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4章 邻居之间的算计(1/1)

易传宗接着说道:“不过光让柱子给她养老还不稳妥。何大哥,你有续弦的想法吗?”

“续弦?”何大清一听,有些难为情地说,“柱子和雨水都这么大了,续弦倒也可以。”

他心里想着,他们食堂来了个临时工,是个姓白的女子,带着个三儿子,长得白白净净,身材丰满,他还挺有好感的。

但那女子的三个儿子,又让他有点犯怵,于是说道:“续弦可以,可谁愿意嫁给我呀?还带着个儿子和姑娘。”

易传宗笑着说道:“何大哥,愿意的人多着呢?你可是轧钢厂的大厨,还是副主任,有行政级别。

家里不缺钱,又有私产,柱子也快长大能上班了。就雨水一个小姑娘,花销能有多少?像你这样的条件,在农村娶个大姑娘,多给点彩礼,那不是轻而易举的事。

要是你不想在农村娶,也可以娶一些新寡的妇人。有些烈士,当兵前听家里的话娶了媳妇,结果在战场上牺牲了没回来。

他们的媳妇,家里很多都支持改嫁。何大哥,咱们有啥说啥,你照片这事儿,就像个炸弹。不光老太太知道,你在京城认识的人多,就怕有人嫉妒。

现在是民不举官不究,可要是有人举报,还是有危险的。所以娶个烈士家属对你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,她的出身能帮你掩盖一些事。

就算以后万一出什么事,你也可以说当时因为这事儿,何大嫂动了胎气,生完雨水就去世了,你也是没办法。”

何大清听了易传宗的话,激动地站起身来,一只手握拳,另一只手用力一拍,“啪”的一声说道:“传宗兄弟,我听你的!你有合适的人选吗?要是有,给我介绍一个,何大哥我还是想找个好看漂亮点的。”

易传宗看着何大清,说道:“何大哥,好看漂亮点的当然有,不过有的是带着姑娘的,你愿意吗?”

易传宗心里其实已经有个人选了,但还是想让何大清考虑清楚,便接着说:“何大哥,我们街道办王主任手里有几个名单,这些人情况各不相同,有的带姑娘,有的带儿子,还有的姑娘儿子都带,也有不带孩子的。

你想想,那些带儿子的家庭,一般不会轻易让孩子跟着改嫁的母亲走,何况烈士牺牲后,政府会将这些孩子养到18岁,每个月、每年都有抚恤金。

所以说,养孩子这件事,其实就跟他们亲爹自己养的一样,你们只需要稍微照顾一下就行。”

说着,他慢慢凑近何大清,低声说道:“而且我跟你说实话,以后城里和农村的待遇还是有差别的。听弟弟一句劝,娶个城里的比较好。农村家族势力大,你要是娶了农村媳妇,必定会被牵扯到他们家族的事务中。

就算你娶个农村大姑娘,人家说不定也是眼馋你这份工作,想让你给他们找城里的工作。来了城里,难道你不管饭?

要是他们吃不上饭,你能不帮衬吗?你要是不帮衬,你的名声可就不好听了,外面的人会到处说你的不是。尤其是农村家族人员众多,还很抱团。”

何大清听到易传宗这样说,心里其实明白,自己并无直系亲人,仅有几个一同学厨的师兄弟。因战乱频发,许多亲人都已离世,最后只剩他娶了媳妇,组建了新家庭,育有一儿一女。

他寻思着,要是娶个农村家族庞大的媳妇,“吃绝户”倒还是小事。正如易传宗所说,人家大姑娘跟着自己,图什么呢?

总不会图自己年纪大又不讲究卫生吧,肯定有所图。虽说农村人大多善良,但也不乏心思复杂之人。

万一娶个漂亮的农村姑娘,自己虽才三十七八岁,可长相看着像四五十岁,人家姑娘嫁给他能图啥?想来定是图他有份工作,能养活家人。

他也清楚,那张照片日后可能成为自己的绊脚石,所以正如易传宗所言,得娶个成分好能护着自己的媳妇。

人家嫁给他,指望他这份工作来维持生计,虽说子女每月能从父亲那领到抚恤金,但平日里像易传宗说的,照顾一下,跟着吃口饭,自己养个孩子也花不了多少钱,就当给孩子攒着。

就算养个儿子也无妨,平常自己吃啥就给孩子吃点。孩子亲爹留下的副食品就给孩子吃,钱财也不花孩子的,留着等孩子长大,女儿当嫁妆,儿子娶媳妇用,这样自己名声也会更好。

何大清心里清楚,易传宗说的句句属实,是真把他当成亲大哥了。要是自己不来找易传宗询问,恐怕真会一时冲动偷跑了事。

可那样一来,柱子和雨水可就危险了。他深知这院子里的人来自五湖四海,平日里邻里之间看似亲近,可一旦涉及利益,难免会“财帛动人心”。

自家房子是私房,就怕有人算计柱子。柱子这孩子心眼直,把别人给的好处看得很重,他实在放心不下。

况且柱子学厨还没出师,自己要是走了,孩子的处境堪忧。幸亏今天来问了传宗兄弟,正如他所说“一个人计短,俩人计长”。

何大清当下说道:“传宗兄弟,我听你的!你要是有合适的,就给老哥哥介绍一个。

你放心,不管是带儿子还是带女儿的都成。他们亲爹留下的抚恤金之类的,老哥哥我不会动。老哥哥虽说挣得不多,但养活几个孩子还是不费吹灰之力的。而且你也知道……”

易传宗停顿了一下,说道:“何大哥,一般介绍对象都找王主任,咱们王主任那可是热心肠,你就放心吧!

明天我上班后就去问问王主任,肯定给你找个合适的,保准肤白貌美大长腿。”

何大清听到这话,嘿嘿直笑,心里想着传宗兄弟可真是懂他,知道他的喜好。

他不好意思地笑着说道:“传宗兄弟,那就麻烦你了。不过,那老太太怎么办呢?”

易传宗又停顿了一下,说道:“咱先解决找对象的事儿。你回去跟柱子说,让他认老太太当干奶奶,给老太太养老,搬到老太太住的后罩房去。

正好把柱子娶媳妇的事儿交给老太太操心,有你在,她肯定不会给柱子介绍太差的。

而且这样一来,柱子以后不就多了三间房私房。往后,有老太太护着柱子,他也吃不了亏。

这老太太手里可有不少好东西,到时候房子和东西什么的,不都成柱子的了?所以也不算吃亏。老太太还是五保户,只要她活着,钱就不会断。

这就跟你娶个烈士遗孀带个孩子,不用你怎么养,差不多一个道理,只不过是让你时不时照应下老太太罢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