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八十七章 把系统的功能利用到极致(1/1)

得到结果,张卫国没有片刻耽搁,第一时间拨通了省农大郑院长的电话。

电话那头,郑院长听完张卫国的计划,爽朗地笑了起来:“卫国啊,你这个年轻人,总能搞出点新名堂来!这是好事,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!”

郑院长当即在电话里拍板:“你放心,我马上从院里给你抽调五个最优秀的学生,组成技术小组!从西瓜品种的选择,到后面如何科学育苗,精准备肥,我让他们给你们做最全面的技术指导!一定要让花溪村的第一批西瓜,一炮打响!”

听到农大要派五个大学生专家过来,大队长激动地握住张卫国的手,黝黑的脸上满是感慨和欣慰。

“卫国啊,你这思想觉悟,真是高!”

他看着远处那些正在田里忙活的村民,声音里带着一丝敬佩:“都说先富带动后富,我以前觉得这就是一句口号。现在看到你,我才明白这句话的分量。”

“你自己发了财,成了大老板,却还时刻惦记着咱们村里这些乡亲,一门心思地带着大家伙共同致富。你,是咱们花溪村的功臣啊!”

大队长的这番话,说得张卫国脸上都有些发烫。

功臣?

他可不敢当。

他看着大队长那张饱经风霜却充满真挚的脸,心里头多少有点儿汗颜。带着乡亲们共同致富,这话不假,可他最根本的目的,还是为了薅菜多多系统的羊毛。

这事儿他没法跟任何人说,只能在心里头盘算。

生猪、西瓜……按照后世的收购价,这1490头猪,再加上那五百多亩西瓜,一旦全部供应上去,他个人账户里,至少能多出几百万的巨款。

这才是他拼命折腾的真正动力。

当然,能顺手拉着全村人一起过上好日子,这感觉,确实也不赖。

他挠了挠头,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:“大队长,您可别这么说,我就是出了个主意,真正干活受累的还是大伙儿。这事儿能成,是咱们花溪村所有人齐心协力的结果。”

这番话说得谦虚,却更让大队长和胜利叔高看他一眼。

一个月的时间,在村民们既盼着又有些忐忑的心情中飞速滑过。

花溪村的养猪场,迎来了第一次大规模出栏的日子。

这天一大早,整个养猪场就热闹得跟赶集一样。

猪圈里,一头头膘肥体壮的大白猪哼哼唧唧,拱着食槽,那叫一个赛一个的壮实。

这些猪,都是吃着科学配比的饲料,喝着干净的水,在宽敞卫生的猪圈里长大的。

有个别特别能吃的猪王,过磅一称,好家伙,直奔二百六十斤!

就算是小一点的,也稳稳当当地站在二百一十斤往上。

这可把村民们给乐坏了。

“你看那膘,这得能炼出多少油啊!”

“还是技术员有法子,这科学养猪就是不一样!”

张卫国早就叫来了几辆大卡车,停在养猪场的空地上。

他拿着早就拟好的订购协议,找到了大队长和堂叔张胜利,还有几个村民代表。

“大队长,胜利叔,咱们按之前说好的,村里的猪我全收了。咱们当着大伙儿的面,一头一头过磅,记好数,谁也不吃亏。”

整个称重装车的过程,持续了一整天。

村民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,那一声声猪的嚎叫,在他们听来,简直比过年的鞭炮声还悦耳。

等最后一头猪被赶上卡车,张卫国当场从包里掏出厚厚的三沓大团结,递给了大队长。

“大队长,这是三万块订金,您先收着。剩下的钱,等我把猪全部出手,五天之内,保证一分不少地给村里结清。”

大队长和胜利叔捧着那三沓钱,手都有些哆嗦,除了去银行贷款那次,他们没看到过这么多钱。

周围的村民们更是伸长了脖子,眼睛都看直了。

张卫国指挥着货车,将这批生猪浩浩荡荡地拉到了火车站的专用仓库。

晚些时候,他会亲自押车,把其中的490头猪装上运往鹏城的货运专列。

他早就跟谢彪通过气,这批猪直接卖给了鹏城最大的国营屠宰场,价格比内地高出一大截。

剩下的1000头猪,则在仓库里,被张卫国悄无声息地全部供应给了菜多多系统。

【叮!成功供应生猪1000头,平均重量225斤,总计斤。】

【系统收购单价:17.55元/斤(受品质、市场稀缺度等因素影响)。】

【本次交易总金额:3,948,750元。】

【货款已存入系统钱包,请宿主查收。】

张卫国算了笔账,从村里收购这1490头猪,总成本大约在36万左右。卖到鹏城那490头,刨去运费和各种开销,能净赚个5万块。

而真正的大头,是卖给系统这1000头猪,净赚了接近395万!

五天后,张卫国一身轻松地回到了花溪村。

他直接来到了村委会,大队长和胜利叔一见他,立马站了起来:“卫国,咱们养猪场的猪,全部卖掉了吧?”

张卫国笑了笑,把手里的一个大帆布包往桌子上一放,发出一声闷响。

“大队长,货款我已经全部收到了。”

他拍了拍那个鼓鼓囊囊的包:“钱太多,我没全取出来,剩下的都在银行。得麻烦您安排几个人,跟我去一趟市里的银行。”

大队长和胜利叔对视一眼,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压抑不住的狂喜。

大队长当即点了村里五个最年轻力壮、当过兵的小伙子:“你们五个,明天跟着卫国去市里,就算是上厕所,也得给我在门口站岗!”

第二天,村里的拖拉机,突突突地冒着黑烟,头一回拉的不是庄稼,而是八个神情肃穆的大老爷们。

大队长和胜利叔一人一边,把张卫国夹在中间,活像左右护法。

另外五个小伙子,手里虽然没拿家伙,但那鼓鼓囊囊的胸肌和警惕的眼神,比啥都好使。

拖拉机一路开到了德山市龙国银行门口,引来了不少路人侧目。

当张卫国说明来意,要取一笔超过三十万的现金时,整个银行的柜员都惊动了。

行长亲自出来接待,又是倒水又是递烟,最后干脆把所有柜员都叫了出来,关上大门,专门帮他们数钱。

一沓沓崭新的钞票被从金库里搬出来,用点钞机过了一遍又一遍,最后装进了几个巨大的麻袋里。

张卫国一行人,扛着几个沉甸甸的麻袋走出银行时,村民的腿肚子都紧绷着。

回到村里,大队长第一时间召集了全村村民,在养猪场前的空地上开分红大会。

还清了当初买猪苗和建猪场的贷款后,大队长当着所有人的面,用村里的大喇叭宣布了后续的资金安排。

“剩下的钱,咱们分成三份。都说要想富先修路,第一份的三万块,把咱们村口到市里的土路,给它修一修,方便大家去城里!”

“好——”底下响起一片叫好声。

“第二份,留作村里养猪场的周转资金,明天就再去进三千头猪苗,把咱们的养猪场规模,再扩大一倍!”

村民们的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,眼睛里全是光。

大队长故意拉长了音,看着底下黑压压的人头,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,他清了清嗓子,用尽全身力气喊道:“最后一份,给咱们全村189户人家,分红!”

当大队长用颤抖的声音,从大喇叭里喊出每户分红,五百二十块的时候,整个场院先是死一般的寂静。

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,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

城里一个正式工,辛辛苦苦干一个月,工资也就四五十块钱。

这笔分红,顶得上一个工人不吃不喝干一年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