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5章 供应链优化保供应(1/1)
顾逸尘刚放下电话,指尖在桌沿轻敲了两下,抬头看见洛倾颜抱着文件夹从走廊走来,脚步轻快得像踩着风。
“万象城那边确认了,展台电力和收音阵列都没问题。”她把文件夹递过去,顺手从包里抽出那支古朴的钢笔,笔身在日光灯下泛着温润的光泽,水晶一晃,像是被什么轻轻拨动了一下。
他翻开文件,眉头微动:“运输呢?‘回音屋’的模块化组件体积不小,得确保按时进场。”
“正要跟你说这个。”她拉过椅子坐下,“宣传铺开了,产品命名也定了,接下来最要紧的是——货得跟上。”
他抬眼,两人视线一碰,心照不宣。
再动人的情感故事,再精准的市场定位,若新品上市那天货架空着,一切归零。
洛倾颜和顾逸尘当天下午就出发,一家家拜访核心供应商。
第一家是做声学模块的厂,老板姓陈,五十来岁,习惯性搓着手,说话慢条斯理:“顾总,你们这产品我看了,技术是真新颖。可生产线得重新调校,模具要改,良品率初期难保,我这边担的风险不小啊。”
顾逸尘没急着反驳,而是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资料,推到对方面前:“这是我们和三家第三方检测机构的预评估报告,还有预售意向数据。如果合作顺利,未来三年订单量我们承诺不低于当前产能的百分之一百二十。”
陈老板翻了几页,眼神渐渐亮了。
洛倾颜适时接话:“我们不是要您孤注一掷,而是想一起把这块市场做起来。您这边的技术积累,配上我们的渠道和品牌势能,将来不只供应我们,还能接海外订单。”
她说话时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笔帽。
水晶微微一亮。
不是因为顾逸尘说了什么动人的话,而是她看着他谈合作时那种沉稳又坚定的神情,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——这个人,从不靠压人来成事,而是让人愿意跟他一起走。
陈老板终于点头:“行,我让技术组明天就对接你们的工程师。”
走出厂门时,阳光正好。顾逸尘侧头看她:“你刚才一直在转笔。”
“有吗?”她低头一看,笔帽已被她旋了三圈。
“是不是……又感应到什么了?”
她笑了:“感应到你特别帅。”
他一愣,随即无奈摇头:“油嘴滑舌。”
她没说是爱意让水晶亮了,只把笔小心收进内袋,像藏起一颗悄悄跳动的心。
第二家是做外壳注塑的供应商,态度却截然不同。
负责人年轻,戴着眼镜,语气干脆:“洛小姐,我们不是不合作,而是你们的交付周期太紧。我们现有排期已经满到两个月后,临时插单,其他客户会闹。”
洛倾颜早有准备,打开平板调出数据:“你们目前的订单里,有三成是低利润的代工单,交期弹性大。我们可以协调,把我们的单子分两批交付,第一批先做核心展区用的组件,优先排产。我们愿意支付加急费,也会把你们列入战略供应商名单,后续新产品优先合作。”
对方沉吟片刻:“加急费多少?”
“按市场价上浮百分之三十,签合同当天预付一半。”
顾逸尘补充:“另外,我们正在申请一项外观设计专利,授权书下来后,可以给你们挂‘官方合作制造商’的标识,对你们接高端客户有帮助。”
会议室安静了几秒。
眼镜男终于笑了:“你们是真做足了功课。”
“做生意,诚意和准备缺一不可。”顾逸尘说。
签字前,洛倾颜瞥见笔袋里的水晶又闪了一下,比刚才更亮。
这一次,她没掩饰笑意。
回程车上,顾逸尘翻着供应商反馈表,忽然问:“你是不是每次看我谈成合作,笔都会亮?”
