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30章 小巧的装置体积(1/1)
“又见面了,欢迎大家来到我们腾达最新的新品发布会,我是本次发布会的主持人——陈腾。”
陈腾伸出手,朝着底下前来支持的粉丝们打招呼。
这场发布会恰好与腾达的春季发布会合并到了一起。
大约花了10分钟,陈腾就讲完了今年新推出的电脑配件以及笔记本电脑。
讲的很快,甚至有些不详细。
但是大家都不在意。
因为大家都清楚这一次发布会的重头戏到底是什么。
不是电脑,而是微型可控核聚变。
10分钟之后,陈腾就直接进入这次发布会的重头戏。
“对于微型可控核聚变,我想大家这些年在媒体的狂轰滥炸之下已经不再陌生。那么想必大家一定有一个问题,这个微型可控核聚变,到底有多微呢?
“是小的和纽扣电池一样,还是小的和普通的5号电池一样?
“又或者说比他们更大一些,与手机一样大?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一样大?
“还是说只比原来的要小一些,实际上占地面积还是很大?”
陈腾没有给观众们回答的时间。
只是打了一个响指,背后的大屏幕就立刻放出了一张对比图。
一辆电瓶车,和一个散发着悠悠蓝光的微型可控核聚变装置。
“我们腾达给出来的答案是——与电瓶一样大。”
现场一阵惊呼。
这个大小相当于那庞大的可控核聚变装置来说,显然符合“微型”的定义。
不过也有一部分人表现得十分淡定。
这样的大小,完全在他们的意料之内。
甚至有很多人觉得,还是太大了。
“那么很多人可能要问了,这么小的可控核聚变装置作为一个供能装置,到底可以供能多少?如果将这个微型可控核聚变装置放在电瓶车上,电瓶车能开多久?”
说完,他身后的大屏幕上出现了四个选项。
A.三天。
B.三周。
C.三月。
D.三年。
每个正在观看直播的人,也都跳出来了这样一个可以互动选择题。
当第一个人按下选择的瞬间,陈腾身后的大屏幕上的四个选项后面分别出现了对应的百分比。
一分钟之后,这场发布会上的简单互动结束。
有85.67%的人,选择了三年的选项D。
有12.44%的人,选择了三月的选项C。
看得出来,绝大部分人对于可控核聚变还是很有信心的。
不过此时陈腾却轻轻摇头。
“其实我们没有把正确的选择给放出来,真正的答案应当是这个。”
说完,在选项D的下面又多出了一个全新的选项。
E.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。
陈腾骄傲地说道:“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,但是对于一辆普通的电瓶车来说,我们的微型可控核聚变装置能提供的能源确实就是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。
“有了这么一个强大的能源,我们到底能用它做什么呢?
“下面,请允许我介绍即将要在未来发行,搭载微型可控核聚变装置的三款全新产品。
“第一款,就是我们的扶摇2。”
扶摇,是腾达汽车的品牌型号。
之前在对扶摇进行命名的时候,都是在品牌后面加一个年份。
2016年的扶摇,就是扶摇2016款。
2017年的扶摇,就是扶摇2017款。
以此类推。
因此其实前几年的扶摇虽然一直有改进,但其实还是第一代。
到今天,才算是真正的推出了第二代。
“在经过无数次的改进之后,扶摇2相比之前几年的扶摇1,最大的改动就是搭载了微型可控核聚变装置。
“因此,我们特地给扶摇2增加了一个全新的功能——飞行。”
飞行!
听到这两个字,所有人的耳边就像是一通惊雷炸开一般。
他们都知道,扶摇是汽车品牌的名字。
现在竟然说可以用来飞行?
这是不是有些太扯了?
陈腾身后的大屏幕出现扶摇2的概念图。
从外形上来看,扶摇2不像是传统的汽车,反倒更像是当初月球旅行直播上出现的“大鹏”。
对于大鹏的印象,大家非常深刻。
因为那是全世界第一款,也是到目前为止,唯一一款的单人小型宇宙飞船。
当大鹏在月球上自由自在翱翔的时候,每个人的内心都出现了坐在上面的念头。
现在这个与其说是扶摇2,不如说是大鹏2。
整体更像是一个圆形,只能坐两个人。
“与大家曾经在月球上看到的一样,我们的扶摇2可以在天上飞行,这是我们在合法情况下拍摄的一段视频。”
身后的大屏幕开始放映扶摇2在天空中飞行的视频。
汽车的底部出现一个明显的喷口以及喷焰。
当它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之后,底部的喷焰要弱了许多。
取而代之的,是尾部的喷焰。
在强大的动力作用下,扶摇2飞行得十分顺畅,好像是在平地上行驶一样。
这一幕,让无数人想起了“如履平地”4个字。
随着扶摇2在天空当中飞行了一圈之后,尾部的喷焰变弱,底部的喷焰再度变强,控制着汽车缓缓地下落。
“我们的扶摇2同样配备了智能驾驶系统。
“考虑到安全的问题,目前如果想要通过飞行模式从一个目的地到另外一个目的地的话,全程将会由AI进行智能驾驶,暂不开放手动驾驶。
“在不久的未来,相关部门会出台一系列详细的空中飞行交通法规,并举办空中飞行执照考试。
“只有通过飞行执照考试的用户,才能飞行模式的手动驾驶模式。
“至于在地面上行驶,则是和原来的扶摇一样。
“大家可以自行选择手动驾驶模式,或者是更轻松的智能驾驶。
“而关于这辆车的能源问题,大家也不用担忧。
“即便是对于汽车来说,微型可控核聚变装置能提供的能源也称得上是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。
“这是属于新时代的智能陆空两用汽车。
“我们希望这辆汽车可以缓解未来的交通压力,可以让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。
“在未来,飞机、高铁不再是出行方式的最优选。
“我们可以自由地坐在汽车上,到达自己想要去的目的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