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5章 提点(1/1)

何大清听了易传宗的话,嘿嘿一笑,心里想到道:“你不愧是文化人,算计起人来简直是手拿把掐。我平常还觉得自己挺精明的,三教九流认识的人也不少,结果老太太几句话就把我弄得不知所措了。

而易传宗他小小年纪,竟然一下子能想出这么多主意。他才20来岁,就是街道办的处长,不愧是官场上的人物,翻云覆雨,随便一个主意就能解决问题。

以后可得跟柱子说清楚了,千万不能和传宗兄弟作对。咱们这四合院的人,要是他想整治,随便出个主意就能让大家自相残杀。

所以,跟聪明人不能为敌,还得交好。就算他不特别袒护你,平常有什么难事跟他说,他也能给你出个主意,这不挺好的。

想想自从他来到院里,一直对我挺亲近的,有什么事都冲在前头,这次又给我出了这么好的主意,既能让我避免可能发生的麻烦事,又能让柱子得到老太太的好东西和三间私房。

还给我出个主意,让我娶个带孩子的遗孀,不带孩子的可没有带孩子的好。娶了带孩子的,我就算是孩子的继父,以后有什么事,孩子也能护着我。

他心里这么想着,嘴上直接说道:“传宗兄弟,你就跟王主任说,要带孩子的。哥哥我不差钱,养几个孩子还是可以的。

咱们在一个院住着,我肯定不会苛刻这几个孩子。你也知道何大哥我喜欢孩子,要是带个女孩,能给我们雨水作伴;带个男孩,能跟我们柱子一起玩。

那咱们柱子重情重义,就是心眼太直。多几个兄弟,就算不是同父同母所生,有我和他后妈在,也跟亲兄弟一样。兄弟多了,别人就不敢算计柱子,平常还能给柱子出出主意,可比外人强多了。”

易传宗听何大清这么说,就知道他想通了,便说道:“放心吧!何大哥。我明天就跟王主任说,给你介绍个人品好的,肯定长得漂亮又带孩子。

何大哥,你有这句话,我就放心了。你的品行我可是清楚得很,肯定不会做苛刻孩子的事。

柱子这孩子也挺好的,你别担心。以后有什么事,我能帮上忙的肯定帮。”

何大清激动地说道:“谢谢传宗兄弟了,我就知道咱哥俩感情好。老哥哥这事就全靠你了。”

易传宗笑着回应:“何大哥,你回去好好休息,明天我一上班就跟咱们街道办的王主任说。王主任可是咱们街道办有名的大红娘。

何大哥,你明天去澡堂舒舒服服洗个热水澡,再去理个发,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、利利索索的。这样相亲成功的几率也能大几分,对吧?

人家城里女人,有工作还带着孩子,可不差那点钱。人家嫁给你,总得图点什么,是不是?所以,收拾好自己,既是对别人的尊重,也能给自己加分。”

何大清连忙不好意思,笑着应道:“哎,明天我就去澡堂洗个热水澡,再换身干净衣服。你也知道,家里没个女人,柱子和我都是大老爷们,不太会收拾家务。

有时候太脏了,就请老易媳妇帮忙收拾一下。雨水还小,啥也不懂,也不会干。”

易传宗接过话茬说道:“何大哥,以后,找个老婆,男主外女主内嘛。

不过就算找了老婆,家务上你也得搭把手,不能全让人家妇女一个人干,对吧?

现在都倡导男女平等,妇女能顶半边天,妇女的地位一直在提高,咱们也得响应政策不是?”

何大清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,说道:“对对对,传宗,你放心,咱肯定跟着政策走。国家指到哪咱就打到哪,虽说咱做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贡献,但听国家的话,让干啥就干啥。”

易传宗笑着说:“也不是说光听国家安排干啥就干啥。咱不惹事,不给国家添麻烦,这本身就是为国家做贡献了。在规定范围内行事,对自己、对别人都好,是吧?”

何大清笑着点头:“对对对,传宗,以后要是我有啥想不明白的,你可得多提点老哥哥。老哥哥我整天在厨房里忙着炒菜、炖菜,脑子都快被油烟糊住了,有些地方就是转不过弯来。你可千万得提醒我别犯错。”

易传宗笑着安慰道:“何大哥,你能犯啥错呀?我看咱们院子里就数你精明。”

何大清摆摆手,笑着说:“论精明,咱中院的老易那才叫精明,而且他人品没得说,在厂里和院里没少帮助困难户。

像老刘,虽说对儿子的态度有点区别对待,他是一辈人,秉持着长子养老,次子、三子以后分家另过的老观念。

所以对老二不咋好,但对老大那可是尽心尽力。而且他在外面教徒弟也是实打实的,在厂里口碑也不错。

还有许富贵,人精明但不害邻里。对外精明,有点利己,但你不惹他,他也不惹你。就说我们家柱子和他儿子大茂整天打打闹闹的。柱子跟着天桥的师傅练过摔跤,许大茂身材瘦弱,他俩打起架来有时候没轻没重的,但许富贵从来没对柱子耍过心眼。

前院的阎埠贵也挺精明,不过他有文人的清高,成分是小业主。”

易传宗笑着总结道:“不管怎么说,咱们院里就没有糊涂人。”

何大清却站起身来,反驳道:“怎么没有?贾家不就是嘛。看着精明,其实精明过头了。”

说起贾家,易传宗问道:“何大哥,你说贾家生活困难,贾东旭一个人的户口,他媳妇和他妈都是农村户口。他为啥不在街道办找个临时工干干呢?临时工一个月也能挣个十五六块,这钱足够他们一家三口生活了,而且贾东旭自己还能攒下点钱。

攒下的钱可以买两间房子,住得也能宽敞点。再说了,轧钢厂分房,他们又不是城里户口。城里户口一家六七口人挤在一间房的多得是,怎么轮也轮不到贾东旭。你们就没给他出出主意?”

何大清叹了口气,无奈地说:“唉,实在不知道该咋说他们娘俩。东旭长得倒是不错,挺招人喜欢,找的媳妇也漂亮,看着都挺精明。

可贾贾三口都是咋咋呼呼的,只看眼前利益,没点长远眼光,还特别爱占便宜。尤其是贾张氏没见识,光想着分房占便宜,或者占院里空房子的便宜。

可厂里的资产哪能随便乱占呢?现在厂里工人还不算多,就该赶紧买两间房子,光等着便宜房子,哪能轮到他呢?

就像你刚刚说的,厂里一家六七口人住一间房的大有人在,怎么轮得到贾东旭。我觉得以后房子只会更紧张。”

易传宗笑着说:“所以,何大哥,你得给咱们院里的人多提个醒。咱院里有放映员、锻工、钳工、厨子、老师、粮站、售货员、焊工,还有前院的司机,大家工资都不低。

你给他们出出主意,让他们尽量在院里买间耳房什么的,起码以后有了孩子住得宽敞点。要是院里大家生活水平都提高了,就一家过得不好,难免会招人嫉妒。

仇富心理在哪都有,所以该提醒还得提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