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3章 洛水千帆叩帝阍(1/1)

第一折 水战奇谋备舟楫

洛水西岸的芦苇在秋风中此起彼伏,像一片翻滚的银浪。姜维踏着晨露登上邙山最高处,手中马鞭指向河面:"此处水流湍急,却藏着三道暗流,正好能掩护楼船潜行。"他身后的杜预展开羊皮地图,手指沿着洛水弯道划出弧线:"将军说得是,从这里到天津桥正好七里水路,魏军在两岸都筑了箭楼,唯有中段的回水湾适合隐蔽。"

蜀军的造船营就藏在芦苇深处,工匠们正给楼船的船首加装铁制撞角。邓艾蹲在一艘楼船的舱底,用手指敲了敲新铺的桐油木板:"务必把缝隙填实,洛水虽浅,却多暗流漩涡,去年就有三艘货船在这里断了龙骨。"负责造船的校尉递过一碗粗瓷碗:"将军尝尝这松脂胶,用秦岭松脂加桐油熬了三天三夜,入水三日不化。"邓艾沾了点胶液搓了搓,突然对正在搬运连弩的士兵喊道:"把弩箭都搬到中层舱室,用毡布盖好,别让露水打湿了箭簇!"

李狗蛋背着十支铁簇箭跑过跳板,腰间的葫芦撞在船帮上叮当作响。他停在船头的元戎弩旁,好奇地看着工匠调试弩机。这架连弩比黄河上用的更大,弩臂由两段硬木拼接,牛筋弦粗如手指,十二支铁箭并排卡在箭槽里,箭头泛着青黑色的光泽。"这箭淬了洛水的乌头汁,见血封喉。"老工匠拍了拍他的肩膀,"小子可别乱碰,上个月就有个新兵误触扳机,一箭射穿了三层木板。"

岸边的空地上,夏侯霸正在训练水军。蜀军士兵三人一组,踩着充气的羊皮筏练习泅渡,有人失去平衡掉进水里,立刻被同伴用长杆捞起。"都给我记住了!"夏侯霸的嗓门震得芦苇叶簌簌掉落,"洛水不比黄河,岸边全是魏军的暗哨,一旦落水必须憋气三分钟,露出水面就得挨箭!"他指着远处的回水湾,那里停泊着二十艘伪装成商船的楼船,船帆上还印着"洛阳商号"的字样。

暮色降临时,姜维在中军大帐召开军事会议。帐内悬挂的洛阳城防图上,九座城门都插着红色标记,唯有西北角的承明门标记着黄色。"根据细作回报,司马昭把御林军都调到了南三门,承明门只留了五千老弱残兵。"姜维用毛笔在图上圈出天津桥,"今夜三更,夏侯霸带五千人乘商船佯攻天津桥,把魏军主力引过来。"他转向邓艾:"你率二十艘楼船顺流而下,从回水湾突然冲出,直取承明门!"

邓艾眉头微皱:"可是将军,承明门外的洛水浅滩密布,楼船容易搁浅。"姜维从案上拿起一个陶制船模,演示着如何利用退潮时的水流:"我已算好时辰,三更退潮时会有半个时辰的顺流,正好能让楼船冲过浅滩。"他把船模推到城墙边,"只要登上城头,就用火把为号,我会亲率主力接应。"

李狗蛋在帐外擦拭长矛,听见帐内传来姜维的声音:"......当年武侯在赤壁,也是借天时地利才大破曹军。"他摸了摸怀里的护身符,想起母亲说过哥哥当年就是在赤壁之战中牺牲的。远处的洛水传来哗哗的水声,像是在催促着出征的号角。

三更的梆子声刚过,二十艘商船就扬起了风帆。船头的魏军旗号在月光下格外醒目,甲板上的"商人"都穿着魏军服饰,却在袖中藏着蜀军的令牌。夏侯霸站在旗舰上,望着远处天津桥的灯火,突然低声下令:"把船帆降半桅,别让魏军看出破绽。"当商船行至桥洞下时,他猛地抽出腰间长刀:"点火!"刹那间,火箭如流星般射向桥头的魏军大营,干燥的营帐立刻燃起熊熊大火。

