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4章 状元宴席(2/1)
王信这些时日真的很忙,他先去礼部报到,领取了官服和文书。
朝廷对于他们这些新人也很大方,都有三个月的时间回乡祭祖。
王信这几日也参加了几家的庆祝宴席,忙着安排祭祖的事宜。
这期间,他参加了状元杜仲的喜宴。
状元杜仲宴请的是他们这三百六十位进士。大家都非常给面子,都前来参加。
不来不成,若是谁不来,改日一定就会听到他不合群,妒忌状元的言论,这些可不是什么好名声,王信不敢挑战。
杜仲家世富贵,他直接租赁了郊外的园子,举办了这次宴会。
王信咂舌,这可是大手笔,这么多钱,幸好他不是状元,否则他可舍不得这么多钱来办一次宴席。
当然了,状元郎租赁的院子,他也很熟悉,就是他李师兄家的园子。他们曾经来过很多次。
状元郎的宴席也很丰盛,每人一桌,王信略微估算一下,得有一两银子一桌,也就是说这三百六十人桌,就的三百六十两银子。
这再加上租园子的费用以及各种酒水,人员的钱财,这一场宴席怕不得五百两。
这都是小户人家六七年的开销都不止,穷人家二十年也积攒不了这么多银子。
真是有钱人啊。
也不知这杜状元家是做什么的,这么有钱。
当然他们也不是空手来得,多少都带了一点礼物。王信就带了一块玉璧,虽然不是很贵,可是也得三五两银子。
这样一算,这状元郎也亏不了,他们这些礼物处理掉也得几百两银子。
王信对着身边的人感叹:“咱们的状元郎大人真是大手笔,这样子的宴席得破费不少。”
二甲中有一人也是姑苏人士,他听到王信的话之后,笑着说道:“王大人不知道,杜状元家曾经是盐商。”
王信等人明了,盐商啊,无怪乎会这么有钱。
他甚至还发散思维的想到:如今是如何制盐的?
这么多年他一心读书,几乎把这件事给忘记了,也不知道这时候有没有海盐?又是用什么法子制盐?
都怪他把这种能改善民生的事情给忘记了,也许还是因为他衣食无忧,下意识的就把这件事给忽略了。
看来他要找知情人好好问一问,对于现在市面上的盐也要好好看一看。他的第一封奏折,也许可以就是这个制盐问题了。
只是他如今隶属于翰林院,也不知道他的奏折会不会有领导肯帮他递上去。
算了,不想了,若是领导不肯的话,他就找师父帮忙。
王信这边发散思维进行着头脑风暴,那边杜仲已经开始主持宴会。
杜仲对于所有在座之人那是和颜悦色,他记忆力非常好,见到的每一人都能够叫上名字。
王信真是佩服他,他自己都没有认全这三百六十人呢。
杜仲举杯笑道:“今日办这一场宴席,主要就是为了大家熟悉一番,毕竟都是同科。将来若是碰到了却不认识,未必不是一场笑话。”
众人都笑出声,这状元郎说的确实是事实,他们之所以积极的参与宴席,无非也是想要互相混一个脸熟而已。
当然也有可能志同道合,就成为知己好友的。
大家开始吃喝,作诗作词。倒也没有人逼着另一人非得做出一首诗词来。大家都是自愿。
三百六十人,自然是卧虎藏龙了,一首首诗词那是相当的有质量有水平。
甚至杜仲还拿出古琴,弹奏了一曲。
这一曲阳春白雪可谓是博得了在场的众人的掌声。
王信真心的鼓掌,他自己的乐器并不是很精通,只能够说会而已,可没有杜仲这样的高超的技巧和真情实感。
很快就有各种会乐器的人开始他们的演奏,有时候还是好几人的连奏。
这些人前几日都还并不熟悉,可是这场演奏之后,他们就默契一笑,彼此之间似乎距离拉近了不少。
宴会结束的时候,王信想了想还是待众人走的差不多的时候,对着杜仲拱手道:“杜兄,小弟有事想要杜兄解惑,打扰杜兄,望兄长莫要怪罪。”
杜仲笑道:“王兄弟尽管说来,只要为兄我知道的,定尽数告知。”
王信这才有点不好意思的问道:“我想和杜兄打听一下如今的制盐技艺,如今海盐可还算是普及?”
杜仲一愣,他没有想到王信问这个问题。
他不解的说道:“小弟问这个作甚,私盐可不是我等能够插手的。”
王信忙说道:“是小弟想要知道制盐技术,小弟对于盐政并无任何插手之意。”
杜仲点头,他觉得王信一片大好前程,绝对不会做出自绝前路的事情,因此他笑着说道:“如今我们大盛海盐比较盛行,至于制盐的方式,我听说只是煎煮法。”
说完他看了看王信,想到他对于农业上的一些奇思妙想,灵光一闪的问道:“莫不是小弟有什么好的制盐法子不成?”
王信摆手说道:“这哪是一时间就能够想出来的事情,我只是先了解一番,再想想能不能改进。”
杜仲立马就正色道:“王大人确实是心忧社稷,为兄佩服。”
他是真的佩服啊,他家这么多年和盐打交道,可是他从来没有想过制盐法子还能够改变。
原来流言说的是真的,这位小王大人也许真的是天上的神仙下凡,否则他怎么就能够想到很多改善民生的好法子。
他们都是读的相同的书籍,又是生活在相同的国度,怎么他们就想不到那么多。
还有他写的那本修仙录,那不会是这位脑海中对于修仙的一点点记忆吧,否则他怎么就把那个修炼的事情写得那么详尽。
看来他有空了还是要再去看一看那本修仙录,万一从中能够悟出一二,那可就是了不得的事情了。
王信可不知道他就是简单的询问了一下如今的制盐法子,就让杜仲想偏了。
他此时正在想煎煮法的具体操作过程。
煎煮法是古代海盐生产的一种传统方法,它涉及到使用燃料(如芦苇)和大锅来熬制海盐。然而,这种方法受燃料限制,产量较低。
他脑海中想到的是一个问题,难道如今晒盐法还没有出现吗?那他岂不是可以把这个法子告知朝廷,让朝廷去派人验证。
若是成功了,岂不是可以把盐的价格降下来,岂不是这世间百姓都可以稍稍吃上那么一些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