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4章 宣传计划再完善(2/1)
手机震动的瞬间,洛倾颜正把笔帽旋紧,指尖擦过那颗淡粉色水晶。它温温地亮了一下,像被春日阳光晒透的花瓣。
她低头看了眼屏幕,是系统推送的进度更新:研发完成度87%。这个数字跳出来的时候,顾逸尘刚好从走廊尽头走来,领带松了半寸,袖口卷到小臂,手里还攥着一份打印出来的测试报告。
“他们通宵改完了交互逻辑。”他把纸递给她,“小陈说,可以准备宣传素材了。”
洛倾颜接过纸,边缘有些皱,显然是被反复翻看过。她没说话,只是把笔轻轻插回口袋,转身走向会议室。门推开时,投影仪已经亮着,白板上贴满了便签,写着“情绪识别”“环境音联动”“记忆唤醒”这些关键词。
顾逸尘跟进来,顺手拉了把椅子坐下:“现在,轮到我们让市场听见声音了。”
会议开始得干脆。没有寒暄,也没有开场白,洛倾颜直接点开ppt第一页:“我们不做功能罗列,只讲一个故事——有人在未来的某个雨夜,听见了过去的自己说‘别怕’。”
团队安静了一秒,随即有人笑出声:“这句能上热搜。”
“那就让它上。”她说,“但前提是,我们得让人信。”
接下来的讨论像一场轻快的交响。有人提议拍微电影,用一对情侣隔着时空对话的情节带出产品功能;有人建议搞一场“写给明天的信”线上活动,用户录下语音,系统自动在三天后某个特定天气推送播放。
“太慢了。”顾逸尘摇头,“我们要的是爆发力。”
“那就线上线下一起炸。”洛倾颜翻开笔记本,“线上做挑战赛,比如‘一句话治愈陌生人’,精选留言生成声音明信片,用我们的技术真实投递。线下选人流量大的商场中庭,搭一个‘情绪回音屋’,进去的人对着空气说话,十秒后,听到被温柔处理过的自己的声音缓缓响起。”
“听起来像魔法。”市场部的小林眼睛发亮,“要是再加点灯光和雾气,绝对出片。”
“那就加。”洛倾颜笑,“但别太浮夸,我们要的是触动,不是惊吓。”
争论出现在宣传主轴的定位上。有人坚持突出“科技领先”,强调算法精度和响应速度;有人则认为应该主打“情感疗愈”,把产品塑造成都市人心灵的避难所。
“你们说的都对。”顾逸尘忽然开口,“但我们真正特别的,是让技术有了温度。它不替人做决定,只是轻轻推一把——推他们向自己敞开心门。”
会议室安静下来。空调轻微的嗡鸣里,洛倾颜看见他眼底有光,像是某种长久封闭的东西,终于被撬开了一条缝。
她没用笔去确认那是不是爱意涌动的信号。她只是知道,这一刻,他们想说的,本就是同一件事。
散会后,两人留在空荡的会议室。夕阳斜照进来,把白板上的字影拉得很长。
“你觉得,能请到林教授站台吗?”她问。
林教授是国内心理科技领域的权威,向来只点评有学术价值的产品。如果他愿意公开认可,新品 credibility 会立刻跃升——但她没说这个词,只说:“他要是点头,行业里一半专家都会跟进。”
“我已经托人递了资料。”顾逸尘靠在桌边,“他学生上周试用了demo,反馈不错。关键是,我们的情绪建模方式,跟他去年发表的论文方向几乎一致。”
“那不是巧合。”她轻声说,“是你一直走在正确的路上。”
他看了她一眼,没接话,但嘴角微微扬起。那一瞬,笔袋里的水晶悄悄亮了一瞬,像心跳漏拍后的补偿。
第二天一早,推广方案初稿成型。线上部分锁定三大社交平台,合作五位擅长情感内容的博主,每人定制一条“声音疗愈日记”短视频;线下则锁定市中心两家地标商场,申请中庭场地用于“回音屋”体验展。
但问题很快出现。两家商场都表示档期紧张,最早也要排到一个月后。
“等不了那么久。”洛倾颜翻着邮件,“星启那边动作不会慢。”
助理小跑进来:“洛姐,好消息!万象城下周有场科技生活展,主办方说可以给我们腾出一个主展位。”
“什么时候定的?”
