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9章 柏林突围(二十)(1/1)
他已经走了。
他退到远离道路的阴影中,威尔斯只见其在牧场树木间闪躲的背影。
“前面是陷阱!”威尔斯大喊,“这些是塞德利茨人!”
“塞德利茨人”(Seydlitztruppen)指二战中被俘后加入反纳粹活动的德军将领瓦尔特·冯·塞德利茨-库尔茨巴赫(Walther von Seydlitz-Kurzbach)及其支持者。这一群体以组建反希特勒军队为目标。
他们应允为红军效力,扰乱己方防线,制造混乱。威尔斯在切尔卡瑟包围战遇到过一次,现在差点被他们骗了。他们正因如此行径而声名狼藉——身着德军制服,设置假路标,指挥交通,搅乱整个突围计划。
数百人却开始散开,从威尔斯他们的装甲部队旁朝着车站狂奔而去。威尔斯看见他们在月光下汇聚于通道,跌跌撞撞地拖着沉重身躯,朝着自认为安全的地方拼命奔逃。
“这些是塞德利茨人!”威尔斯朝着冲过来的队伍大声呼喊,试图将他们驱赶回去。有几个人停了下来,一群士兵和平民围聚在他身边,然而绝大多数人潮依旧从他们身旁汹涌而过。威尔斯声嘶力竭地叫他们停下,远离车站,别理会那些标志。
车站内突然枪声大作。枪口闪光照亮了黑暗中的行人天桥,不仅来自一侧,更从场地两端。密集且持续的机枪射击声中,尖叫声划破夜空,涌向车站的人群顿时乱作一团,许多人纷纷倒下。可身后的人却茫然失措,根本看不到子弹从何处射来,依旧向前冲撞,践踏着倒下的人。
短短几秒,除了车站内的血腥屠杀,装甲部队周围的地面上也横七竖八地散落着受伤及被践踏的步兵、平民和儿童。人群开始四下溃散,疯狂寻觅任何可作掩护的地方。
威尔斯迅速跳回“豹”式坦克,下令司机韦斯特向车站推进。然而,这根本毫无希望——入口处挤满了人,特别是推着手推车的平民,他们挤成一团,不知该往哪儿拐。车站内枪声愈发激烈,手榴弹开始爆炸,发出苏军手雷特有的空洞爆裂声,炸出可怕的碎片。
昏暗的景象被这些闪光不断照亮,夹杂着车站内被困人员的惨叫与呼喊,以及村庄那边炮火的轰鸣和爆炸声。
一名满脸鲜血、双眼圆睁的士兵从车站狂奔而出。
“把人都带上,”他冲着威尔斯大喊,“他们会跟着您,一级突击队中队长先生。看在上帝的份上,把他们带离车站吧。”
“但是车站里的人——”
“他们死了,全都死了,”他嘶声喊道,“看在上帝的份上,把剩下的这些人带走!”
威尔斯他们立刻调头,驾驶着“豹式”坦克驶离车站,穿过开阔地,驱散那些群龙无首的士兵以及惊慌失措的平民。他们散兵般在装甲部队后列队,摇摇晃晃地跟随在后。威尔斯忧心在这片开阔地会遭遇地雷,或是再次陷入炮火轰炸,但他们进入了一片长满蕨类植物和灌木丛的荒地。
在月光与远处火光映照下,前方道路难以辨认。一位熟悉该地区的平民爬上威尔斯身旁,依照他的指引,他们开始前进,寻得一条在护栏点与铁路线交叉的窄路。护栏点散落着废弃的卡车和设备,过了此处,道路向西延伸,穿过高耸树木,进入一片森林。
炮弹在两旁田野爆炸,但皆是随机发射,仅对身后密集队伍造成有限伤亡。天色渐暗,引导与驾驶愈发困难,履带脱落或豹式坦克损坏行动装置的危险始终高悬心头。
突然,一辆坦克出现在前方,上面有两个闪着红光的烟囱——他们差点撞上停在林间小路拐弯处的瑞奇托芬的豹式坦克。除了瑞奇托芬,原来的935的实验部队都在这里。
他们没有发现威尔斯这辆坦克没有跟上来,但还是决定停下来稍作休整。
约莫凌晨两点,威尔斯他们的“豹”式坦克隐匿在路边树下。跟随他们撤离车站的步兵及其他人员,正在树干间的松针上寻觅地方躺下。威尔斯从这些步兵中挑选出一队警卫,而后民间向导为他们找到的一间林业小屋。屋内黑暗中,瑞奇托芬开口道:
“如此说来,我们已然穿过那个村庄了。‘虎王’坦克此刻就在前方某处,只是我们失去了联系。如今我们必须自行继续前行。得提防塞德利茨那帮人。我听闻车站里堆满了尸体。”
“我们能从他们的制服辨认出塞德利茨的人,”威尔斯说道,“他们干净整洁,仪容得体。与我们的部队不同。”
瑞奇托芬透过百叶窗,凝视着外面成群的士兵和平民。
“我们的士兵知晓战争已然失败,”他说,“现今还有多少人愿意打仗?仅有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人仍愿继续战斗。其余的人会让别人替他们打仗。”
“那么我们便用四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的力量去战斗。”威尔斯回应道。
瑞奇托芬点亮一盏光线最暗的煤油灯,摊开一张地图。
“这是我从一名死去的炮兵手中得来的,”他说,“这儿,它标明了我们的位置。”
他向威尔斯指出他们所处的方位。他们位于柏林西南方向一片呈三角形的林地之中,这片林地被乡村铁路及诸多林间小路分割开来。地图向西延展至易北河,第十二集团军正把守着通往美军的通道。
首先,南北高速公路笔直贯穿德国的这片区域。他们推测,俄国人刚刚沿着这条高速公路向北推进,直逼柏林。倘若果真如此,他们的大部分兵力将会在柏林作战,而去其他农村的防御便会趋于薄弱。
“计划如下,”瑞奇托芬说道,“越过高速公路后,我们还得再穿过大约二十公里的铁路线。”
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移动着。高速公路、铁路,而后是易北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