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9章 周志刚的苍凉(1/1)
凛冽的西北风打着旋儿,卷起地上的雪沫,抽在人脸上生疼。
周志刚把新配的“永久”自行车靠在街道办那排灰砖平房的山墙上,跺了跺冻得发麻的脚,搓着手朝办公室的走过去。
透过蒙着冰花的玻璃,他看见自己的老伴李素华正坐在办公桌后,脊背挺得笔直。
进门后,他看见,她面前站着两个脸红脖子粗的男人,一个攥着顶破毡帽,一个梗着脖子。
“……王老蔫,你家的鸡啄了老张家晒的苞米,踩坏了人家窗台下的白菜窖顶子,证据确凿,街坊四邻都瞧见了!按街道公约,该赔!”
李素华的声音不高,却像小锤子敲在铁砧上,清晰有力,带着不容置疑的调门。她没看手里的本子,条理分明,
“老张,你气归气,拿锹把人家鸡窝门给劈了,也是破坏他人财物!照价赔偿!两家都有错,各打五十大板!王老蔫,赔老张家窖顶维修钱一块二;
老张,赔王老蔫一个新鸡窝门板,算工料五毛!谁不服,现在说出来,咱们掰扯清楚!”
被点名的王老蔫缩了缩脖子,攥着毡帽的手松了。老张张了张嘴,看着李素华平静却锐利的眼神,那股气焰也消了大半,嘟囔着:“李主任……我,我认罚。”
“认就好。”李素华利落地翻开桌上一个厚厚的硬壳本,拿起蘸水钢笔,“过来签字画押,三天内兑现!再有下次,扣你们下月的肥皂票!”
两人垂头丧气地凑到桌前签字。旁边一个年轻的街道女干事,赶紧把印泥推过去,看向李素华的眼神满是敬畏。
周志刚在窗外看得有些愣神。这还是他那个说话细声细气、遇事总往后缩的老伴吗?
这架势,这派头,比他们建筑公司的车间主任还硬气!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涌上心头。
处理完纠纷,李素华一抬眼看见周志刚,脸上严肃的神情才缓和了些。她跟屋里人交代了几句,裹紧棉袄围巾走了过来。
“这天寒地冻的?别冻坏身子!”李素华埋怨着,伸手帮周志刚掸了掸军大衣领子上的雪沫。
“没事,看你在忙。”周志刚推起自行车,“走吧,回家。”
“这天骑车?手不要了?”李素华瞥了眼那辆崭新的“永久”,“明儿个我给你缝俩棉套笼把车把套上,再穿上大衣,戴上狗皮帽围严实了,兴许能行。你可不年轻了!”
两口子沿着新拓宽的光字街深一脚浅一脚往家走。寒风依旧刺骨,但路确实好走了许多。没走多远,迎面碰上挎着菜篮子的吴婶。
“李主任!哎呦,周老哥也回来了!下?”吴婶满脸堆笑,声音格外热情,目光在周志刚推着的自行车上溜了一圈,
“周老哥,这新车可真精神!到底是体面人家……!”
李素华淡淡一笑:“吴婶,天冷,快回吧。你家那漏风的窗户,我让小王登记了,过两天房管所来人修。”
“哎!哎!谢谢李主任!您费心!”吴婶连声应着,侧身让路,态度近乎恭敬。
又走了几步,几个半大小子在清理自家门前的积雪,看见李素华,都停下手里活计,规规矩矩地喊:“李主任好!”
“嗯,好。雪堆到墙根,别挡道。”李素华点点头,脚步没停。
周志刚跟在后面,心里那点新奇感越来越浓,甚至有点恍惚。街坊邻居看老伴的眼神,跟他记忆里完全不一样了。
那不再是看“老周家的”,而是看一个真正能管事、说话算数的“李主任”。这感觉,既陌生,又让他心里有点发涩,还有点失落。
回到家,屋里暖烘烘的。周秉义和周秉昆都在客厅,一个看着报纸,一个在翻看图纸。郑娟和郝冬梅在厨房忙活晚饭的声响隐约传来。
周志刚脱了大衣帽子,脸上还带着点兴奋的红晕,搓着手坐下:“今儿去公司报到,手续都办利索了!
分在技工培训班当主任!嘿,股级干部呢!”
他语气里带着点小得意,“你们是不知道,咱市建筑公司,变化太大了!早几年才三四百号人,现在好家伙,花名册上我看了一眼,小四千!光是开推土机、搅拌机的司机就上百!工地上吊笼都架着好几台!”
他端起郑娟刚倒的热茶喝了一大口,暖意顺着喉咙下去,话匣子也打开了:“活儿都排满了!光是各厂矿新建的厂房、宿舍楼,图纸堆得跟小山似的,人手根本不够用!
我看报表上,明年开春还有好几个大项目要上马……待遇也好!工资是没怎么涨,可福利厚实!米面油按月发,还管一顿午饭,有肉!工作服,嚯,春夏秋冬四套,劳保鞋、手套管够!”
他越说越高兴,忍不住拍了拍大腿,“还有这!”他指了指靠在门边的自行车,“公司配的!八成新‘永久’!方便我通勤!”
