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15集:项目进展逐步加快(1/1)
六点四十五分,天光刚透,刘好仃的卷尺已经横在沟渠末端。他蹲下身,一寸一寸往前推,嘴里念着数,末尾一截红漆还沾着晨露,反着光。老周打着哈欠走过来,看见他那副架势,忍不住笑:“又不是考数学,至于量得这么准?”
“不是准不准的事。”刘好仃记下“41.2米”,合上卷尺,“是得知道,咱们到底走了多远。”
他掏出手机,翻到工作群,拍了张本子上的记录,发出去,标题只写了三个字:“实测值”。群里静了三秒,小李回了个“?”小陈跟了一句:“昨天计划不是40米吗?”老周凑过来看屏幕,咧嘴一笑:“嘿,还真超了。”
刘好仃没说话,把手机塞回兜里,转身往白板走。他从文件夹抽出一张新纸,贴在“双轨并行”下方,写上:“进度锚点:划线段,D+3日完成率85%。”笔尖顿了顿,又加一句:“动作密度提升32%。”
八点十五,站会准时开始。
老周:“昨天划完四十米,今天目标五十。标线漆第二批到货时间,采购组给个准信。”
小李:“供应商说今天中午前能发车,最晚下午三点到。”
小陈:“日志刚发,卡点追踪栏清空两项。”
刘好仃红笔一划,在本子上打了个勾。
“日志发了,标题呢?”
“动作执行中。”
“加一句。”
“加什么?”
“‘实测值已录’。”
小王在群里更新日志时顺手加上,刚点发送,小李忽然“哎”了一声:“等等,这算不算……咱们真快了?”
没人接话。
但所有人都抬头看了眼白板。
那条红笔画出的进度线,确实比计划线往前拱了一截。
中午十二点,食堂窗口前,小陈端着饭盘追上刘好仃:“您上午贴的‘动作密度图’,我看了半天。”
“看出什么了?”
“以前咱们是‘做了’,现在是‘接着做’。”他扒了口饭,“中间不空了。”
刘好仃点点头,夹起一块豆腐,咬了一口。
“以前是等通知,现在是追动作。”
“可有人觉得,快是因为之前太慢。”小陈皱眉,“说我们是把欠的补上了,不算真提速。”
刘好仃放下筷子,从兜里掏出小本子,翻到中间一页。
上面贴着过去十四天的日志截图,密密麻麻排成两列。他用红笔在第三天、第七天、第十天画了圈。
“你看,第三天站会启动,动作开始连上;第七天样品递出,跨部门开始动;第十天批文签发,流程闭环。”
他指着那条逐渐上扬的线:“不是从今天快的,是从那时候开始,每天多走半步。”
小陈盯着看了两分钟,忽然笑了:“合着咱们是‘小步快跑’?”
“对。”刘好仃合上本子,“不靠猛冲,靠不停。”
下午一点,刘好仃回到会议室,白板已经重新排布。他把“动作密度图”贴在正中,左右各挂一张辅助表:左边是“关键节点响应时长”,右边是“外部信息触角激活次数”。
小李路过时停下:“这图……能当成果证明吗?”
“不能。”刘好仃说,“但它能让人看清,什么叫‘加快’。”
两点十七分,财务组来电,通知本周必须提交项目进度证明,用于下月预算审核。
小王在群里问:“要不要写个报告?加点总结?”
刘好仃回:“不加。”
“那写啥?”
“写实测数据。”
他翻开笔记本,取出那半张绿签。背面原本空白,他从口袋掏出笔,写下三项:
① 沟渠划线提前1天完成;
② 备选供应商流程缩短48小时;
③ 日志闭环率100%。
“照这个,做一页PDF。”他口述给小王,“标题:《第一阶段执行成果简报》。正文不加修饰,不写过程,只列这三条。”
“抄送谁?”
“管理层,抄送全体。”
三点十七分,邮件发出。
附件一页纸,无图无表,只有三行字。
群里安静了几分钟,小李发了个老周回了句“这比写八百字强”。
小陈私信问:“真就这么交了?”
刘好仃回:“对。事实最硬。”
四点整,刘好仃站在施工区边缘,看老周带人收尾最后一段沟渠。土已回填,标线笔直,红漆在阳光下亮得晃眼。
“今天能清完?”他问。
“差八米。”老周抹了把汗,“五点前搞定。”
“明天呢?”
“铺石子,后天通水。”
刘好仃点点头,掏出手机拍了张照,发群。
标题:“收尾中。”
小王秒回:“收到。”
小李跟了一句:“第二批漆三点二十七到,已签收。”
五点零五分,最后一锹土落下。
老周甩了甩手套,冲刘好仃喊:“划线段,完活!”
刘好仃没应声,低头在本子上写:“划线收尾,提前1天。”
他翻到前一页,对照“D+3日完成率85%”,又翻到更前一页,看“等待链图谱”上的第一个“等”字。
笔尖轻轻划过那行字,像擦掉一段旧影。
六点,他坐在车间长椅上,打开手机相册。
过去七天的日志截图自动合成了一段小视频,每帧都写着“动作执行中”。
他点开播放,画面一帧帧跳,动作越来越多,间隔越来越短。
最后停在今天下午三点十七分的邮件截图。
他看了两遍,退出,锁屏。
七点,宿舍灯亮。
他翻开笔记本,把那半张绿签重新夹回“双轨并行”那页。
这次没夹在中间,而是压在页脚,像一枚书签。
他用蓝笔在下方写了一行小字:“跑起来的,还能再快。”
第二天清晨六点五十分,他站在白板前,用红笔在“动作密度图”最末端加了个新标记。
小王进来时看见了:“这是今天的预测?”
“不是。”刘好仃摇头,“是昨天的实际。”
“可昨天不是已经记过了吗?”
“记过了。”他指着新标记,“但得让人知道,昨天的终点,是今天的起点。”
八点十五,站会照常。
老周:“划线段已收尾,今日转入石子铺设,计划两车。”
小李:“运输已确认,司机八点四十进厂。”
小陈:“日志已更新,卡点追踪栏——”
刘好仃抬起手,打断他。
“今天标题别写‘动作执行中’。”
“那写啥?”
“写‘进度可见’。”
小王在群里更新时多加了一句:“划线提前完成,实测值已录。”
小李看着屏幕,忽然说:“咱们这节奏,是不是能试试别的段?”
老周抬头:“比如清淤段?”
小陈翻着本子:“那边卡了快两周了,要不——”
刘好仃拿起红笔,在白板空白处写下四个字:
“小步快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