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6章 魁头遣使(1/1)

渔阳北,一处河流边,密密麻麻的鲜卑营帐沿着河流,一眼望不到头。

鲜卑王帐之内,魁头喝着闷酒,他之所以未如袁绍所盼那般压境雁门,屯在了渔阳以北。

这并非怯懦,而是他心里自有盘算。

赵剑那支雁门军的厉害,他早有耳闻,尤其是此前那出其不意偷袭鲜卑大本营、以少胜多的硬仗,至今仍让他心有余悸。

真要撕破脸大面积交战,即便是赢了,麾下兵马折损必然惨重,到时候他这个鲜卑首领的位置怕是坐不稳,迟早要被部族里野心人取代。

这些日子,他日日盯着雁门方向,却只见黄忠率军驻守强阴,边境巡查比往日严密,再无其他动静。

这份平静反倒让魁头越发不安:赵剑会不会又在憋什么大招?会不会转头去偷袭他的老巢?

思来想去,他终究是害怕,抽派了一万兵马星夜返回,务必加固大本营的守卫。

其实魁头更想的,是能和赵剑暗通款曲。若能从赵剑那里再捞些好处,两边便演场戏给袁绍看,收兵了事就是最好的结局。

毕竟雁门军的战斗力摆在那儿,与其拼个两败俱伤,不如各取所需,他保住实力,赵剑少些麻烦,至于袁绍的算盘,糊弄过去便是。

魁头在大帐里如坐针毡,毡毯上的兽纹被他踩得发皱。

终于,他猛地起身,对帐下低喝:“叫慕知元来。”

不一会,一个瘦高个走了进来,一双透亮的大眼睛一看就是一个精明人。

“你悄悄去阴馆见见赵剑,就说我魁头无意与他为敌,打,两伤;和,两利!

他若打,就沙场上见;若和,拿出点诚意,我魁头的胃口不大。”

魁头使者进入往阴馆时,沮授与田丰刚得到钜鹿的消息,脸色皆是一凛。

当听到是主公恰巧赶回,率军救回了夫人们,心瞬间踏实了。

门口传来通报:“启禀二位先生,帐外有鲜卑使者求见,自称是魁头麾下,有要事求见主公。”

沮授两人对视一眼,方才因三位夫人平安而稍缓的神色又凝了几分。

田丰沉声道:“看来魁头是坐不住了。”

沮授却眼底已带了几分笃定:“三位夫人安然无事,主公再无牵挂。

魁头这十万兵马虽众,可主公回来,必有应对之策。他此刻遣使,反倒露了急的底。”

田丰抚须颔首,紧绷的肩背也舒展了些。

屋外有风吹入,两人再想起那压境的铁骑,心头的沉重已淡了许多。

只要夫人们安稳,内宅无虞,这阴馆城,根基坚实如初。

沮授让慕知元入见。慕知元大步走了进来,不卑不亢的说明来意。

沮授听完后,指尖轻叩案几,目光如静水般落在慕知元脸上,语气不疾不徐:“魁头帐下有你这般能言善辩之人,倒是我等小觑了。

只是‘无意为敌’四个字,听着却有些刺耳!魁头杀我属臣,残害同族,扰我边境,伤害我百姓,莫非是草原上的野狼?”

田丰在旁冷笑一声,接过话头,声线如刀削斧凿:“至于‘两伤’与‘两利’,使者怕是弄反了。

真要沙场相见,雁门侯麾下铁骑踏破王庭时,魁头能否保住头领之位尚未可知,谈何‘两伤’?

若论‘两利’,当是魁头即刻补偿赔金、献上降书,我主或可念及草原生灵,允许他岁岁朝贡,保其部众安稳。

这才是真正的‘两利’。”

慕知元干笑两声,强辩道:“我主已显诚意,否则何必遣我前来?”

沮授缓缓起身,袍袖微拂,立于堂中,目光扫过他,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:“诚意?当以刀兵相胁为诚意,以百姓血泪为筹码为诚意?

魁头若真有诚意,便该亲自束发缚身,来雁门请罪!

至于‘胃口不大’?”他顿了顿,声音陡然转厉,“我主的胃口更小,只消三样东西:百姓的赔偿、杀人者的首级、以及魁头‘永不再犯’的承诺!

若给不出,便请使者回去转告:数日后,雁门铁骑将挥师北上,亲自来取!”

田丰在旁补充道:“回去告诉魁头,雁门侯府的门槛,不是谁都能踏的。下次再敢遣人来逞口舌之快,休怪我等斩使祭旗!”

慕知元被两人一柔一刚的言辞逼得哑口无言,看着沮授眼中的冷冽与田丰案上的剑鞘,只觉一股寒气从脚底直窜头顶。

他再不敢多言,躬身行了个仓促的礼,几乎是踉跄着退出了大堂。

待慕知元身影消失在门外,田丰望向沮授,二人相视一笑,眼中皆是稳操胜券的笃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