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0章 送别(1/1)

吴福兴和梁存志兴高采烈的参加了跨马游街。王信和钱有仁等人还给他们投掷了鲜花。

回到府中的时候,二人还喜气洋洋,似乎还沉浸在这两日的喜悦中无法自拔。

他们的事情也算是告一段落,等着授官就好。

刘文秀的婚礼就到来了,他们这些同乡自然是都要去参加婚礼。甚至王信等几个小年轻还被要求陪着新郎去亲迎。

刘文秀的父母亲人年前也来了京城,刘文秀在师父的帮助下在京城买了一个小院子,也算是有一个落脚点。

他的婚房并没有在这处小院子中,而是新娘子陪嫁的一所二进的院子,就在他师父的宅邸旁边。

在王信看来,刘文秀这有点入赘的感觉,这也是为何刘文秀看着兴致不是很高,那种高兴的劲头不是很强烈。

大约是他比较敏感,大多数人看来,刘文秀这就是一步登天,若不是他有个好师傅,如何能够在京城有车有房,还能够迎娶高门贵女。

刘文秀怎么想在这些真金白银的面前似乎都不重要。

王信心中暗叹,希望刘文秀将来不会因为今日他自认为的屈辱而薄待了自己的妻儿。

要他说,这算是什么屈辱啊,就算是入赘,这也是好的。否则靠着自己奋斗,何时才能够达到刘文秀如今的地步。

所以享受了他师父带给他的荣华富贵,就得厚待他师父的侄女,也就是他的妻子。

若是真的让他妻子伤了心,这也是打了他师父的脸面。

不过刘文秀怎么想王信不敢保证。

从古至今,有很多的读书人都是一但飞黄腾达就开始抛弃糟糠之妻。

还有就是如同刘文秀这般的凤凰男,一旦有了羽翼,必然就会背叛家庭。

这还是一个纳妾蓄婢合法的年代。只希望刘文秀能够用心经营自己的小家,能够夫妻和谐美满。

刘文秀的婚礼热热闹闹的结束,王信也看到了新娘子,长得明媚张扬,和王熙凤的风格很相似。

他觉得张家为了刘文秀也是煞费苦心。收为徒弟,还给置办田地住所,还得负责给娶媳妇,这简直太辛苦了。

将来他若是能够收徒弟了,他可不要这样的,操心啊。

再说他的财产都是他儿女的,可没有那个闲钱养着徒儿。

请原谅他就是这么自私,谁来说都不成。

看完了新晋进士们的跨马游街,也参加完毕刘文秀的婚礼,钱有仁、贾理和任家合准备回金陵城。

王信他们送三人到通州码头,几人执手泪眼,依依惜别。

此次一别再见不知道何时?这离别之情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。

王信等人折柳惜别,吟诗相送。

那些偷偷看着他们的码头脚夫和其它的旅客都觉得这场景真是感人。

这些读书人就是会渲染气氛,让他们如同看戏一样想要落泪。

主要这些书生比戏台子上演得还要好看,人家说的话也好听,还听不懂。

总之就是这样子的告别绝对是高大上,让人闻之难受,看之落泪。

以后他们再和亲友告别的时候也可以参照一二。就是可怜了这些柳树,总是被他们折断。

王信他们不知道,他们此时此刻已经成为这里众人眼中的风景。

他们的心都沉浸在离别的悲伤中。

钱有仁不住的叮嘱他们:“信哥儿,贾小弟,若是三年后得中,归乡祭祖之时,一定要再次相聚。”

王信和贾珠连连点头。

王信将手中的柳枝递给钱有仁,口中吟诵:“杨柳青青着地垂,杨花漫漫搅天飞。柳条折尽花飞尽,借问行人归不归?”

钱有仁闻听此诗更是眼中含泪,这首诗,正是他和王信刚刚认识的时候,他送别王信时候所吟诵。

如今王信又念给他听,这样的情形怎能不让人落泪惜别。

其余人也都依依惜别,可是情形比钱有仁好一些,三年后他们还想要再来试一试春试,因此倒是少了一丝离愁别绪。

等几人登上客船,王信他们眼望着船起锚行远,这才返回京城。

吴福兴和梁存志还需要等着授官,然后才能够回乡祭祖。

三月就这样过去,京城忽然就有些紧张的气息。原因就是圣上罢免了南安王的兵权,另外还降低了南安王的爵位,直接由郡王降低为侯爷,且取消了世袭罔替,直接和其他人家一般,逐渐降等袭爵。

此外圣上公布了南安王一家的十八条罪状。其中一条触目惊心,窥探皇子踪迹,妄想行刺皇子。

王信立马就想到上巳节那日和忠顺王世子在一起的少年,还有他们出去茶室见到三人和南安王女眷的碰面情形。

他忽然很庆幸他们一行人当日没有凑上前,这样的会面是机遇也可能是催命的杀机。

看来爷爷说的谨慎为本这几个字的含金量还在提高。

“这是圣上为了对倭国和朝鲜用兵的过度,这也是和上皇协商的结果。这两年,上皇也有些回转的意思,他对于圣上也开始支持。”这是林如海在给王信讲解问题之后对他说得话。

他把他们上巳节遇到忠顺王世子和小少年,还有见到南安王家的女眷堵住了那几人的事情都说了一遍。

林如海就把朝中的形势给他分析了一遍。

王信知道师父讲的都是朝中的秘辛,若不是他们是师徒,天然的盟友和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系,这些话林如海烂在肚子里也不会说出来。

当然有那些挑剔的读者就会说,不是也有徒弟告发师父,或者是师父和徒弟撕破脸的小说吗?怎么就是这么关系这么铁了?

那些走到那一步的师徒,若不是小说,现实中估计就已经没有什么前程可言了。一但有了师徒的名分,就关系如同父子,那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存在。

这也是为何王林不轻易收徒,也是王信当初选择师父的时候,一定要找一个圣上亲信的缘故。

若是找了上皇的心腹,他此生的仕途估计就得和贾珠一样,前方未明,总得走一步看一步。

那可就太让他揪心了。

还好,他运气不错,从出身到拜师,都是一路青云直上。

再次感谢列祖列宗,感谢穿越大神,感谢写了红楼梦的曹老爷子,感谢!

京城的这样子的气氛持续了好几日。

南安王的下场令其它几家郡王都开始战战兢兢。

他们多次求见上皇,期望他们的旧日主子能够给他们站台。

可惜都被挡了回来,上皇也不知道怎么想的,都避而不见。

PS:最近忙忙碌碌,家中事情也多,每天都感觉时间不够用。

希望大家都能够顺丰顺水。感谢大家的支持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