“刚敲定的。他们本来请了另一家智能硬件品牌,对方临时撤了。”
洛倾颜和顾逸尘对视一眼,都没说话。巧合太多,反而不像巧合。
“查查那家撤展的品牌,最近和谁有合作。”顾逸尘说。
“我已经在查了。”她点头,随即转向助理,“告诉主办方,我们接。展位设计今晚出稿,三天内完成搭建审批。”
挂掉电话后,她拿出笔,在笔记本角落写下:“万象城·科技展·主展位”。字迹落下时,水晶微光一闪,她心头忽然掠过一丝异样——像是某种被隐藏的情绪,轻轻擦过她的感知边缘。
但她没深究。眼下更重要的事接踵而至。
下午三点,邀请函名单确认。除了林教授,还有一位知名电台主持人,以深夜情感节目治愈过无数失眠者;另有一位畅销书作家,专写都市人的情感困境。
“主持人的档期能协调。”顾逸尘看着回复邮件,“作家也愿意来,但提了个要求——想在展台做一场小型朗读会,主题是‘那些没说出口的话’。”
“答应他。”洛倾颜笑了,“让他读我们用户的留言精选。真实故事,最有力量。”
“林教授呢?”他问。
“还没回。”她顿了顿,“但他学生今天又来问了技术细节,还索要了临床测试的初步数据。”
“他在认真考虑。”顾逸尘说,“只要我们把合作方案做得足够扎实,他不会拒绝。”
方案完善到深夜。洛倾颜坐在办公室,一页页核对宣传语。她删掉了所有“革命性”“颠覆级”这类浮夸词,只留下一句:“它不会改变世界,但或许,能让你重新听见自己。”
顾逸尘送来热牛奶,看她还在改,问:“还不走?”
“再等等。”她指着屏幕,“这句slogan,你觉得够暖吗?”
他看了两秒,忽然拿过鼠标,在后面加了一句:“——就像有人,在未来的某个雨夜,轻轻抱住了过去的你。”
她怔住。
他轻声说:“那天你提的创意,我一直记得。”
她没说话,只是把笔轻轻放在桌上。水晶安静地亮着,像一颗被月光浸透的露珠。
第二天上午,林教授的助理来电:“林教授答应出席,但有个条件——他要现场做一次小型实验,用你们的系统,测试几位观众的真实情绪波动。”
“可以。”洛倾颜毫不犹豫,“设备我们自带,数据全程公开。”
挂了电话,她长出一口气。顾逸尘站在窗边,阳光落在他肩上,勾出一道清晰的轮廓。
“下一步呢?”他问。
“宣传物料全速推进。”她说,“明天开始,所有预热内容上线。海报、短视频、用户故事征集,全部启动。”
“压力不小。”
“可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。”她站起身,走到他面前,“但这一次,我不怕。”
他看着她,忽然伸手,替她理了理耳边散落的发丝。动作很轻,像怕碰碎什么。
就在这时,手机响了。
是万象城的对接人:“洛小姐,跟您确认下,展台电力接口是按5000瓦报备的吧?我们工程部说,你们那个‘回音屋’的声光系统耗电不小。”
“是的。”她点头,“另外,我们还需要在展台顶部加装一个定向收音阵列,确保环境音识别准确。”
“行,我让技术组配合。”对方顿了顿,“对了,你们的产品叫什么名字?我们做导览图得写上去。”
洛倾颜愣了一下。
他们一直叫它“梦境修复模型”,可那太学术了。
她转头看向顾逸尘。
他沉默几秒,忽然说:“就叫‘晚安计划’吧。”
她心头一颤。
——像有人在替世界说晚安。
那句她曾在天台默默想过的句子,竟被他如此自然地说出口。
她没说话,只是拿出笔,在新一页纸上写下三个字:晚安计划。
水晶骤然亮起,粉光流转,久久不熄。
窗外,阳光正盛。城市在远处铺展,车流如织,楼宇林立。
办公室里,钢笔静静躺在纸上,笔尖映着光,像一滴将落未落的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