“你觉得呢?”她歪头看他。
“我觉得……”他顿了顿,“你可能是想用这支笔记录我多厉害。”
“错。”她把笔拿出来,在掌心轻轻一转,“是记录我有多喜欢现在的你。”
他一怔,握着方向盘的手紧了紧,没再说话,但耳根悄悄红了。
供应链的“头”稳了,接下来是“腿”——物流。
第二天一早,公司会议室,物流部全员到齐。
“目前的问题有三个。”顾逸尘站在白板前,写下三行字,“路线绕、车况差、中转多。”
洛倾颜接话:“比如从A仓到万象城,现在要经b中转站,再走高速,全程八小时。如果能直送,至少省三小时。”
“我们请了第三方物流顾问。”顾逸尘指向投影,“他们建议重新规划区域配送中心,把临时仓储点设在城东物流园,离展会现场只有二十分钟车程。”
有人提问:“那运输车辆呢?现有的车,空调和减震都不太行,精密组件怕颠。”
“换。”洛倾颜干脆道,“租用一批温控厢式货车,带空气悬挂系统。虽然成本高点,但能保产品完好。”
“运输公司也得换。”顾逸尘补充,“选有高科技产品配送经验的,签对赌协议——延误超两小时,按订单额赔偿。”
会议室里响起几声轻笑。
“顾总,这招狠啊。”
“市场不等人。”他淡淡道,“我们给客户承诺‘新品首日必达’,就不能自己先掉链子。”
窗外,阳光穿过树叶,在会议桌上投下斑驳光影,像一条条被重新规划的路线,蜿蜒向前。
洛倾颜看着那光,忽然觉得,这节奏,真像心跳。
三天后,第一轮模拟配送测试在郊区仓库进行。
洛倾颜穿着平底鞋,跟着运输队一路跟进。
组件从仓库装车,GpS实时追踪,温湿度数据同步上传系统。
“预计到达时间,下午三点零七分。”司机报时。
“比原计划快了二十三分钟。”物流主管惊喜道。
顾逸尘站在车旁,检查固定支架:“缓冲垫加了双层,路上颠簸记录低于阈值,合格。”
洛倾颜没说话,只是默默从包里拿出笔,在记录本上写下:“首测成功”。
水晶亮得几乎发烫。
不是因为某一个环节完美,而是她看到——每一个曾被忽视的细节,现在都被认真对待。
她抬头,正撞上顾逸尘的目光。
他没笑,但眼神很暖,像在说:你看,我们真的能做到。
最后一项测试是突发调度演练。
“假设展会现场临时要求加送五十套体验组件,现在出发,多久能到?”
“走应急通道,避开早高峰,四十五分钟内。”
“备用司机到位了吗?”
“已在城东仓待命。”
“通讯链路呢?”
“双系统备份,主用5G专网,辅用卫星通信。”
一项项确认完毕,顾逸尘合上平板:“可以了。”
洛倾颜站在仓库门口,风吹起她的发丝。她低头看着手中的笔,水晶的光稳定而明亮,像一颗不会熄灭的星。
她忽然明白,这支笔真正的力量,不是窥探情绪,也不是回溯时光——
而是让她亲眼见证,两个原本可能错过的人,如何一步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。
“所有供应商已确认首批供货时间。”顾逸尘走过来,递给她一瓶水,“最晚后天,所有组件入库。”
她拧开瓶盖,喝了一口:“那接下来,就是等发布会了?”
“不。”他摇头,“还有最后一步。”
“什么?”
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,展开——是供应链全流程监控图,密密麻麻的节点,全被标成绿色。
“我要你签个字。”
“为什么?”
“因为你才是让这一切跑起来的人。”
她愣住。
他把笔递过来:“签在这里,项目总协调人。”
她接过笔,笔尖触到纸面的瞬间,水晶骤然一亮,光流顺着笔身蔓延,像某种无声的共鸣。
她低头,在名字落下的刹那——
仓库顶灯忽然闪烁了一下。
她抬头。
顾逸尘也抬头。
运输主管大喊:“电力切换!备用电源启动!”
叉车停下,监控屏闪了两下,又恢复正常。
“没事。”技术人员跑过来,“主线路跳闸,自动切了备用,零影响。”
顾逸尘看了眼系统:“配送进度没延迟。”
洛倾颜握着笔,心跳还没平复。
那道光,不是来自水晶。
而是头顶的灯,在断电瞬间,亮得刺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