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1章 都给自家儿子留一手(1/1)

易传宗突然神色一凛,坐直了身板,面色严肃地直视着何大清。何大清见易传宗这般模样,也赶忙坐正,两人正式对视。

易传宗神情严肃地说道:“何大哥,不管是我提到的这几位,都是王主任亲自上门给她们说了你的情况,她们答应了才会给咱们回消息。

不然女方不答应,咱们这边单方面热情也没用,对吧?今天上午一上班,我就跟王主任说了这事,王主任马上就去她们三家,到家里或者单位了解情况,邻里邻居的,情况都摸得清清楚楚。

说实话,第二位和第三位年龄确实有点小。但第一位也比你小十几岁呢。虽然她带着四个孩子,听王主任说,儿子的爷爷奶奶不是不想代,而且其他儿子有意见,毕竟老人还指望其他儿子养老呢?放在老人那儿也照顾不好。

这位嫂子还在上班,三个女儿都上学了,就一个6岁的小姑娘没上学,既要照顾弟弟又要忙家务,孩子们都很勤快。

嫂子她在国营饭店当招待员,这工作还是因为她家对象牺牲后,武装部帮忙找的。你也知道,武装部部长是我邓叔,结婚那天你见过他吧?”

何大清笑着回应:“哦,见了见了,我知道。”

易传宗接着说道:“所以我给你介绍的都是知根知底的。何大哥,这事成不成倒还好说,要是成了,你必须得做到,咱不说对亲生和继生的孩子完全一碗水端平,最起码不能差别太大。

不然的话,兄弟我可就难做了。”

何大清听易传宗这么一说,瞬间明白,只要娶了赵春燕,就得好好过日子,好好对待人家的孩子。不能表面上就偏心,人家也不指望他把孩子们当成亲生的那般疼爱,但绝不能苛待他们。

他明白这个道理,而且他也想着几个孩子以后能帮衬柱子,也能照顾他。他相信大多数人都不是忘恩负义的白眼狼,只要他对孩子们好,孩子们心里肯定会记着。

何大清严肃的说道:“传宗兄弟,你就放心吧!哥哥我是什么样的人品,你还不清楚吗?平常说话,我可从来没说过大话。

他们家二姑娘和我们家雨水一样大,都是44年出生的,今年8岁,我们家雨水上一年级。而且要是我和春燕结婚,我们家就是双职工家庭了。

再说了,春燕有工作,她的工资差不多够一家人的吃喝。她是招待员,我是厨师,在吃的方面,咱们肯定不缺,养几个孩子那也是绰绰有余。”

易传宗笑着说:“就算你和这位嫂子成了,以后再生孩子,你们也养得起。而且人家有房子,在国营饭店分了两间房。春燕嫂子用抚恤金,又借了一部分钱,在公婆的做主下,把房子公转私,登记在儿子名下。

所以说,人家三岁的儿子有国家补助,又有房子,不会占你便宜。等三个姑娘长大嫁人,你主要就负责她们的吃喝。雨水有的,她们都得有;雨水没有的,她们也不必强求。

所以在明面上,你一定要同等疼爱,不能区别对待,这样家庭才能和睦,让人愿意亲近。”

何大清笑着说:“传宗兄弟,你放心。再说了,老哥哥我可不是那种人。要是说我抠门,舍不得花钱,这还情有可原。

但要是说我不舍得让孩子们吃喝,那你可就看错我了。就拿我们厨子间来说,休息的时候,我和春燕要是做个喜宴之类的,主家不光给两个肉菜,人家还会给点手工费呢?

春燕在国营饭店上班,吃饭不花钱,挣钱不说,柱子学徒吃饭也不花钱,就几个小孩子,吃喝方面根本不用担心。传宗兄弟,你放心,你跟王主任说,孩子们的吃喝我包了。

但是孩子们的补住有一些票证方面,就按需购买,满足他们日常穿着所需。至于国家每个月给孩子的补助金,就都给孩子存着,给他们办个存折,不管是平常花用,还是以后嫁人当嫁妆,都由他们支配。

老哥哥我给你保证,我不会要这笔钱。养家本来就是当父母应尽的责任,人家孩子亲爹留给孩子的钱,就是给孩子以后用的。”

易传宗听到何大清的保证后,说道:“老哥哥,你这话我可就当真了。明天我就跟王主任说,安排你们什么时候见面。”

何大清赶忙说道:“传宗兄弟,虽说女方不要彩礼,但她不是借了一部分钱把房子公转私了嘛,我就把这钱补上,就相当于彩礼了。

你给王主任说,也给孩子爷爷奶奶说,儿子带来我不嫌弃,他们可以经常来看孩子,但不能挑拨我们的关系。只要柱子有的,她儿子也都得有。

不过你也知道,我们家这房子是我和柱子妈买下来的,柱子妈因为生雨水时出了事,没享过福就走了,我和柱子妈感情很好,所以这房子是柱子的。

要是我和春燕以后再生孩子,我会再给这个孩子买房子。就算是后院聋老太太把房子给柱子,这房子柱子也该有份,不能因为柱子有了别的房子,就把这房子给别人,就算是继子再生子也不行。”

易传宗笑着说:“没事,这事我肯定会说清楚的,说清楚了为好。毕竟人家带来的继子女,表面上吃喝照顾好就行,这房子是你和柱子妈辛苦打拼来的,怎么能轻易给别人呢?

从我这儿就过不去,这房子肯定是柱子的。”

何大清接着说道:“只要我和柱子后妈活着一天,柱子就不能撵我们走,只不过我们的身后事,得由柱子来操办。”

易传宗笑着回应:“那是肯定的,就得这样办。何大哥,既然你都这么考虑了,这么安排也好,省得以后生出麻烦。你们不如在相亲之前,直接去街道办把房子过户到柱子名下,这样以后就省得在这事上扯皮了。”

何大清看了一眼易传宗,笑着说道:“听传宗兄弟的,明天我就领着柱子去街道办,把咱们住的这套房子过户到柱子名下。

既然那位给她儿子留了后路,我也得给我们家柱子留一手。”

两人对视一眼,都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