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7章 回京受阻(1/1)

听了慕卓宁的话,韩培嘴角勾起一丝笑意,抬手招呼了几名心腹,‘唰唰唰’都跳上了城楼。

他当着禁卫军都指挥使这么久,还是头一次进出京城都得自己翻墙,也是有趣。

禁军一上去,城楼上立刻响起了‘呜呼哀哉’的痛呼声。

韩培学着慕卓宁出城时的模样,已经将佩剑抵在了守城将领的脖颈上。

“对付你,倒是不用我们娘娘出手,有我就够了。”

“怎么出城时,你们还没长教训,”

“今日又敢闭门不让娘娘进城回宫?”

“到底是谁给你们的胆子?”

守城将领脖子上抵着剑,哪里敢说话,这时众人却听到马蹄嘚嘚由远及近,接着一个声音斥道。

“当然是本殿下给他们的胆子!”

原来是大皇子,又整肃人马跑了过来。

见韩培等人已经攻占了墙头,大皇子索性让人打开了城门。

但他却调来了数千人马,整整齐齐排在城门口,如同一堵人墙,拦住了慕卓宁等人的去路。

大皇子策马上前,一脸傲然对慕卓宁说道。

“宁妃娘娘,别来无恙啊。”

“今日你若想要将匕首抵在本殿下脖颈上,恐怕不那么容易了。”

慕卓宁扫了一眼大皇子身后的黑甲军,笑得开心极了。

“没想到本宫竟如此得殿下看重,”

“殿下竟为本宫调来了整营军队。”

“只是,军队的责任是守家卫国,”

“殿下恐怕今日将他们用错了地方!”

大皇子今天是下定决心要令慕卓宁难堪,因此根本没将她这些话听进心里。

“宁妃,你不必再负隅顽抗。”

“今日父皇没跟你回宫,连二弟也没跟着?”

“你孤身一人,还指望谁能来救你吗?”

慕卓宁故意放软了调子,问道。

“那殿下要让本宫如何,才肯放本宫入城?”

大皇子闻言疯癫大笑,

“宁妃,你也有今日!”

“二弟既然没跟你回来,是不是死在外面了?”

“你失了依持,日后本殿下看你在后宫还如何兴风作浪!”

“你要问今日如何本殿下才让你入城?”

“说来也简单,你只需,跪下向本殿下认错即可,”

“可别说本殿下不容人。”

看到眼前眉飞色舞,一脸诡异兴奋的大皇子,慕卓宁突然觉得,他跟陆婉宜确实是极其相配的一对母子。

上一世,她竟为这样的人舍了自由和众亲朋的性命,真是悔不当初。

此时,京城的城门口,大皇子与宁妃正对峙得热闹。

城门侧面不远处的一处小山丘上,却悄无声息出现了一小队人马。

可惜城中守军,包括大皇子、太师等人的注意力,皆被慕卓宁所吸引,竟没人发现这些不速之客。

夹在几名侍卫中,穿着一身不起眼常服的皇上,正冷眼看着城门口的闹剧。

从辉州离开前,慕卓宁特意找他,请他不要将回京的消息传出去。

又让他故意落后大部队半日路程,借机从侧面包抄,就是为了让他看到这一出大戏吧。

皇上的震惊无以复加。

他猜到当初离宫,独自留在宫中的慕卓宁会遭人挤兑。

但他远没想到,大皇子竟有这样的胆量,明知二皇子感染了瘟疫,命在旦夕,却扣下他派去报信的禁军,还动用武力,阻止慕卓宁出城。

哪怕那天听到慕卓宁亲口说出此事,他明明知道自己应该无条件相信慕卓宁,却还是忍不住犹豫。

要知道,这孩子最初入了他的眼,纯粹是因为他觉得大皇子木讷、单纯,好拿捏。

可事实摆在他面前,再由不得他犹豫。

眼前的大皇子像是换了个人,他诅咒兄弟,对嫔妃不敬,或许在他内心深处,也渴望着皇上也卒于瘟疫,不要再回宫。

慕卓宁悄悄瞥了不远处一眼,立刻发现了皇上。

她在心里冷笑一声,打算不再说话,只静静看着大皇子表演。

见慕卓宁仍旧不卑不亢,背挺得笔直,丝毫没有要认栽的态度,大皇子就没来由烦躁。

“宁妃,本殿下再说一次,”

“你不要以为我在说笑。”

“今日你若不跪下向我道歉,本殿下绝不让你进城!”

大皇子指着宁妃恣意叫嚣。

“大哥,数日不见,竟没料到你已是这么大的架子。”

“父皇不在宫中,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已经是新皇了呢。”

这声音,大皇子听得极其熟悉,却不敢相信。

“二……二弟?”

“你没死?!”

这三个字竟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一般,带着复杂的情绪。

有惊讶、有失望、还有一丝狠厉,却就是没有手足重逢的喜悦和兄弟得救的释然。

二皇子的心中,默默有些失望。

曾几何时,他还是把大皇子当哥哥尊敬的。

“可惜,我没死,让大哥失望了。”

从亲眼看见大皇子对慕卓宁如此不敬开始,二皇子就再不把他当哥哥了。

见二皇子如今逃出生天,全须全尾回到京城,大皇子不禁耍起了性子。

“你没死又如何,”

“你能拿我怎么样?”

“如今父皇未归,京城皆由我掌控。”

“我今日若不开口,你们母子照样进不了城!”

“宁妃,就算你能号令禁军,”

“今日我整营黑甲军在此,你敢硬闯么?”

“你便敢闯,就常常被千军碾压得厉害吧!”

大皇子正说得唾沫横飞,不料一个声音突兀地响起。

“哦?”

“那若是朕说,让他们入城呢?”

“你的黑甲军,也要碾压朕不成?”

大皇子愕然抬头,竟发现皇上不知何时已经出现在了慕卓宁身边。

皇上此番无声无息,犹如神兵天降,让大皇子和他身后紧跟的大臣们一时间肝胆俱裂。

有乖觉的朝臣,早呼啦啦跪了一片。

“皇上万岁,恭迎皇上回京!”

“皇上吉人天相,看来瘟疫已除,乃国之盛事。”

诸如此类的话术,层出不穷。

在恭维皇上的同时,又何尝不是在将皇上的注意力从大皇子身上挪开。

“恭迎父皇回京。”

大皇子无奈,只得翻身下马,跪在皇上面前。

皇上侧身,轻轻拽了慕卓宁一下,竟让她受了大皇子这大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