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9章 临床实习(1/1)
爱德华院长站在细胞培养室门口,灰蓝色的眼睛微微眯起,观察着颜嫣的操作。她戴着无菌手套的双手稳得像精密仪器,移液枪在指尖轻巧地转动,培养基倾注的角度分毫不差。
记录本上的数据排列如军阵般整齐,连修改痕迹都用尺子打着横线,这种近乎强迫症的严谨让他想起自己年轻时在剑桥求学的日子。
"颜,"院长突然出声,惊飞了窗外树梢上的知更鸟,"中午和我吃饭。"这不是邀请,是命令。
医学院餐厅的落地窗外,查尔斯河的波光晃得人眼花。爱德华切着盘中的三文鱼,刀尖突然点在餐盘边缘:"临床实习,想去麻省总院还是布莱根?"
颜嫣的叉子在沙拉碗里划出细小的涟漪。
"老师安排就好。"她垂下眼睫,将西红柿推到盘子边缘。
"布莱根吧。"院长突然拍板,"他们的基因治疗中心刚引进冷冻电镜。"他故意停顿,"听说赵氏集团注资了三千万美元。"
颜嫣的瞳孔骤然收缩。餐刀在盘子上刮出刺耳的声响,引得邻桌教授侧目而视。颜嫣心里吐槽“赵明远疯了,到处撒钱!”
"明天八点,"他的背影融在逆光里,"带你去见耳科主任。"声音突然放轻,"她小时候,也戴过助听器。对你的研究课题有所帮助。"
颜嫣看着爱德华吃完饭就把自己丢下忙别的事情去了,颜嫣心里给他的社交默默的打两分,突然觉得这些搞研究的用90天观察法没几个正常的。
实验室走廊的声控灯随着颜嫣的脚步声一盏盏亮起,冷白的光线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。她盯着手机屏幕,指尖悬在赵明远的号码上方,最终还是按下了拨通键。
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,听筒里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布料摩擦声,接着是赵明远沙哑的、带着浓重睡意的声音:"……怎么了?大半夜的……"
颜嫣的脚步猛地一顿。
她这才想起波士顿和国内的时差,此刻的赵明远应该正躺在漆黑的卧室里,或许刚结束一场会议,才睡下不久。走廊的灯光刺得她眼睛发酸,耳边只剩下对方因睡意而低沉的呼吸声。
"……没事。"她的声音不自觉地放轻,"我忘了有时差,你睡吧。"
没等对方回应,她就匆匆挂断。手机屏幕暗下去的瞬间,她看到锁屏照片上四个孩子一起在地垫上玩木雕的照片。
走廊尽头的窗户映出她的身影,白大褂口袋里还塞着爱德华给她的薄荷糖。颜嫣捏了捏眉心,突然觉得自己像个莽撞的实习生,而不是那个能在《自然》杂志发表论文的颜博士,今天自己的社交 也是两分。
实验室的门禁"滴"的一声解锁,她走进去,顺手将手机调成静音。离心机还在运转,发出细微的嗡鸣,像是某种无言的安慰。
黑暗的卧室里,赵明远盯着逐渐暗下去的手机屏幕,睡意全无。
窗外,凌晨一点的城市灯火零星,映在玻璃上像散落的星子。他揉了揉太阳穴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边缘,颜嫣很少主动打电话,更不会在这种时候。
"出什么事了……"他低声自语,掀开被子坐起身。丝绸被面滑落的窸窣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。
手指在通讯录上悬停片刻,他再次拨通颜嫣的号码。
"嘟——嘟——"
漫长的等待音在耳边回荡,最终转入冰冷的电子女声:"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人接听……"
赵明远的眉头皱得更紧。他转而拨通了颜嫣保镖的电话,指尖在膝盖上无意识地敲击着,节奏越来越快。
"颜小姐现在在实验室,一切正常。"保镖的声音透过电波传来,背景里隐约能听到实验室仪器运转的嗡鸣,"应该是手机调了静音。"
赵明远紧绷的肩膀这才微微放松。他挂断电话,目光落在床头柜上的相框,照片里,颜嫣正低头调试显微镜,阳光透过实验室的玻璃窗,在她侧脸镀上一层柔和的轮廓。
赵明远拿起手机,给颜嫣发了条消息:
"完事回电。"
简短的四个字,他盯着看了许久,又补充了一句:
"投资的事,等你方便时聊。"
发送完毕,他将手机放回床头,却没有躺下,只是靠在床头,望着窗外的夜色出神。
第二天正午赵明远趁中午休息,去齐家看刚出院的齐司礼。刚迈进内院就顿住了脚步,齐家大哥端着茶盏坐在太师椅上,大嫂正给老太太捶着肩,齐司礼则抱着谨文坐在窗边。一屋子人神色凝重,倒像是出了什么大事。
"这是......"赵明远将带来的野山参礼盒搁在八仙桌上,目光扫过谨文手里那本齐司礼编制的《本草纲目》儿童版绘本。
"在商量谨文上学的事。"齐司礼揉了揉太阳穴。
"现在哪家孩子不上学?"大嫂说出自己的观点,"珠珠当时不是上了幼儿园!"
老太太的龙头拐杖重重杵地:"齐家孩子哪个不是啃着《黄帝内经》长大的?"老人家颤巍巍指向书架上那排泛黄的古籍,"你们几个,哪个不是十岁时能把《雷公炮炙论》倒着背!谨昊甚至你们三个都没有去学校读过书,读书哪有时间在14岁把七八十本经典倒背如流。”
赵明远垂眸抿了口茶,借着氤氲的热气掩去眼底的复杂神色。
这一屋子人,真是够奇葩的。
他在心里默默吐槽,目光扫过书架上那排泛黄的古籍。
可转念一想,又不得不承认齐家的坚持确有道理,寻常义务教育那点课程,哪里够他们啃完祖传的七八十本药典?光是《雷公炮炙论》里那些晦涩的古方,就够普通孩子背到成年。
茶盏里的水纹微微晃动,映出他若有所思的脸。
自己小时候不也是这样过来的?
记忆里永远是母亲精心挑选的家教团队,剑桥毕业的数学老师前脚刚走,维也纳回来的钢琴教授后脚就到。书房的灯亮到深夜是常事,周末的骑马课和击剑课更是雷打不动。
如今轮到昀儿和霁儿......
赵明远唇角不自觉扬起一个弧度。母亲对两个孙辈的培养,简直比当年对他还要上心三分。上周视频时,小霁儿居然能独自在岛上自由骑马了,昀儿更是在舅舅的引导下,学习高中数学和物理了。
"明远?"
齐司礼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。抬眼就看见对方正似笑非笑地望着他,仿佛在说"你们赵家也没好到哪去"。
窗外的老槐树上,知了突然声嘶力竭地叫了起来。赵明远忽然觉得,或许全天下的世家子弟,都逃不过这种被迫成长的负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