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2章 朝堂新局暗潮涌,后宫余波又生澜(1/1)
朱元璋在得知淮西勋贵与朱标谋士的阴谋后,雷霆震怒。他当即下令,对参与此次阴谋的淮西勋贵及其党羽进行全面清算。
“传朕旨意,将参与阴谋的淮西勋贵全部革职查办,家产充公,其家族子弟永不录用为官。朱标谋士及其相关人等,一律斩首示众,以儆效尤。”朱元璋坐在龙椅上,眼神冰冷,语气坚决。
朝堂之上,大臣们噤若寒蝉,无人敢出声。他们深知,朱元璋此次是动了真怒,谁要是在这个时候触霉头,必定没有好下场。
朱棣站在一旁,心中暗自欣喜。他知道,经过此次事件,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更加稳固了。但他也清楚,树大招风,接下来必定会有更多人将目光聚焦在他身上。
“陛下英明,此等逆臣贼子,就该严惩不贷,以正朝纲。”朱棣赶忙附和道。
朱元璋微微点头,看向朱棣:“朱棣,此次你立下大功,朕不会亏待你。朕决定,赏赐你良田千亩,黄金万两,以示嘉奖。”
朱棣赶忙跪地谢恩:“谢陛下隆恩,臣定当更加尽心尽力,为陛下分忧,为朝廷效力。”
然而,朱棣心中明白,这些赏赐虽然丰厚,但也意味着他在朝堂上的责任更重了。他必须小心行事,以免被人抓住把柄。
与此同时,一些原本与朱标关系密切,但未参与此次阴谋的大臣,心中开始担忧起来。他们害怕自己会受到牵连,纷纷开始寻找新的靠山。
“大人,如今太子已倒,淮西勋贵也遭清算,我们该怎么办?”一位大臣焦急地对另一位大臣说道。
“唉,如今局势不明,我们必须尽快做出选择。燕王如今圣眷正隆,或许我们可以投靠他。”那位大臣思索着说道。
“可是,燕王此人手段狠辣,我们贸然投靠,会不会……”
“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了。若不尽快找个靠山,恐怕我们也会被陛下视为朱标余党,到时候就麻烦了。”
于是,这些大臣开始暗中与朱棣接触,表达了投靠之意。朱棣心中明白,这些人只是为了自保,但他也需要扩充自己的势力,便不动声色地接纳了他们。
在后宫,李萱成功惩治郑安妃后,后宫暂时恢复了平静。但李萱知道,这种平静只是表面的,那些对她不满的嫔妃肯定还会伺机而动。
“孙贵妃,经过这次事件,本宫觉得后宫的管理还是不能放松。我们要继续加强对后宫众人的监视,以防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。”李萱对孙贵妃说道。
孙贵妃点头:“娘娘说得对。臣妾觉得可以在后宫设立一些秘密的耳目,让他们随时向我们汇报后宫的动向。”
李萱微微皱眉:“此计虽好,但要注意保密,不能让其他人察觉到我们在监视他们。否则,后宫又会陷入恐慌。”
孙贵妃应道:“是,娘娘。臣妾会小心安排的。”
就在这时,宫女来报:“娘娘,女皇陛下有请。”
李萱心中一动,立刻前往皇后寝宫。
“女皇陛下,您召见臣妾,不知有何事?”李萱恭敬地问道。
马皇后看着李萱,神色有些复杂:“萱儿,本宫今日找你来,是想跟你谈谈。近日后宫发生了这么多事,本宫知道你也不容易。但你要明白,后宫的稳定对于朝廷来说至关重要。”
李萱心中明白马皇后的意思,赶忙说道:“女皇陛下放心,臣妾定会尽力维持后宫的稳定。只是,有些嫔妃实在是不知好歹,屡屡挑衅臣妾。”
马皇后微微叹气:“本宫知道。但你也要注意方式方法,不能一味地强硬。毕竟,你现在是皇后,要以大局为重。”
李萱心中有些委屈,但仍说道:“是,女皇陛下。臣妾明白了。”
马皇后微微点头:“还有,你与朱棣来往密切,虽然你们是母子关系,但也要注意分寸。如今朱棣在朝堂上的势力越来越大,难免会有人说闲话。”
李萱心中一惊,没想到马皇后会提到此事。“女皇陛下,臣妾与朱棣只是正常的母子相处,并无其他不当行为。”
马皇后看着李萱,目光温和:“本宫相信你。但你也要小心,不要给别人留下把柄。”
李萱应道:“是,女皇陛下。臣妾记住了。”
李萱从皇后寝宫出来后,心中有些烦闷。她知道,马皇后的提醒是有道理的,但她在后宫的处境也十分艰难。既要应对其他嫔妃的挑战,又要注意与朱棣的关系,以免引起朱元璋和马皇后的不满。
“娘娘,您别太担心了。女皇陛下也是为您好。”孙贵妃在一旁安慰道。
李萱微微点头:“本宫知道。只是,这后宫的日子,真是越来越难了。”
不知朱棣在接纳了那些投靠他的大臣后,朝堂局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,李萱在后宫又会遇到什么新的麻烦,而马皇后对李萱的态度是否会因为某些事情而发生改变。大明王朝在这朝堂新局暗潮涌、后宫余波又生澜的关键时刻,局势愈发复杂,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,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。