"敌袭!敌袭!"魏军的呼喊声刺破夜空。天津桥上的守军纷纷冲向桥头,却没注意到洛水上游的回水湾里,二十艘楼船正悄然解开缆绳。邓艾站在主舰的望楼上,看着商船方向的火光,用力挥下红旗:"起帆!目标承明门!"楼船的帆布在夜风中"唰"地展开,借着退潮的水流冲向黑暗的河面。

李狗蛋紧紧抓着船舷的栏杆,手心全是汗水。楼船穿过芦苇丛时,两侧的芦苇叶擦过船身发出沙沙的声响,像是有人在黑暗中低语。突然,岸边闪过几点火光,是魏军的巡逻队!"趴下!"伍长压低声音喊道,所有人都趴在甲板上,只有船头的弩手悄悄举起了元戎弩。巡逻队的灯笼晃了晃,渐渐远去,楼船继续在黑暗中破浪前行。

当承明门的城楼出现在视野中时,邓艾突然下令:"落帆!准备撞角!"楼船的速度渐渐减慢,士兵们纷纷拿起武器,连弩手也做好了发射准备。城楼上的魏军还在打盹,根本没发现黑暗中逼近的楼船。"放箭!"随着邓艾的一声令下,箭雨如瀑布般射向城楼,魏军士兵惨叫着从城楼上滚落。

"就是现在!"邓艾拔出长刀指向城头,楼船猛地加速,船头的铁制撞角"轰隆"一声撞在城墙上。李狗蛋跟着队伍跳上城墙,长矛第一次刺中敌人时,他不再像在陈留那样闭眼睛,而是死死盯着对方的眼睛,直到敌人倒下才拔出长矛。城楼上的火光越来越亮,映照着蜀军士兵冲锋的身影,也映照着远处天津桥方向的夜空——那里,夏侯霸正率领着佯攻的部队与魏军展开激战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第二折 金墉烽火照城郭

承明门的城楼插上蜀军旌旗时,天边已泛起鱼肚白。邓艾站在城头望向城内,洛阳的街巷如棋盘般展开,远处的皇宫在晨雾中若隐若现。"将军快看!"一名士兵指向西北方向,那里的金墉城上空升起了三堆烽火,浓烟在晨光中格外醒目。邓艾:"是司马昭的信号,他已经知道我们进城了。"

姜维率领主力从承明门进入洛阳时,街道上空无一人。百姓们都躲在家里,门窗紧闭,只有几只受惊的鸽子从屋顶飞过。"传令下去,不得惊扰百姓!"姜维对亲兵喊道,"违令者斩!"他注意到街边的墙上贴着司马昭的布告,上面画着姜维的画像,悬赏千金捉拿"蜀汉逆贼"。

李狗蛋跟着队伍穿过一条小巷,忽然听见屋里传来婴儿的哭声。他停下脚步,看见门缝里有双惊恐的眼睛在看着他。"快走!"伍长拉了他一把,"别惹麻烦!"李狗蛋却从怀里掏出一个干粮袋,悄悄放在门口,然后快步跟上队伍。当他转过街角回头看时,看见一个妇人偷偷打开门,把干粮袋拿了进去。

金墉城的守军正在城墙上布置防御。这座曹魏皇帝的囚禁之地,此刻成了抵御蜀军的重要堡垒。司马昭站在城楼上,望着远处承明门方向的蜀军旌旗,脸色铁青。"大将军,邓忠将军的援军还有半个时辰就到。"太傅何曾颤巍巍地说道,"我们只要守住金墉城,等援军一到就能夹击蜀军。"司马昭却冷笑一声:"姜维诡计多端,他敢孤军深入,必有后招。"

城外的蜀军正在架设投石机。工匠们将巨大的木架组装起来,用绳索固定在地面上,然后将磨盘大的石弹装进皮窝。杜预站在一台投石机旁,亲自校准方向:"瞄准城楼的东南角,那里是最薄弱的地方。"当第一发石弹呼啸着飞向金墉城时,他对身边的姜维说:"将军,这霹雳车是按武侯留下的图纸造的,射程能到三百步。"

石弹"轰隆"一声砸在城楼上,碎石飞溅。司马昭踉跄着后退几步,差点从城楼上摔下去。"大将军!"亲兵连忙扶住他,"蜀军的投石机太厉害了,要不要暂时撤退?"司马昭推开亲兵,指着城下的蜀军喊道:"放箭!用火箭烧了他们的投石机!"城楼上的魏军立刻射出火箭,密集的箭雨如蝗虫般飞向蜀军阵地。

