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29章 前进的路线!实现的微型可控核聚变(1/1)

老人认真地倾听着。

与绝大部分创业者不一样。

陈腾这位创业者在创业的时候,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的帮助。

等到启明市那边给腾达提供帮助的时候,也只能算作是锦上添花。

这样一个几乎是靠一己之力爬起来的创业者,意见是非常宝贵的。

就像是当初在推行4G的时候,也有相关部门的领导专门去询问了陈腾的想法和意见一样。

他们对于陈腾的意见,一直都是非常重视的。

等到陈腾说完之后,老人大体上没什么意见。

只是对于发展科技的速度,没有这么自信。

“我先前和相关领域的专家聊过,他们似乎对于发展的前景没有那么自信,认为三五年内不一定能有突破。”

“他们预估的比较保守,事实上不需要那么久。”

听到陈腾自信的话,老人也没了担忧与疑虑。

他相信陈腾是为了华国好,也相信陈腾对于科技发展的判断。

既然能力与态度都有,他没理由不支持陈腾。

“就按你说的来吧,我相信你的看法。后续我会让人配合腾达的行动。”

“好。”

有了老人的回答,陈腾也安心许多。

做一件事情有人帮忙,无疑是最合适的。

对方非常忙碌,于是陈腾聊完正事之后也没有继续打扰对方,直接地离开了这间办公室。

……

半个月后,一些高校即将开设航宇专业的消息放出。

这个全新的专业,让许多大学生都有些懵逼。

什么是航宇?

在一番了解过后这才知道,航宇这个概念是基于航天航空发展而来的概念。

指的是在宇宙中航行。

这个专业即将开设,无疑是在释放一些信息。

很多网友们,都嗅到了这个信息。

“看来今年高考报考的专业还是得慎重选择啊。”

“前有基因编辑技术,后有航宇,今年的新选择很多啊。”

“航宇这个专业不行,估计就和跑船一样,一年里有半年不着家,不好。”

“但是钱可能会更多啊,就看个人选择了。”

“真能飞到天上去吗?要是能上天在宇宙中飞行,我觉得还挺有意思啊!”

“从前途上来说,这个专业应该是很有前途的,未来要是星际移民,这一批航宇专业的学生会和当初鹰国西进运动拓荒者一样,获得大好的前程。”

“反正现在进去,刚好还有很大的晋升空间。”

现在是2023年的2月份。

距离高考还有4个月。

一些早已想好未来专业的高考生们看到这些消息,也忍不住开始思考自己要不要更换未来的专业。

选专业这个事情,对于一位高考生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
光考得好可不行,还得选得好。

不仅仅是高考生们在为自己的前途考虑。

早已经毕业、步入工作的人也在思考要不要想办法入这一行。

这是一个肉眼可见前途非常明朗的行业。

当然,除开为自己前程考虑的人之外,也有一些对自己现状非常满意,纯看热闹的网友。

他们纷纷在猜测这个专业到底释放了什么样的信号。

是不是意味着即将要开始科幻小说当中的星际探险?

只是还没讨论这个太久,又一个重磅的消息在2023年的4月份横空出世。

微型可控核聚变,正式宣告成功。

这个消息没有预热,没有前面捕风捉影的消息。

一夜之间,这个消息就出现在了热搜上。

很多人一觉醒来还迷糊着眼,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

一条条新闻消息,早已像是长着翅膀的鸟儿一样从各大新闻媒体的官方账号中飞出。

《微型可控核聚变成功!人类正式迈入新时代》

《重磅!微型可控核聚变成功!》

《欢迎来到蓝星online3.0正式版本》

《幻想,不再是幻想》

看到这些新闻标题的网友们反复刷新,终于在一些比较权威的官方账号之下确认了这个事实。

就在前一天的晚上。

月球基地上的冯尚团队的确非常成功地完成了可控核聚变的微型化。

一切都像是水到渠成那般自然。

在确认事实之后,几乎全世界都在讨论着这个事。

日常的大街小巷、学生们的日常校园、打工人的办公楼、商业广场的消费地点。

只要是有人的地方,都在讨论着微型可控核聚变。

因为这个消息来的太突然,也实在是太震撼了。

大家无法想象在这么短的时间内,可控核聚变竟然就又迎来了突破。

要知道在上次可控核聚变实现之后,很多专家都认为还需要5~1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,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微型可控核聚变。

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,也符合大家对于可控核聚变的认知。

可是现在突然告诉他们不需要那么久了。

现在就能实现微型可控核聚变。

这又如何让他们感到不震惊?

“距离可控核聚变才多久啊?这么快就微型化了?”

“新的时代就要到来了?”

“有没有大佬告诉我,微型可控核聚变实现之后,我们的生活会发生多大的变化?”

“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!拓展到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、衣食住行!”

比起上一次的可控核聚变。

这次的微型可控核聚变更让网友们期待。

上一次的可控核聚变对于普通人来说,感知不明显。

因为上一次的可控核聚变发生的地点是在月球上。

人类暂时还无法将这么大的一个核聚变装置从月球搬到蓝星上。

也暂时无法在蓝星上造可控核聚变装置,将月球上的氦3送到蓝星上——不划算。

所以可控核聚变带来的能源变化,也只有月球上的人能感受到。

蓝星上的人只知道可控核聚变牛逼。

但是具体有多牛逼,蓝星上的人不知道。

而微型可控核聚变可控核聚变就不一样了。

大家都知道,微型可控核聚变的重点就在于“微”。

足够小的体积,意味着腾达可以直接将微型可控核聚变的装置从月球送到蓝星。

也意味着蓝星上的人,也有机会用上可控核聚变了。

腾达公司在这条消息爆出之后,也宣布将会在本月的月底开一场发布会。

向大众着重介绍一下这次的微型可控核聚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