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7章 决裂(1/1)
帅府的宴客厅内,气氛早已凝固如冰。方才被唐通一脚踹翻的桌案,还狼藉地倒在一旁,泼洒的酒水与菜肴,散发着一股混合了酒香与杀气的诡异味道。
所有人的目光,都聚焦在吴三桂、唐通,以及那位刚刚出言挑衅的吴三桂心腹谋士,夏国相的身上。
夏国相脸上带着一丝玩味的笑容,他慢条斯理地用丝巾擦了擦嘴角,仿佛方才唐通的怒火,对他而言不过是一场无伤大雅的助兴表演。他看了一眼怒目圆睁的唐通,又扫了一眼在场那些面色各异的明军文武,不紧不慢地开口了。
“唐将军何必如此动怒呢?”他的言辞,依旧是那般模棱两可,却又字字诛心,“我家主公的意思是,如今大军压境,咱们关城之内,总要有个章程。是战是和,总要拿出个态度来。若是诸位大人能与主公同心同德,咱们便一同向圣上‘请功’,说不定,这泼天的富贵,就在眼前了。”
他故意将“圣上”二字说得含糊不清,既可以指代关外的崇祯皇帝,也可以指代关外更远处的,那位大清国的顺治皇帝。而所谓的“请功”,究竟是献上吴三桂的人头,还是献上唐通等人的项上人头,全凭听者自己去品味。
在场的明军文武,无不色变。他们听出了这番话里赤裸裸的威胁。他们环顾四周,才发现不知何时,宴客厅的各个角落,早已站满了身披甲胄、手按刀柄的吴家亲兵。今日这场宴席,分明就是一场鸿门宴!
唐通看着夏国相那副小人得志的嘴脸,不怒反笑,笑声中充满了鄙夷与不屑。
“哈哈哈哈!夏国相,好一个夏国相!”他指着夏国相,朗声道,“我当真是高看你了!我大明待你不薄,你却甘心为主公谋划这等背主求荣的勾当!你劝我等弃暗投明?我看,该弃暗投明的,是你自己才对!”
他试图用言语,来挑拨夏国相与吴三桂之间的关系,更是想在这绝境之中,为自己,也为大明,争取最后一丝机会。
“夏国相,你也是个聪明人。你难道看不出,如今是何等光景吗?当今圣上,扫平内乱,整肃朝纲,北拒建虏,大明中兴之势,已然锐不可当!我家主公连战连捷,天兵不日即至!你此时若能迷途知返,随我等一同擒下吴三桂这国贼,献于圣前,本将保你非但无过,反而有功!这,才是真正的泼天富贵!”
夏国相脸上的笑容,有那么一瞬间的僵硬。
他虽看穿了唐通的离间之计,但唐通的话,却也实实在在地,戳中了他内心深处那份日益增长的不安。
是啊,大明的形势,确实是越来越好了。那位崇祯皇帝,仿佛脱胎换骨一般,手段之凌厉,意志之坚定,远超所有人的想象。反观自己所追随的吴三桂,如今却要卑躬屈膝地去向满清求援,这条路,真的走对了吗?自己的前途,真的就押在了一个正确的选择上吗?
就在夏国相心神动摇之际,吴三桂的耐心,终于耗尽了。
他不想再看唐通在这里鼓动唇舌,扰乱军心。他猛地一拍桌案,发出“砰”的一声巨响!
这声拍案,便是信号!
只听“哗啦”一阵甲胄摩擦之声,早已埋伏在四周的数十名伏兵,如狼似虎地一拥而上!雪亮的钢刀,瞬间出鞘,齐刷刷地架在了唐通、高第等所有朝廷系将领的脖颈之上。
冰冷的刀锋,贴着皮肤,让所有人都噤若寒蝉。
唐通看着这番景象,眼中闪过一丝了然。他知道,自己今日,必死无疑。既然求生无望,那便求一个忠烈之名!
他反而镇定了下来,昂首挺胸,对着吴三桂破口大骂:“吴三桂!你这乱臣贼子!背弃君父,勾结外虏!你不得好死!我唐通今日便是死了,到了九泉之下,也要看着你身败名裂,遗臭万年!”
他骂得越凶,神情便越是激昂,仿佛已经做好了慷慨赴死的准备。
然而,有人却被吓破了胆。
正选总兵高第,看着架在自己脖子上的钢刀,早已是面如土色,双腿抖如筛糠。他“扑通”一声跪倒在地,对着吴三桂连连叩首,哀嚎道:“平西伯饶命!平西伯饶命啊!末将……末将愿降!末将愿追随平西伯,投……投奔大清!求平西伯给末将一条活路啊!”
吴三桂冷冷地看着跪在地上摇尾乞怜的高第,眼中闪过一丝极度的厌恶与不屑。
他要的,是震慑,是立威。而高第这番软弱无能的丑态,只会让在场众人看轻自己。
“哼,”吴三桂冷哼一声,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,“临阵倒戈,乱我军心,要你何用?”
他对着身旁的亲兵,使了个眼色。
那亲兵会意,手起刀落,毫不犹豫。一颗大好的人头,冲天而起,滚落到大厅中央,鲜血,溅了在场所有跪地求饶的文武官员一脸。
这血腥而果决的一幕,彻底摧垮了所有人的心理防线。他们惊恐地尖叫着,哀嚎着,对着吴三桂拼命地磕头,乞求饶命。方才还算体面的宴席,瞬间变成了血腥的屠宰场。
唐通看着高第的尸体,心中非但没有恐惧,反而生出一丝快意。他依旧保持着站立的姿态,梗着脖子,对吴三桂喝道:“吴三桂,来吧!给爷爷一个痛快!二十年后,爷爷又是一条好汉!我唐通生是大明的人,死是大明的魂!”
他这是在用自己的性命,逼迫吴三桂成全他的忠烈之名。只要吴三桂杀了他,他便是为国殉节的忠臣,他的家人后代,便能得到朝廷的抚恤与荣光。
然而,吴三桂又岂会让他如愿?
他看着唐通那副慷慨激昂、视死如归的模样,突然笑了。他走到唐通面前,用一种近乎戏谑的语气,低声道:“唐将军,想死?想当忠臣?我偏不成全你。”
他对着左右下令:“把他给我押下去,好生‘看管’!没有我的命令,不许他死,更不许他好过!”
唐通闻言,如遭雷击。他最担心的事,发生了。求生不得,求死不能,还要被吴三桂当作与朝廷讨价还价的政治筹码,这比杀了他,还要让他感到屈辱和痛苦。
夏国相站在一旁,默默地看着这一切。看着吴三桂的冷酷,看着高第的懦弱,看着唐通的绝望。他的内心,正在经历着一场剧烈的风暴。
他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,大明的复兴,似乎已是不可阻挡的洪流。而自己和主公吴三桂,却正乘着一艘小船,逆流而上。
这条路,真的能走到最后吗?一个巨大的问号,在他的心中,缓缓升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