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98集:重点领域投入推进(1/1)
刘好仃拧开排水槽包装的时候,天刚蒙蒙亮。包装边角有些受潮,胶带粘得死紧,他用指甲抠了两下没撕开,干脆咬住一头,双手一扯,纸壳裂开的声音惊飞了旁边电线杆上的麻雀。
他蹲在地上把零件摊开,照着说明书比划。说明书是繁体字,图示倒还清楚。第一根管子接得歪了,他拆下来重装,第二次才对准卡口。保安老周打着哈欠走过来,看见他一个人在忙,愣了两秒,拎着巡逻电筒蹲下:“这玩意儿真能管用?”
“管不管用,先让它站着。”刘好仃把支架插进泥里,拿脚踩实,“你帮我扶着,我拧螺丝。”
两人忙了四十分钟,排水槽歪歪斜斜立住了。水流试了三次,第一次堵在弯头,他拆开清理沙石;第二次出口方向偏了,冲着绿化带喷;第三次才顺着斜坡流进下水道。老周拍拍手:“行啊,水真走了。”
“不是我行,是管子行。”刘好仃抹了把额头的汗,“待会设备科的人来调灯,你也别走太远,万一要接电,还得你开门。”
早班交接铃响前,五个人陆续到了东门。设备科派来的是个年轻技工,背着工具包,看了眼灯架,皱眉:“这杆子太细,风一大就得晃。”他从包里掏出一段钢管,焊在底座上,“加个配重,再用地钉固定。”
刘好仃递过去一瓶水:“就等你这句话。”
灯架改完,质检员掏出相机,先拍了排水槽,又绕着灯架转了一圈。行政小王站在旁边,手机一直挂在审批系统页面:“后勤主管还没批门禁权限,说要走流程。”
“流程走流程,事得做。”刘好仃掏出钥匙,“仓库那间房,门我有。你先调测试权限,晚上我们试一试。”
小王犹豫了一下:“出了事算谁的?”
“算我的。”刘好仃说,“但不会出事。就一个空屋子,两张桌子,一个暖器,不接大电,不烧明火。人进去坐一坐,喝口热水,又不是开旅馆。”
小王终于点头:“我试试打个电话。”
上午十点,仓库管理员推着平板车过来,车上是两张折叠桌和三把椅子,都是准备报废的。“修修还能用。”他说,“反正放着也是占地方。”
刘好仃带着人把桌子抬进空房,擦干净,摆成“U”字形。他从包里掏出一个旧电暖器,插上电试了试,出风口嗡地吹出一股热风。墙上挂钟是捡来的,指针停在七点一刻,他拨了两下,勉强走起来。
“缺个热水壶。”他说。
“微波炉下午能搬来。”质检员说,“仓库那台贴了‘待移用’,我已经登记了。”
“行,那就等。”刘好仃环顾一圈,“再找块布帘,隔个角出来,有人想眯一会儿,也有个私密地儿。”
中午他没去食堂,蹲在东门排水槽边啃馒头。雨水没再积起来,只在槽边留了点湿痕。几个夜班工人路过,看了看灯架,没人说话,但脚步明显放慢了。
下午三点,小王来了电话:“权限开了,限时七天,夜间22:00到6:00,进出有记录。”
“够了。”刘好仃说,“七天够我们试出问题。”
他挂了电话,转身去五金店买了块厚布帘,又顺手拎了两包速溶咖啡和一盒一次性纸杯。回厂路上,雨又下了起来,他把东西抱在怀里,快走到东门时,看见排水槽还在排水,水流比早上更顺畅。
晚上十点,他准时出现在仓库空房门口。门禁刷了一下,绿灯亮了。他推门进去,暖器已经开着,布帘也挂好了,桌上摆着纸杯和咖啡。墙角立着微波炉,插着电,显示屏亮着。
他站在门口,看了一分钟,没开灯,也没坐下,就那么站着。
十一时,巡逻灯亮了。设备科的技工守在控制箱旁,按下了开关。灯架缓缓升起,光线洒在东门那段路上,积水的地方泛着光。风有点大,灯杆晃了两下,但没倒。
刘好仃站在路边,看着一个清洁工推着车走过来。那人走到亮处,抬头看了看灯,脚步稳了,没再跳着走。车轮碾过排水槽,没再陷进去。
他掏出手机,拍了段十秒的视频,发到小组群里,只写了一行字:“灯亮了,路看清了。”
第二天一早,资料室墙上多了个新栏目,标题是手写的:“推进日志”。第一条写着:“D1,排水槽运行正常,夜间排水有效;移动灯试运行,已加固;休息点开放,暖器、桌椅、咖啡到位。”
下面留了大片空白。
刘好仃把笔放在日志栏旁边,转身去东门查排水槽。螺丝有点松,他拧紧,又往接缝处抹了点防水胶。回来时,看见小王站在日志前,正低头写字。
他没过去看写了什么,而是打开文件夹,翻到“三项改善”那页,在“防滑处理”后面画了个勾。
中午,设备科技工送来一张草图,是灯架的改进版,底座加宽,配重块可拆卸,方便巡逻时移动。“我画的。”他说,“下次风再大也不怕。”
刘好仃收下图纸,放进文件夹。
下午,质检员交来一组照片:清洁工坐在休息点喝咖啡,送货司机在微波炉前热饭,保安在布帘后打了五分钟盹。照片没修,光线有点暗,但人都笑着。
刘好仃把照片钉在日志栏下方。
晚上十一点,他再次来到东门。灯照着路,排水槽静静工作。一个外包工模样的年轻人走进休息点,出来时手里多了杯热水,冲他点了点头。
他回了点头,没说话。
回资料室的路上,他看见日志栏多了几行字。小王写了门禁运行情况,设备科写了灯架巡查记录,质检员贴了第二组照片。
他拿起笔,在最后补了一句:“第三天,可以试试在休息点放点读物。”
笔帽咔地按上。
他把文件夹抱在怀里,走出办公楼。雨停了,东门那条路干干净净,灯还亮着。
他站在路边,看着一个女工牵着孩子走过亮处。
孩子蹦了一下,踩进一个小水洼。
水花溅起来,打湿了她的鞋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