李狗蛋趴在投石机旁的掩体里,看着火箭从头顶飞过,吓得心脏怦怦直跳。他旁边的弩手正忙着装填元戎弩,铁箭上的毒汁在阳光下闪着幽光。"别害怕!"老弩手拍了拍他的肩膀,"这弩能射百步远,比他们的弓箭厉害多了。"当弩手扣动扳机时,李狗蛋看见十二支铁箭如流星般射向城楼,城楼上的魏军顿时倒下一片。

激战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。金墉城的城楼已经多处受损,蜀军的投石机也被烧毁了三台。姜维站在高处观察战况,发现魏军的箭雨渐渐稀疏了。"他们快没箭了。"他对邓艾说,"准备云梯,午后发动总攻。"邓艾却摇了摇头:"将军,金墉城地势险要,硬攻只会徒增伤亡。我有个主意......"他凑近姜维耳边低语了几句,姜维的脸上渐渐露出笑容。

午后的阳光格外刺眼。司马昭在城楼上清点箭支,发现只剩下不到三成了。"大将军,蜀军好像在撤退!"一名士兵突然喊道。司马昭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,果然看见蜀军正在收拾器械,似乎准备撤离。"不好!是诈败!"司马昭突然醒悟过来,"快加强城门防御,他们要挖地道!"

话音未落,金墉城的南门突然传来一声巨响,城墙竟然塌陷了一个缺口!原来邓艾派人在南门下挖了地道,用炸药炸开了城墙。"冲啊!"夏侯霸率领士兵从缺口涌入,与魏军展开激烈的巷战。司马昭见大势已去,只好带着残兵从北门撤退,向皇宫方向逃去。

李狗蛋跟着队伍冲进金墉城时,看见城内的牢房里关押着许多囚犯。"这些都是反对司马昭的忠臣。"一名老兵告诉他,"去年曹髦皇帝就是被司马昭囚禁在这里的。"李狗蛋看着牢房里憔悴的囚犯,突然想起了家里的母亲。他掏出腰间的匕首,一个个地撬开牢门:"我们是蜀军,是来救你们的!"

夕阳西下时,金墉城已经完全被蜀军占领。姜维站在城楼上,望着皇宫方向的炊烟,若有所思。邓艾走上前来:"将军,我们已经控制了洛阳的西北城区,下一步该怎么办?"姜维指着皇宫的方向:"司马昭肯定会在那里负隅顽抗。传我命令,今晚休整,明天进攻皇宫!"

夜幕降临时,李狗蛋坐在金墉城的城墙下,给母亲写信。他借着月光写道:"娘,我已经打进洛阳城了,这里很大很漂亮。等打完仗,我就接您来城里住......"写到这里,他忽然想起了哥哥,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。远处的皇宫方向传来阵阵鼓声,像是在预示着明天的激战。

第三折 宫墙鏖战裂金汤

晨曦中的洛阳皇宫笼罩在一片紧张的气氛中。司马昭站在太极殿前的广场上,看着禁军士兵们加固宫门。宫墙的每一处垛口都站满了弓箭手,宫门后堆放着巨石和滚木,连地砖缝隙里都插上了锋利的铁刺。"告诉将士们,"司马昭对身边的将领喊道,"守住宫门者赏黄金百两,后退者斩!"

蜀军的攻城部队已经在宫墙外列好了阵势。三十架云梯并排而立,像一排排伸向天空的巨人手臂。投石机旁堆放着小山似的石弹,连弩手们都已搭箭上弦,等待着进攻的命令。姜维骑着战马站在阵前,望着巍峨的宫墙,对身边的将领们说:"洛阳皇宫的城墙比陈留城坚固三倍,硬攻伤亡会很大。"他指向宫墙左侧的一处角楼:"那里是防守最薄弱的地方,我们就从那里突破。"

李狗蛋站在云梯旁,手心全是汗水。他的甲胄上还沾着昨天的血迹,长矛的红缨已经变成了暗红色。旁边的老兵给他整理了一下头盔:"小子,等会儿爬云梯时要快,别让上面的石头砸到。"老兵拍了拍他的肩膀,"记住,保护好自己才能杀更多敌人。"

随着姜维一声令下,蜀军的投石机率先发动攻击。石弹呼啸着飞向宫墙,砸在城墙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。城楼上的魏军立刻还击,滚木礌石如雨点般落下,砸在地上扬起阵阵尘土。"放箭!"姜维大喊一声,弩手们扣动扳机,密集的箭雨遮天蔽日般射向城楼,城楼上的魏军顿时倒下一片。

"上云梯!"夏侯霸挥舞着长刀喊道。蜀军士兵们扛着云梯冲向宫墙,李狗蛋跟着队伍跑到墙下,用力将云梯靠在墙上。当他抓住梯阶准备攀爬时,一块巨石突然从上面砸下来,在他面前的地面上砸出一个大坑。"小心!"老兵一把将他拉开,"上面的滚木礌石最多,要趁他们换石头的时候爬!"

