假,只整理。”刘好仃在白板上写下第二条方案:“建立月度台账汇编机制,三号车间先行,每月5号前归档。”

小陈快速记录,突然抬头:“那电子备份的安全性呢?万一文件被删了,或者盘坏了?”

“加一步。”刘好仃说,“每次上传后,本地也存一份,U盘双备份,交小李和老周分别保管。谁动了文件,登记时间、事由、操作人。”

“这不就是日志吗?”小陈笑,“咱们这是用人工,模拟系统。”

“对。”刘好仃说,“等系统真来了,咱们早就跑在前头。”

四人继续往下梳理,每一条红标都拆解成可执行动作。环保数据缺汇总表?那就补一份月度对比简报,附检测原始单据。安全生产培训缺系统记录?就把签到表、试卷、照片按月归档,加封面说明。

每定一条,刘好仃就在白板上贴一张黄标,再划上箭头,指向“可查证”终点。

中午没休息,盒饭摆在工具台上,边吃边改。小陈吃完一口突然说:“咱们这方案,是不是太认真了?人事科可能就想要两句话应付检查。”

刘好仃夹起最后一块土豆,慢悠悠说:“他们要两句话,咱们给十页纸。不是为了讨好谁,是为了以后——谁再问‘你们做了啥’,咱们能掏出东西来。”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老周点头:“有备无患。”

小李翻着笔记本:“我刚才算了算,光三号车间,过去半年随手做的事,要是全登记上,能填满二十张卡。”

“那就填。”刘好仃说,“别让做的好事,沉默到底。”

下午三点,方案框架基本成型。刘好仃打开电脑,把所有措施整合进一个文档。标题写的是:“社会责任履行改进方案(试行)”。

他一条条过:

建立“我做了”参与登记卡,班组长确认,月度归档;

编制月度社会责任台账汇编,含原始凭证、汇总目录、责任人签字;

扫描件统一命名上传共享盘,本地U盘双备份,操作留痕;

试点范围:三号车间A、B班组;

试点周期:一个月;

责任分工:小陈负责文档标准化,老周协调班组长,小李联络工友收集反馈。

小陈看着文档,突然说:“咱们是不是该加个时间表?不然容易拖。”

刘好仃点头,新建一页,画出“三阶九步”计划:

第一阶段(1个月内):完成登记卡设计、台账模板定稿、试点启动;

第二阶段(3个月内):推动人事科将参与记录纳入月度考核参考;

第三阶段(6个月内):争取IT支持,实现部分数据自动归集。

每项任务后标注责任人,完成节点精确到日。

老周看着时间表,咧嘴一笑:“你还真打算干到底。”

“不是打算。”刘好仃说,“是已经开始。”

文档最后,他写了一行小字:“本方案不替代现有管理流程,仅为补充记录机制,确保一线实践可追溯、可验证、可延续。”

然后在末页空白处,添上一句:

“不是为了应付检查,是为了让做的每件事,都有名字。”

他按下保存,文件重命名为“改进方案_v1.0”,设密码,拖进U盘文件夹,覆盖旧版本。

小李合上笔记本,忽然问:“明天就开始发卡?”

刘好仃站起身,把白板上的内容一张张拍下来,导入U盘。他抬头说:“今晚打印五十张,明早六点前贴到三号车间公告栏,附填写说明。”

老周问:“要不要先跟班组长打个招呼?”

“要。”刘好仃说,“但不用等批准。咱们是试点,是记录,不是立项。只要不花钱、不添乱、不造假,谁也拦不住。”

小陈笑着摇头:“你这是钻空子。”

“不是钻空子。”刘好仃关掉灯,“是把路走宽。”

门外天色渐暗,车间的灯一排排亮起。刘好仃把U盘插进钥匙串,金属外壳在灯光下闪了一下。

他走出工具间,朝三号车间走去。公告栏还空着,像一张等待签名的白纸。

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叠新打印的卡片,最上面那张,标题是“我做了”,下方留出空白,供人填写。

他伸手,把第一张卡片钉了上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