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5章 晒盐法(1/1)
回到家中,王信还在思索晒盐法的过程。前世他也曾经在视频网站上看过这方面的视频。
那时候他也不知道自己有朝一日会用到这方面的知识,因此虽然看完了全部过程,可是也没有太刻意记忆,此时只能够边回忆,边书写。
他特意和府里的厨娘要了一点盐来进行一个小实验。
也就是他把盐融入水中,然后在根据前世的记忆来进行小规模的实验。
王成看他每天都专注于玩盐水和沙土,实在不知道他在做什么,不由得提醒他说:“你再有几日就要办庆祝宴了,之后就要回老家,你这样每日玩水,也不想想该怎么办这个宴席。”
王林提前听王信说过他要做个什么晒盐法的实验。他对着王成说道:“别打扰他,你为信哥儿把需要的东西都想好,他这是正事。”
王成嘀咕道:“玩盐水是什么正事,这是浪费,盐多贵啊,您老就惯着他吧。”
王林一瞪眼,骂道:“你玩就是浪费,我孙子就一定是正事,你是他老子,整天不说给他支持,还来拖后腿,是看你老子我最近脾性好,抡不起鸡毛掸子了不成。”
王成忙说:“别啊,爹,我就是说说,绝对是支持信哥儿,您老可别生气。”
王信忽然就站起来,大喊一声:“有了。”
他太过于关注,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他爷爷和他爹都在他的院子里。
王信这样子,可是把王成吓一跳,他看着王林说道:“爹,信哥儿不会是用脑子过多有什么问题了吧。你看看他什么时候这般大呼小叫过。要不要给他找个大夫看看。”
王林沉吟一会,他也怕王信出什么事,他走到书房,推开门,看到王西正在认真的书写什么东西。心中的石头落地,估计是孙儿的实验有了什么好结果。
他看向王成,骂道:“能有什么事,你儿子好着呢,你连你儿子做实验都不知道吗?”
说完,王林就往自己的书房走去。
“哦,实验啊,不对啊,爹,他也没说他在做实验啊。什么实验您知道吗?是不是又是什么种田的法子?”
王成紧追着他爹的脚步而去,还边走边问。
王林嫌弃他聒噪,把他赶走了。王成走后,王林才微笑着想到,估计孙儿这是把那个他说的什么晒盐法子弄出来了。
看来他们家信哥儿这官位恐怕要往上升了。呵,怕是他们祭祖回来,信哥儿就要升官。
王林美滋滋的回书房看书,王信这边在认真的记录自己的实验数据。
他认真的把自己通过实验回忆起来的方法书写出来。
海滩晒盐的具体步骤大致是:在海滨预先掘好潮沟,以待海水漫入。在沟旁两侧建造由高至低的7层或9层的晒池。
每当涨潮时海水灌满沟渠,退潮后将沟中海水舀或车入最高一层晒池,注满曝晒,经适当浓缩后,则放入次一层晒池。
如此逐层放至最低池。及至已成浓卤,便趁晴曝晒,即可得到颗盐。
他这个晒盐法的发明是制盐技术史上的一大进步,它肇始于处于边缘地位的福建盐区。
在他前世明中后期,晒盐法因其经济、实用、高效的特点而被推广到诸多盐区。
王信书写完之后,就写了一个奏折,然后他就开始发愁如何把这份奏折送到圣上面前。
他如今还是假期,还没有正式的报道,所以这份折子要怎么送呢,真愁人。
要不找爷爷问问。
想到就要做,他来到王林的书房,把自己的手中的折子递给爷爷。
王林接过,认真的看起来。
看完之后他有些激动的说道:“信哥儿,你能确保这个法子实用吗?”
王信点头,说道:“爷爷,这个法子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,只看具体操作的时候在进行一定调整就好。大差不差,结果应该是肯定的。”
王林平复了一下心情,问到:“是想怎么交这份折子,是通过你师父,还是我帮你交上去。”
王信想了想说道:“爷爷,这毕竟有这风险,要不您帮我交吧,我怕连累师父。”
王林点头,他笑道:“我想,你师父是乐意为你做这些的,他不怕你连累。当然你有这份心,爷爷帮你。即便是失败了,爷爷和你一起承担。不过你最好和你师父说一声,免得到时候他误会。”
王信忙说道:“我已经告诉我师父了,他说让我自己做主,有事情他帮我兜着。”
说完王信就有些感动的说:“爷爷,孙儿不孝,让您这么大岁数还要为我奔波,为我担惊受怕。”
王林笑道:“说的什么傻话,我们王家既然能承担了你带来的荣耀,就要帮你承担各种风险,莫要做这种小女儿姿态。”
王信压住心中的抑制不住的感动,露出一个微笑,说道:“我就知道爷爷最是疼我,为了我做什么都可以,爷爷,我有没有说过,此生能够成为您的孙儿,真是三生有幸。”
王林的眼睛有些湿润,他感觉年纪大了就是容易感性,看着长大了的孙儿,王林笑道:“尽说些孩子话,这话要是让你奶奶听到,准招她的眼泪。快去准备一下你后日宴客的事情吧。”
王信去忙自己事情,看着他的背影,王林低声的说道:“孩子,能得你为后辈,亦是我王家的三生之幸。”
翌日,王林破天荒的去勤政殿求见圣上。
夏公公传话的时候,圣上还有些惊讶:“他来求见,难道是王信有什么事情?宣吧。”
王林行礼拜见之后,也没有多说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:“圣上,老臣那孙儿诚意得了一个新的晒盐的法子,奈何他还没有正式报到,老臣特意代他上奏。”
圣上在他说出晒盐法的时候,就已经示意夏公公把折子呈上来。
他认真的看了一会,才问道:“这个法子看着可行,王小爱卿可试过了?”
王林忙道:“诚意在家中进行了一个小规模的实验,这大的实验还需要朝廷派人进行。”
圣上点头,他其实知道,以王信的谨慎程度,一定是可行才会上报。
他宣来户部的几位大人以及内阁的大人,把奏折拿给他们看。
这些大人见到是王信的奏折,心中已经对于这奏折所说内容没有怀疑,但是如何实施他们有些迟疑。
户部尚书问道:“这个看样子可行,只是没有实验数据,不好推广。”
“那就在渤海郡圈一处地方进行实验,若是可行之后再全国推广。”圣上一锤定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