周秉义放下报纸,笑着附和:“爸,这是好事,说明咱们吉春建设得快,厂子多,工人需求大。北机厂带动的。”
周秉昆也从图纸上抬起头,点了点头:“嗯,是好事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周志刚得了回应,谈兴更浓,话锋却不由自主地转了:
“唉,这日子是好了。想想在川省大山里那会儿,修那些仓库……真是遭罪啊!”他脸上的笑容淡了,声音沉下来,
“住的是油毡棚子,夏天闷得像蒸笼,冬天四面透风。
喝的水,得走几里地去山涧挑,浑浊得很,得澄半天。吃的……顿顿是盐水煮萝卜干,就着硬得硌牙的苞米饼子。
几个月见不着点油星,更别说肉了。那些年轻后生,干那么重的体力活,扛水泥、打石头,营养跟不上,累得直不起腰……”他描述着那些艰苦的细节,仿佛又回到了那潮湿闷热或寒风刺骨的工地。
说着说着,他眼前又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黔省山坳里那个破败的小院,女儿周蓉抱着孩子、在寒风中那麻木佝偻的身影。
一股酸热猛地冲上鼻腔,他抬手抹了把眼睛,声音哽咽起来:
“可再苦……能有蓉儿现在苦吗?抱着那么小的孩子……天寒地冻的……我远远看着,心跟刀绞似的……秉义,秉昆……”他抬起头,布满红丝的眼睛带着哀求和最后的试探,看向两个儿子,
“爸知道,她犯了错,该受罚……可……能不能……能不能给她寄点钱?寄点吃的穿的?孩子那么小,总得……总得有点营养吧?咱家现在……”
客厅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了。
周秉昆脸上的表情没什么变化,只是目光从父亲脸上移开,重新落回手中的图纸上,手指无意识地捻着纸角,沉默得像一块冰凉的石头。
周秉义眉头紧锁,放下报纸,身体微微前倾,斟酌着开口,语气尽量放平缓,却带着不容动摇的底线:“爸,娃娃缺不了营养,而周蓉她……不是简单的犯错。
她是触犯的是刑法,定性严重,好不容易,改成劳动改造,接受思想教育。
组织上已从轻处理,既然安排了她在那里,生活上……肯定是有基本保障的。我们私下寄钱寄物,这……这不合规矩,也不利于她的改造。这等于是在对抗组织决定……”
“啪!”
周志刚猛地一拍桌子,震得茶杯跳了一下。他霍地站起身,脸涨得紫红,额上青筋都暴了起来,手指颤抖地指着周秉义,又指向闷头不语的周秉昆,声音因为极度的失望和愤怒而嘶哑变形:
“规矩!规矩!你们眼里就只有规矩!那是你们亲妹子!亲外甥女!她在那山沟沟里活得像根草!你们……你们一个个在吉春吃香的喝辣的,当官的当官,发财的发财!
心肠怎么就这么硬?!你们忘了她小时候怎么跟在你们屁股后面喊哥哥了?!你们……你们是出息了,可把良心也出息没了!”
他气得浑身发抖,老泪纵横,只觉得一股浊气堵在胸口,闷得他喘不过气。
“周志刚!”
一声断喝,像惊雷般在门口炸响。李素华不知何时站在了客厅门口,腰板挺直,脸上罩着一层寒霜。
她手里还拿着炒菜的锅铲,围裙都没解,眼神却锐利得吓人,直直刺向暴怒的丈夫。
“你发什么疯?!”李素华一步跨进来,声音不高,却字字像冰锥子,砸得周志刚浑身一激灵,“当着孩子的面拍桌子瞪眼,你还有没有点当爹的样子?!”
周志刚被这突如其来的气势镇住,一时忘了哭骂,愣愣地看着完全陌生的老伴。
李素华走到他面前,锅铲柄几乎要点到他鼻子上,语气冰冷又带着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痛心:
“规矩?规矩就是天!没有规矩,没有组织纪律,能有今天的好日子?!周蓉她是自己作死!放着正道不走,偏要往那歪门邪道上撞!组织上没让她去坐牢,没让她吃枪子儿,让她带着孩子在乡下劳动改造,已经是天大的宽大!是看在她两个兄弟的份上!看在她年轻不懂事的份上!是组织给了她一条活路!”
她深吸一口气,胸膛剧烈起伏,声音愈发严厉:
“你还想给她寄钱寄东西?你这是想干什么?
想让她觉得还有靠山?想让她觉得犯了天大的错还有人兜着?!你这是害她!是让她永远不知道自己错的有多深!是让她一辈子都改造不好!你这不是疼她,周志刚,你这是往死里坑她!”
李素华的目光扫过两个儿子,最后又钉回周志刚煞白的脸上,语气斩钉截铁,带着街道干部特有的不容置喙:
“周蓉的事,到此为止!谁也不准再提!更不准私下搞任何小动作!她在那一天,就得老老实实接受改造一天!这是组织纪律!谁敢违反,别怪我这个当妈的,也跟他不讲情面!”
她顿了顿,声音低沉下来,却更显分量,“你想让她早点回来,唯一的办法,就是指望她自己争气,好好改造,让组织上看到她的悔改和进步!除此之外,没第二条路!听明白了没有?!”
周志刚被这一连串疾风骤雨般的训斥彻底打懵了。
他张着嘴,喉咙里嗬嗬作响,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。老伴那冰冷的眼神,那斩钉截铁的话语,像无数根针扎在他心上,又像一盆冰水从头浇下,让他浑身发冷。
他颓然地跌坐回椅子上,双手抱着头,肩膀剧烈地抖动,发出压抑的、绝望的呜咽。
客厅里死寂一片,只有炉火偶尔的噼啪声和周志刚压抑的哭泣。
李素华胸膛起伏,握着锅铲的手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。周秉义和周秉昆都沉默着,一个眼神复杂地看着父亲,一个依旧盯着图纸,仿佛那上面有无尽的玄机。郑娟和郝冬梅站在厨房门口,担忧地看着这一切,大气不敢出。
昏黄的灯光下,周志刚蜷缩的身影显得格外佝偻和苍凉。
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,那个他熟悉的家,那个他以为永远由他支撑的家,早已在不知不觉间,换了天地。
(大大们帮忙关注一下我,过千关注可以建群,到时给大家们发福利,也请大大们在点催更时,帮忙用爱发个电,打个赏,叩谢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