李狗蛋深吸一口气,趁着魏军换石头的间隙向上攀爬。他的手指紧紧抓住梯阶,脚踩着狭窄的横木,一点点向上移动。城楼上的魏军发现了他,立刻向他射箭。箭矢擦着他的耳边飞过,吓得他赶紧低下头。当他爬到一半时,突然看见上面的老兵被一箭射中,从云梯上掉了下去。"不!"李狗蛋大喊一声,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。

"别停下!快爬!"下面的伍长喊道。李狗蛋咬紧牙关,继续向上攀爬。就在他快要爬到城头时,一块滚木突然砸在他旁边的梯阶上,云梯剧烈地晃动起来。他死死抓住梯阶,身体悬在半空中。城楼上的魏军伸出长矛刺向他,他连忙躲闪,长矛擦着他的胳膊划过,留下一道深深的伤口。

"杀啊!"就在这时,夏侯霸率领的突击队从另一侧登上了城头。魏军的注意力被吸引过去,李狗蛋趁机爬上城头,挥舞着长矛刺向最近的魏军士兵。那名魏军士兵猝不及防,被刺中了胸膛,惨叫着倒下。李狗蛋拔出长矛,又刺向另一名士兵,他的动作越来越熟练,眼神也越来越坚定。

城头上的激战异常激烈。蜀军士兵们虽然登上了城头,却被魏军困在狭小的空间里,难以展开攻势。夏侯霸挥舞着长刀杀开一条血路,却被几名魏军士兵围住,身上多处受伤。"将军莫怕!我来帮你!"李狗蛋大喊着冲过去,长矛直刺一名魏军的后背。那名魏军惨叫着倒下,夏侯霸趁机砍倒了剩下的几名士兵。

"好小子!"夏侯霸拍了拍李狗蛋的肩膀,"跟我来!打开宫门!"他们沿着城头杀向宫门,沿途的魏军士兵纷纷倒下。当他们到达宫门的城楼时,发现守军正在用铁链加固宫门。"快砍断铁链!"夏侯霸喊道。李狗蛋举起长矛,用力刺向铁链的锁扣。铁链发出刺耳的响声,却纹丝不动。

"用这个!"一名士兵扔过来一把大斧。李狗蛋捡起大斧,使出全身力气砍向铁链。"当"的一声巨响,铁链被砍断了一节。他又砍了几下,铁链终于断成两截。"开门!"夏侯霸大喊一声。宫门后的蜀军士兵立刻拉开城门,大队蜀军如潮水般涌入皇宫。

司马昭在太极殿内听到宫门被攻破的消息,知道大势已去。他看着身边的侍卫,指向自己的喉咙:"我司马家三代基业,没想到毁在我手里......"就在这时,何曾拦住了他:"大将军不可!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!我们可以从密道逃走,去长安召集援军!"

司马昭犹豫了一下,"好!我们走!"他跟着何曾穿过太极殿的密道,向皇宫的后门逃去。密道里阴暗潮湿,墙壁上的火把忽明忽暗,映照着他们惊慌的脸庞。当他们到达后门时,却发现那里早已被蜀军占领。"司马昭束手就擒吧!"姜维的声音从门外传来,"你已经无路可逃了!"

司马昭看着紧闭的后门,又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密道,突然惨笑起来:"天亡我也!天亡我也!"他拔出 sword 想要自刎,却被何曾死死抱住:"大将军,留得性命才有希望啊!"就在这时,后门被撞开了,蜀军士兵一拥而入,将司马昭等人团团围住。

李狗蛋跟着姜维走进密道时,看见司马昭被士兵们押了出来。他的头发散乱,衣服上沾满了泥土,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威风。当司马昭经过李狗蛋身边时,突然停下脚步,看着他身上的蜀军铠甲:"你是谁?为什么要帮蜀汉打仗?"李狗蛋握紧了手中的长矛:"因为你们曹魏篡夺了汉室江山,我们是来光复汉室的!"

