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7章 百年难修(1/1)

崔题又略一抬眼,定定锁在她身上,目光轻而柔,又万分冷静。

以至于潘令宁也看不清他心底的情绪,只能为了安抚他,又说道:“待讲义堂开办起来,或许会好一些!”

她是真的想帮他,总不至于,他帮了她许多,她却只能,眼睁睁地看着他在名誉的泥淖中挣扎?

崔题忽然哑然一笑,不置可否。

当他已然想跳脱开之时,她又给了他些许希望,只是他已不想轻易就范。他分得清楚,她是为了感激才帮他,还是另外一种情愫。

或许是理智使然,又或者是骄傲使然,在感情之事上,他并不想表现得太随意,任由她召之即来挥之即去?

“娘子,应当先顾好自己,眼下的时局,只怕不是你我二人之力足以左右的!”崔题真诚地劝,也盼她不要轻举妄动,也不要反复无常,他不会落入她随手编织的情网。

潘令宁不能会他的意,她的确是关心他,故而凑近一步说道:“崔相公这几日来兴承寺,除了礼佛祈福、安抚流民,可是为了监理赈灾粮的发放?”

“你如何得知,将有赈灾粮?”崔题略一蹙眉,心下诧异。

“我听流民提起,崔相公可要万分小心……”她又走近了一步,几乎与他近在咫尺,低着头,险些贴着他胸膛道,“这伙人当中,已有部分流民蠢蠢欲动,赈灾粮发与不发,发得好不好,及时不及时,恐怕都将触发这伙人的怨气,若与青州之乱一同响应……”

“娘子,慎言!”崔题却忽然在她头顶上冷言提醒。

潘令宁抬头看了他一眼,便收了声,点点头道:“总之,崔相公可要万分小心,你我仍不知那些作乱的流民当中,是否潜伏着延朔党人的煽动,而且这些事情,总瞧着桩桩件件,奔着您而来!”

“某已知晓,多谢小娘子提醒!”崔题终于感激地点头。

恰在这时,兴承寺石牌门那头,忽然有人高呼:“赈灾粮来了!赈灾粮来了!”

而后山上的一群流民闻风而动,争先恐后地奔下石阶,往山下的驿站奔涌去了,很快露台上一扫而空,唯独孤零零施粥的贵主贵胄的摊铺。

潘令宁瞥了一眼,见官道上一队官兵赶着骡子,拉着太平车,解押数车满满当当的粮谷而来。

崔题看到,也捧袂叉手亦礼:“崔某将监理赈灾粮发放,小娘子可作速下山,以保安全!”

潘令宁也不再多言,敛祍回了一礼:“相公劳形公务,不必记挂!”

崔题随即单负着手作速离去了,领着李青和两名带刀随从的衙役,也快速走下阶梯,往驿站而去。

潘令宁笼袖走到露台围栏处望,看了看如群蚁奔下山的人群,还有崔题那一抹褐色衣衫在人群中穿梭的身影。他终究没有再回头,她心里忽然有点空落。

因为时下人群仍旧聚拢拥堵,她打算待到人群散去,再行下山。身后忽然有人唤:“潘小娘子?”

潘令宁一回头,霍然看到了张忆龄!

一时间窘迫,她双手无措。

她差点忘了这回事,张女郎同在山上,她私会崔题,似乎被抓了包,陡然心虚。

本来露台上遍地流民之时,挡住了视线,她本应该趁早下山,或者只把册子转交予李青,便没有了这尴尬相汇,如今流民空去,只剩下布施的摊子,一眼可洞明。

潘令宁也不好掩饰,只行礼道:“张女公子!我……我给崔相公送了一本册子,事关新政和讲义堂,如今正打算下山去!”

张忆龄掩唇轻笑:“你不必如此掩饰,不明白的,旁人还以为你做贼心虚?”张忆龄倏忽挑眉,带着几分调侃。

潘令宁愈加紧张,摆手道:“我……我绝无其他心思,还望女郎莫要误解!”

“便是你有其他的心思又如何,我与崔题早结束了相看之约,如今不过友人相称,男女择偶,遵从自由而已!”张忆龄直白道,含笑的眼神愈加揶揄。

潘令宁一愣,嘴唇微张,不知如何应对。

“怎么,他没跟你说?”

见潘令宁摇了摇头,一副吓傻了的模样,张忆龄叹气一声,双手叉腰,嗔怪道,“你们,都没长嘴呀?这崔志卿,莫非拿我当挡箭牌?哼!”

“我们……今日只聊要事,别无其他……”

潘令宁低下头,喃喃解释,心中想着,崔题并没有跟她解释,不过他也无需向她解释。

愈加说明,她在他心中,已经没有特殊分量,她与其他等闲女子无异。

“潘小娘子,似乎十分失落?”张忆龄饶有兴趣,又起了调侃的心思。

潘令宁抬眸,故作轻松一笑:“我……有何失落之处,还望女公子勿要促狭!”

“我总算明白了,你与崔志卿如何走不到一块儿了。他矜持自傲,你亦矜持婉约,你们都长了嘴,却都不肯开口服软,便是给你们百年的时间,也难以修得同船渡!”

“女公子说笑了!”潘令宁摇摇头,万分尴尬。避免再遭张忆龄调侃,她转了话题道,“某听闻徐掌柜说,娘子已然相邀三位贵女入文繁书铺采买?看来十位贵女之约,对女公子而言,实属手到擒来?”

张忆龄便了无兴趣地摆了摆手道:“今日我来布施,不谈其他正事!”

“女公子菩萨心肠。如此,我先行告退,日后与女公子再商议!”潘令宁终于得脱身,又行了一礼,不再耽搁,便即将往山下走去。

恰在这时,山下茶馆忽然起了一阵骚乱,有人高呼:“泱泱我大梁,便是钟鸣鼎食之家遍地的京城,对我等六万灾民,也拿不出二十车灾粮?你们打发叫花子呢?”

“俺们的灾粮,你们都吞哪儿去了,交出来!”

似乎有人挑事,引得一众流民振臂高呼,呼喊着要二十车灾粮。

潘令宁数了数那山下,满满当当送来的,也就十五车。

如今山下除了崔题,还有一个绿衣公服的官员也在场,约莫是这次领队灾粮解运的官吏,他一边拱手解释,一边频频看向一旁穿着便服的崔题,时而还擦了擦汗,左右为难。

潘令宁心下一惊,看来她担心的事情发生了。

她提着裙角刚打算步下阶梯,去看看。

然而张忆龄不知何时到她近前,一把扯回了她的手臂说道:“别去!今日这阵仗,恐怕得见血了,你一个小娘子,留在山上更为安全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