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7章 和亲(227)(1/1)
“整个王宫上上下下,角角落落都查遍了,就你这处还没动过。偏你又铁了心不肯开棺,这不明摆着心里有鬼吗?”
扈宛儿闻言,身子猛地晃了晃,指尖攥着的素色帕子瞬间浸了泪。她抬起泪眼朦胧的脸,声音带着哭腔,却仍在极力维持镇定:“可汗..... 你是俊风的父亲,难道连你也不在乎他了吗?”
“既然你也知道我是俊风的父亲……我想,他在天有灵,是不会怪我的,我也是情有可原。”
端木巴的态度已然强硬,话里话外都透着没得商量的决绝。
扈宛儿知道,再找任何理由都无济于事了。
她的目光骤然转向一旁的端木洲,那眼神里藏着咬牙切齿的恨——原本,她是想借着这口棺材做最后的赌注,只要端木洲敢逼她开棺,她便有法子让他付出性命的代价。可眼下,所有的筹谋都成了泡影,只剩下满心的不甘与无奈。
“开吧。”她朝身后的两个仆役摆了摆手。
仆役们战战兢兢地上前,合力将沉重的棺盖缓缓掀开。
一股浓烈的腐臭瞬间冲破棺木的禁锢,朝着四周蔓延开来。
棺材里静静躺着的,果然是端木俊风的尸身。他的脸因溺水而浮肿变形,裸露在外的皮肤泛着青黑,几处已然溃烂,看得人触目惊心。
周围的侍从们纷纷下意识地捂住口鼻,脚步也忍不住往后退了退,唯有扈宛儿像是全然不觉那刺鼻的气味。
她踉跄着扑到棺边,双手死死扒着棺沿,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,砸在棺木上洇出一小片深色的痕迹。
“俊风啊……我命苦的孩子……”她的哭声嘶哑破碎,带着肝肠寸断的悲戚,“你都已经安安稳稳地睡下了,却被人硬生生撬开了棺材,你现在一定恨死了吧?是阿娘没用,没能护好你……”
她哽咽着,手指轻轻拂过尸身冰冷的衣角,“没事的,阿娘在这儿呢,阿娘陪着你,谁也不能再欺负你了……”
那哭声太过凄惨,连一向铁石心肠的端木巴也不由得皱起了眉,脸上掠过一丝明显的愧疚。
他沉默了片刻,慢慢走上前,声音也放软了许多:“宛儿,别再哭了。这事是我太急躁了,一心只想着找孙子,倒是冲撞了俊风的安宁,是我的不是。”
他顿了顿,又道:“往后,我会多来看看你,好好陪着你。”
说罢,他转头看向端木洲,语气恢复了几分沉稳:“你呢,就专心去寻粥粥吧,务必尽快把孩子找回来。”
端木洲站在原地,眉头紧紧锁起,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。
他怎么也没想到,棺材里竟然只有端木俊风一人,压根没有粥粥的影子。
那孩子到底去了哪里?
是被人提前转移了,还是从一开始就没在里面?
无数个念头在脑海里翻腾,一阵强烈的不安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。
他心头一片混乱。
这可如何是好?
与此同时,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原大地,那支肩负和亲使命的队伍历经数日几夜的亡命奔逃,终于踉跄着返回了故土。
队员们个个衣衫褴褛,脸上还残留着黄沙与血污,刚踏入城门便马不停蹄地直奔王宫,要向皇上复命。
当内侍将和亲队伍的遭遇奏禀御前时,皇上正手持朱笔批阅奏章,闻言猛地顿住了动作。“你说什么?”
他抬眼看向跪在阶下的校尉,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惊,“和亲队伍尽数折损?上千人不明不白死在黄沙地里?”
校尉伏在地上,声音因恐惧而微微发颤:“回陛下,千真万确。那些弟兄们……就那么倒在了荒漠里,连呼救都来不及。如今尸体早已被黄沙掩埋,根本查不出死因。”
他顿了顿,像是鼓足了勇气才继续说道:“属下听闻,这是受到了吐谷浑雪山的诅咒……”
“诅咒?”皇上眉头紧锁,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椅扶手。
他从未踏足过那片遥远的土地,更不知晓雪山竟有如此诡异的力量,能在一夜之间夺走上千士兵的性命。
若是真要与吐谷浑开战,朝廷未必有胜算。
想到这里,他猛地攥紧了拳头,指节因用力而泛白:“朕派了一个又一个公主前去和亲,她们最终都落得个不明不白的下场。这说明,那地方必须拿下,否则后患无穷!”
校尉连忙叩首:“皇上英明!”
话音刚落,皇上便扬声道:“传朕旨意,召见所有武将与朝中大臣,即刻到太和殿议事!”
一时间,皇宫上下都被紧张的气氛笼罩。
内侍们脚步匆匆地传递消息,大臣们神色凝重地赶往太和殿,连平日里喧闹的宫道都安静了许多。
景宫内,德妃娘娘正坐在窗边翻看账目,听闻此事后,不由得放下账本,长长地叹了口气。
她身旁的侍女见她愁眉不展,轻声劝道:“娘娘别太忧心,皇上自有决断。”
德妃摇了摇头,正要说些什么,却见冷向笛一身常服从外面走进来。
她连忙起身,快步迎了上去,语气急切地问道:“向笛,你知道你父皇要出兵征战吐谷浑的事情了吗?”
冷向笛点了点头,脸上带着几分坚毅:“儿臣已经知晓。而且儿臣这次已经请命,准备一同前往。”
“你这傻孩子!”德妃闻言,不由得提高了声音,伸手拉住他的衣袖,眼眶微微发红,“你怎么能跟着一起去?现在根本不是开战的时候啊!那吐谷浑地处偏远,雪山更是凶险万分,你从未上过战场,怎能轻易涉险?”
但是冷向笛却格外坚定,“母妃....... 你不必劝说了,我心意已决。”
“你.....”德妃娘娘无奈的摇了摇头,之后的话也没有再继续说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