司马昭冷笑一声:"汉室早已腐朽,曹魏取而代之是天意。你们蜀军逆天而行,终将失败!"姜维走上前来:"司马昭,你弑君篡位,残害忠良,才是真正的逆天而行。如今你已成阶下囚,还有什么话好说?"司马昭闭上眼睛,不再说话,任由士兵们将他押走。

夕阳的余晖透过宫殿的窗户照进来,给古老的皇宫镀上了一层金色。姜维站在太极殿的中央,看着殿内的龙椅,若有所思。邓艾走进来:"将军,我们已经控制了整个皇宫,魏军残兵都已投降。"姜维点了点头:"传令下去,安抚百姓,开仓放粮,让洛阳城尽快恢复秩序。"他走到窗前,望着远处的洛水,轻声说道:"武侯,我们终于打进洛阳了......"

李狗蛋站在宫殿的门口,看着夕阳下的洛阳城。他想起了母亲,想起了哥哥,想起了所有为光复汉室而牺牲的将士们。他握紧了手中的长矛,心中暗暗发誓:一定要守护好这座来之不易的城池,让汉室的光辉重新照耀中原大地。

第四折 民心向背定乾坤

洛阳城的街道上渐渐恢复了生气。蜀军士兵们正在张贴安民告示,上面写着"蜀军进城,秋毫无犯,百姓安居乐业"的字样。几个胆大的百姓打开门,探出头来看着街上的蜀军士兵,发现他们果然如告示所说,没有惊扰百姓,才纷纷走出家门,开始打扫门前的街道。

姜维穿着便服在洛阳的街巷中行走,身边只带了两名亲兵。他看着街边的店铺渐渐开张,百姓们互相打着招呼,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当他走到一家面馆前时,老板热情地招呼他:"这位将军,要不要来碗面?我这洛阳水席可是一绝。"姜维笑着点了点头:"好,来三碗面。"

吃面的时候,姜维和老板聊了起来。"老板,蜀军进城后,你们的生意怎么样?"老板叹了口气:"唉,前几天兵荒马乱的,哪有人敢出来吃面啊。今天看见蜀军秋毫无犯,才敢开门营业。"他压低声音,"说句实话,不管是魏还是蜀,只要能让我们安居乐业就行。"姜维点了点头:"你说得对,百姓要的就是安居乐业。"

李狗蛋跟着伍长在粮仓外维持秩序。百姓们排着长队领取粮食,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感激的笑容。一位老大娘颤巍巍地接过粮食,对李狗蛋说:"好孩子,谢谢你啊。要不是你们蜀军开仓放粮,我们全家都得挨饿。"李狗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:"大娘您客气了,这是我们应该做的。"

就在这时,一名士兵匆匆跑来:"伍长,将军让你带几个人去西城,那里有百姓闹事。"伍长皱了皱眉头:"怎么回事?"士兵说:"好像是一些旧魏的官员煽动百姓,说蜀军要征收重税,还说洛阳很快就要被魏军夺回了。"伍长对李狗蛋说:"你在这里守着,我去去就回。"

李狗蛋看着伍长离开的背影,心里有些不安。他想起刚才老大娘的话,觉得不能让那些旧魏官员破坏蜀军在百姓心中的形象。他对身边的士兵说:"你们先在这儿守着,我去西城看看。"不等士兵回答,他就拔腿向西城跑去。

西城的广场上聚集了很多百姓,几个穿着长袍的官员正在台上慷慨激昂地演讲。"乡亲们,蜀军是来掠夺我们的!"一个官员喊道,"他们开仓放粮只是暂时的,等站稳脚跟就会征收重税,让我们流离失所!"台下的百姓议论纷纷,有些人已经开始骚动起来。

"大家别听他们胡说!"李狗蛋突然跳上一个石台,"蜀军进城后从来没有惊扰过百姓,开仓放粮也是真心实意为了大家!"他指着台下的一位老大娘,"这位大娘昨天领到了粮食,大家可以问问她!"老大娘站起来说:"是啊,蜀军的小伙子们都很好,还给我送粮到家呢。"

那几个官员见有人反驳,立刻指着李狗蛋骂道:"你这个蜀军的小走狗,别在这里妖言惑众!"他们对台下的百姓喊道:"乡亲们,把他赶下台去!"一些被煽动的百姓开始向石台涌来,李狗蛋虽然有些害怕,却依然站在台上:"大家别被他们骗了!他们都是旧魏的官员,怕蜀军断了他们的财路!"