朱棣在朝堂上不动声色地接纳了那些前来投靠的大臣,开始着手整合自己的势力。他深知,要想在朝堂上站稳脚跟,就必须拥有一批忠诚于自己的力量。
“各位大人,如今朝廷局势变幻莫测,我们只有团结一心,才能共同应对各种挑战。本王希望,今后各位能与本王齐心协力,为朝廷效力。”朱棣在自己的王府中,设宴款待这些新投靠的大臣。
大臣们纷纷表态:“王爷放心,我等愿为王爷效犬马之劳。”
然而,朱棣心中清楚,这些大臣大多是为了自保而来,忠诚度有待考验。他必须想办法让这些人真正为自己所用。
“既然如此,本王就直说了。如今陛下对朝廷进行整顿,正是我们大展身手的好机会。各位大人在各自的职位上,要多多留意朝中动向,若有任何风吹草动,务必及时告知本王。”朱棣目光扫视着众人,严肃地说道。
“是,王爷。”大臣们齐声应道。
就在朱棣积极整合势力的时候,朝堂上也出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。一些原本中立的大臣,担心朱棣势力过大,会威胁到朝廷的平衡,开始联合起来,试图制衡朱棣。
“大人,如今朱棣势力渐大,若不加以制衡,恐怕会对朝廷不利。我们应该联合起来,向陛下进谏,让陛下对朱棣有所警惕。”一位大臣对另一位大臣说道。
“嗯,你说得有道理。朱棣此人野心勃勃,我们不能坐视不管。只是,我们该如何向陛下进谏,才能让陛下重视此事呢?”
“我们可以列举朱棣近期的一些行为,比如他大量接纳朱标旧部,有结党营私之嫌。另外,他在朝堂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大,也引起了很多大臣的不满。”
于是,这些大臣开始收集朱棣的所谓“罪证”,准备找机会向朱元璋进谏。
在后宫,李萱虽然表面上听从了马皇后的建议,行事有所收敛,但心中对回到现实世界的渴望却愈发强烈。她知道,只有被朱元璋和马皇后杀掉,自己才有机会回去。
“孙贵妃,本宫觉得这后宫的日子实在是无趣。每天都要面对这些勾心斗角,本宫真的有些厌倦了。”李萱坐在宫殿中,对孙贵妃说道。
孙贵妃心中一惊,赶忙说道:“娘娘,您可不能这么想。如今您在后宫的地位来之不易,若轻易放弃,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。”
李萱微微叹气:“本宫又何尝不知道。只是,本宫总有一种感觉,自己不属于这里。”
孙贵妃看着李萱,心中疑惑,但也不敢多问。“娘娘,您是不是有什么心事?若有什么难处,您可以告诉臣妾,臣妾会尽力为您分忧。”
李萱看着孙贵妃,欲言又止。她知道,自己的秘密不能轻易说出口,否则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。“没事,本宫只是感慨一下。对了,后宫最近有什么动静吗?”
孙贵妃说道:“娘娘,暂时还没有什么异常。只是,达定妃等人似乎有些不安分,臣妾担心她们又在谋划什么。”
李萱眼中闪过一丝狠厉:“哼,她们要是再敢乱来,本宫定不会轻饶。”
就在这时,宫女来报:“娘娘,周妃求见。”
李萱微微皱眉:“她来干什么?让她进来吧。”
周妃走进宫殿,看到李萱,赶忙跪地请安:“娘娘万安。”
李萱看着周妃,冷冷地说道:“周妃,你今日前来,所为何事?”
周妃犹豫了一下,说道:“娘娘,臣妾是来向您赔罪的。之前臣妾受朱标指使,在后宫与您作对,实在是罪该万死。求娘娘饶了臣妾这一次。”
李萱心中冷笑:“哼,现在知道求饶了?当初你可曾想过会有今日?”
周妃哭着说道:“娘娘,臣妾知道错了。臣妾也是一时糊涂,被朱标利用。如今朱标已倒,臣妾也没有了靠山。求娘娘给臣妾一条生路。”
李萱心中有些犹豫。她知道,周妃此举可能是真心悔过,也可能另有目的。“你起来吧。本宫可以给你一次机会,但你要记住,若再有下次,本宫定不轻饶。”
周妃心中一喜,赶忙说道:“谢娘娘恩典。臣妾以后定会忠心耿耿,为娘娘效力。”
李萱微微点头:“希望你能说到做到。你先回去吧,本宫还有事要处理。”
周妃退下后,李萱心中暗自思忖,周妃的突然投靠,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?自己是否应该相信她?这后宫的局势,似乎又要变得复杂起来了。
不知朱棣能否应对朝堂上那些试图制衡他的大臣,李萱能否识破周妃的真实意图,而朱元璋又是否会因为大臣们的进谏,对朱棣产生怀疑。大明王朝在这朝堂势力再整合、后宫风云又突变的关键时刻,局势愈发紧张,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,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