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26集:新挑战:行业新标准出台(1/1)

清晨七点整,天光已经铺满了厂区主干道。刘好仃站在灯箱前,手机屏幕亮着,推送标题刺眼:《玻璃制造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新标准(2024版)正式发布》。他没点开,只是盯着那行字,像在等它自己解释清楚。

昨晚他刚发完邮件,主题是“下一期,让更多人写”。现在这封邮件还躺在发件箱里,未读状态,被新消息死死压在下面。

他点进公告,一口气读完三遍。十二条硬指标,一条比一条沉。第六条写着“员工参与度须量化记录并接受第三方验证”,第八条提到“数据留痕需具备三级可追溯机制”。他忽然想起前两天小李拍的那张纸条——“我也想写一张”,还贴在灯箱玻璃上。

他翻出备忘录,截下几段关键内容,标红“6个月过渡期”“强制审计”“未达标列入观察名单”。然后拨通小陈电话:“今天晨会提前半小时,带上本子,有事。”

小陈接得很快,声音还带着刚醒的糊劲儿:“刘师傅,是不是第三期要加印手写卡?我昨晚设计了新模板……”

“先别弄那个。”刘好仃打断他,“新标准下来了,全行业统考,咱们得换题库。”

挂了电话,他绕到三号车间后门,老周正蹲在岗亭边啃馒头。看见刘好仃,他咧嘴一笑:“昨儿四号车间搞了个‘手写墙’,连保洁组都开始投稿了,我说这势头,下季度能不能评个创新奖?”

刘好仃没笑,把手机递过去。老周嚼着馒头的手停在半空,看了两行,馒头渣掉在裤腿上也没拍。

“这玩意儿,认不认咱们灯箱里的‘回声’?”老周抬头问。

“它要的是盖章的记录,不是胶带粘的纸条。”刘好仃收起手机,“先别传,等我们搞明白再说。”

七点四十,小会议室。小陈抱着笔记本进来,第三期策划案打印得整整齐齐,封面还画了个笑脸。老周和小李紧随其后,一个拎着保温杯,一个手机夹着笔,像是来开会,也像是来领奖。

刘好仃没坐下,直接把手机连上投影。白板上跳出公告截图,标题加粗,落款带红章。

屋里一下子静了。小陈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策划案边角,慢慢把它翻过去,封面朝下。

“咱们的‘回声’刚响起来,外面的风就来了。”刘好仃声音不高,但每个字都落得稳,“风不是坏事,但得先站稳。”

他拿起笔,在白板上写下:“第一步:搞清楚他们要什么。”

“第三期内容暂停。”他说,“接下来三天,小组任务只有一个——把这份标准读透,一条一条过,找出哪些是我们已经做的,哪些是还没碰的。”

小陈抬起头:“那……外面那个纸条呢?陈工写的,要不要先拿下来?”

“不拿。”刘好仃摇头,“贴着,但先别回应。等我们知道能答什么,再开口。”

老周搓了搓脸:“可咱们不是一直在记数据吗?系统日志、打卡记录、维修台账,哪样不是实打实的?”

“记了,和能拿出来,是两回事。”刘好仃翻开自己的本子,抽出一张截图,“看这个——‘数据有回声’,是我们给素材起的名字。但新标准要的是‘可验证流程’,不是‘动人故事’。”

他顿了顿:“他们要的不是我们说了什么,而是我们能不能被查。”

小李一直没说话,这时才开口:“那……员工参与度这一条,怎么算?咱们灯箱算不算?”

“算不算,得看有没有人签字确认。”刘好仃说,“我们现在有照片,有播放记录,有自发传播,但缺一个‘官方认定’的动作——谁组织的?谁批准的?谁负责?”

屋里又静下来。

小陈低头翻本子:“那……我们算不算组织者?您算不算负责人?”

“我们是工人。”刘好仃说,“不是管理层。现在的问题是,我们做的事儿,能不能被承认为‘企业行为’。”

老周叹了口气:“所以,咱们得先搞清楚,我们到底站在哪。”

“对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不报厂部,不发消息,先搞清楚我们站在哪。”

他翻开本子,写下今日任务:

小陈:整理标准条目,对照现有实践,标红差异项;

老周:梳理近三年环保、用工相关内部记录,准备原始凭证;

小李:去其他车间走一圈,问问工人们,知不知道什么叫“社会责任”,愿不愿意被“量化参与度”。

“别穿帮。”刘好仃最后说,“就当是闲聊,听真话。”

散会后,刘好仃回到工位,打开U盘,找到“真实、完整、可追溯”文件夹。他新建一个子目录,命名为“新标准研究”,把公告PDF拖进去。

然后他点开“回声”文件夹,翻到最后一张照片——陈工的纸条,歪歪扭扭贴在灯箱上:“我也想写一张”。

他盯着看了几秒,右键重命名,改成:“待回应——需确认回应资格”。

下午两点,小李回来,手里攥着几张皱巴巴的纸。

“我去了二、四、五车间。”他把纸摊在桌上,“问了十二个人,十个没听过‘社会责任’,两个说‘是不是又要搞评比?’”

刘好仃一张张看过去,都是手写回答,字迹潦草,有的还画了问号。

“有人问,达标了有没有奖金。”小李说,“也有人问,不达标会不会扣工资。”

刘好仃把纸收好,放进“新标准研究”文件夹,标注:“一线认知基线”。

傍晚五点,他站在灯箱前,陈工的纸条还在。风有点大,胶带边缘翘了起来,纸角微微颤动。

他没去按平它。

转身时,手机震动。小陈发来消息:“十二条里,七条涉及数据留痕,五条要求员工参与证明。目前能对上的,只有两条半。”

刘好仃回:“继续。”

他把手机放回口袋,抬头看了眼灯箱。灯光还没亮,玻璃映出他模糊的影子,和背后渐暗的天空。

他掏出本子,翻到空白页,写下一行字:

“从被看见,到被承认,中间隔着一道门。”

笔尖顿了顿,又补了一句:

“我们现在,站在门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