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姜维带着亲兵赶到了。"都住手!"姜维大喊一声,百姓们纷纷停下脚步。姜维走上台,对百姓们说:"乡亲们,我是蜀军统帅姜维。我向大家保证,蜀军绝不会征收重税,更不会惊扰百姓。我们进城是为了光复汉室,让天下太平,让百姓安居乐业。"

他指着那几个官员:"这些人都是司马昭的亲信,他们害怕蜀军打破他们的美梦,才在这里煽动闹事。"姜维对亲兵说:"把他们抓起来,关进大牢!"百姓们见姜维亲自发话,又听说这些官员是司马昭的亲信,顿时恍然大悟,纷纷指责那几个官员。

事情平息后,姜维对李狗蛋说:"你做得很好,有勇气,有担当。"李狗蛋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:"将军过奖了,我只是不想让他们破坏蜀军的名声。"姜维拍了拍他的肩膀:"保护百姓是我们的责任,也是光复汉室的根本。只有得到百姓的支持,我们才能真正取得胜利。"

接下来的几天,洛阳城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华。蜀军士兵们帮助百姓修缮房屋,清理街道,和百姓们打成一片。李狗蛋跟着队伍在城里巡逻时,经常有百姓给他送水送粮,孩子们还围着他问东问西。他觉得自己就像在自己的家乡一样,心里暖洋洋的。

这天,李狗蛋正在街上巡逻,突然看见一群人围着一个布告栏议论纷纷。他挤进去一看,原来是姜维发布的新告示,上面写着要选拔洛阳的贤才加入蜀军,共同治理洛阳。"这可真是好啊。"一位老者说,"我儿子是个秀才,一直怀才不遇,这下可有机会了。"旁边的年轻人也说:"我也要去报名,跟着蜀军干一番大事业!"

李狗蛋看着百姓们踊跃报名的场景,心里充满了自豪。他想起了姜维的话:"只有得到百姓的支持,我们才能真正取得胜利。"他觉得,光复汉室的梦想已经不再遥远,只要蜀军和百姓同心协力,就一定能让汉室的光辉重新照耀中原大地。

夜幕降临时,李狗蛋站在洛阳城的城楼上,望着城内万家灯火。远处的洛水在月光下泛着银光,像是一条银色的带子环绕着这座古老的城市。他摸了摸怀里的护身符,仿佛看到了母亲的笑容,看到了哥哥的身影。他握紧了手中的长矛,心中暗暗发誓:一定要守护好这座城市,守护好百姓的希望,让光复汉室的梦想成为现实。

第五折 暮色雄关续汉魂

深秋的洛阳城笼罩在一片金色的余晖中。姜维站在邙山之巅,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,手中的马鞭轻轻敲击着山石。邓艾走到他身边,递上一件披风:"将军,天凉了,披上吧。"姜维接过披风披上,感慨道:"没想到我们真的打进了洛阳,实现了武侯的遗愿。"邓艾叹了口气:"可惜啊,武侯没能亲眼看到这一天。"

远处的军营里传来阵阵操练声,蜀军士兵们正在加紧训练,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。虽然司马昭已经被俘,但曹魏的残余势力仍然占据着关中地区,随时可能反扑。姜维对邓艾说:"我们不能掉以轻心,要尽快巩固洛阳的防御,同时派人联络各地的汉室忠臣,扩大我们的势力。"

李狗蛋正在军械营里帮忙修缮武器。他的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,脸上也多了几道伤疤,但眼神却越来越坚定。老工匠看着他熟练地打磨长矛,笑着说:"小子,你的手艺越来越好了,快赶上我了。"李狗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:"都是师傅您教得好。"他拿起一把修好的长矛,仔细地检查着,确保没有任何瑕疵。

这天,姜维在洛阳宫召开军事会议,商讨下一步的行动计划。"关中的魏军主力还在,他们随时可能进攻洛阳。"杜预指着地图说,"我们必须守住函谷关和潼关,阻止魏军东进。"夏侯霸站起来说:"我愿意率军驻守函谷关,保证不让一个魏军通过!"姜维点了点头:"好,夏侯将军勇冠三军,守函谷关最合适。"他又对邓艾说:"邓将军,你率军驻守潼关,与函谷关形成犄角之势。"

邓艾犹豫了一下:"将军,我们兵力有限,分兵驻守恐怕不妥。不如集中兵力守洛阳,以逸待劳?"姜维摇了摇头:"函谷关和潼关是洛阳的门户,丢了这两处,洛阳就无险可守。我们必须守住这两处要塞,才能争取时间巩固洛阳的防御。"他看着众将:"诸位放心,我会坐镇洛阳,随时准备支援你们。"

会议结束后,李狗蛋被姜维叫到了书房。"李狗蛋,你这几个月表现很好,立了不少战功。"姜维看着他说,"我决定提拔你为什长,带领十名士兵。"李狗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,过了好一会儿才跪下:"谢将军提拔!我一定好好干,不辜负将军的期望!"姜维扶起他:"好好干,我看好你。"

几天后,夏侯霸和邓艾分别率军前往函谷关和潼关驻守。李狗蛋跟着邓艾的部队来到潼关,负责守卫西门。潼关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,是关中进入中原的咽喉要道。邓艾站在城头,对士兵们说:"潼关是洛阳的屏障,我们必须守住这里,哪怕战至最后一人!"

李狗蛋和他的士兵们在西门修筑防御工事,加固城墙,挖掘壕沟。他们还在城头上布置了大量的连弩和滚木礌石,准备迎接魏军的进攻。李狗蛋每天都要仔细检查防御工事,确保没有任何疏漏。他知道,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,不能有丝毫懈怠。

半个月后,魏军果然大举进攻潼关。邓忠亲自率领五万大军,兵临城下。"姜维匹夫,有种出来决一死战!"邓忠在城下大喊,声音震耳欲聋。邓艾站在城头,冷笑一声:"邓忠小儿,你父亲已经被俘,识相的就快快投降,免得白白送死!"

邓忠怒不可遏,下令攻城。魏军的投石机开始发射,石弹呼啸着飞向城楼。城楼上的蜀军立刻还击,连弩齐发,箭雨如瀑布般落下。李狗蛋躲在垛口后,不断地向城下投掷滚木礌石。他看见魏军士兵像蚂蚁一样涌向城墙,又像割麦子一样倒下,心中既害怕又自豪。

激战持续了三天三夜,潼关城下尸横遍野,血流成河。魏军虽然攻势猛烈,却始终无法攻破蜀军的防御。邓忠看着伤亡惨重的士兵,心中既焦急又无奈。"将军,我们已经伤亡过半,再攻下去恐怕......"一名将领劝道。邓忠犹豫了一下,最终下令撤退:"撤!我们先退回关中,再图后举!"

当魏军撤退的消息传到洛阳时,全城百姓都欢呼雀跃。姜维站在洛阳宫的城楼上,望着欢呼的百姓,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他知道,这只是暂时的胜利,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。但他有信心,只要蜀军和百姓同心协力,就一定能克服困难,实现光复汉室的梦想。

李狗蛋站在潼关的城头上,望着远去的魏军,心中充满了自豪。他想起了母亲的嘱托,想起了哥哥的牺牲,觉得自己终于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。他握紧了手中的长矛,看着夕阳下的潼关,心中暗暗发誓:一定要守住这座雄关,守护好来之不易的胜利,让汉室的光辉永远照耀这片土地。

夜幕降临时,李狗蛋坐在城头,给母亲写信。他借着月光写道:"娘,我们打退了魏军的进攻,守住了潼关。我现在是什长了,带领十名士兵。等天下太平了,我就接您来洛阳住,让您看看这繁华的京城......"写到这里,他抬头望向天空,月亮格外明亮,仿佛在为他祝福。

远处的洛阳城灯火通明,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原大地上。姜维站在洛阳宫的窗前,望着天上的明月,心中思绪万千。他知道,光复汉室的道路还很漫长,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。但他有信心,有决心,带领蜀军将士和天下百姓,为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而奋斗到底。

夜色渐深,洛阳城渐渐安静下来,只有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在街道上回荡。这座古老的城市见证了太多的兴衰荣辱,如今又迎来了新的希望。在这个宁静的夜晚,每个人都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,期待着汉室复兴的那一天早日到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