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5章 这种行为实在过分!(1/1)
安抚几句朱元璋后,他感到了疲倦,轻声道:
“妹子,咱们早些安歇吧。”
“明日还有许多事务等着处理。”
言罢,朱元璋躺下,扯过丝被,侧身背对马皇后,面朝墙壁,沉沉睡去。
马皇后凝视着熟睡的朱元璋,片刻沉默。
随后,她吹熄了身旁的蜡烛,房间顿时陷入一片漆黑。
马皇后也躺下,耳边是朱元璋均匀的呼吸声,但她辗转反侧,难以入眠。
她曾向刘伯温许下诺言,要保他周全,助他归隐。
可朱元璋固执己见,不肯让步,令她无计可施。
“连我都劝不动重八,还有谁能说服他呢?”
朱元璋性情倔强,霸道异常,一旦决定之事,从不轻易改变。
这时,马皇后脑海中闪过一个身影——叶轩。
那个常被朱元璋称赞,才智过人,近乎妖孽的存在。
他提出诸多国策,为朱元璋解决无数难题。
“或许,他能找到让朱元璋改变主意的方法。”
马皇后暗自思量。
她望着被微风拂动的帘帐,心中已有计较,定要寻个时机,与叶轩一见。
直觉告诉她,叶轩能救刘伯温。
数日匆匆流逝。
大殿内金碧辉煌,朱元璋头戴双龙戏珠翼善冠,身着明黄圆领衮服,端坐于金丝楠木龙椅之上,目睹下方胡惟庸上演权谋之戏。
在朱元璋眼中,胡惟庸犹如自己提拔的小丑,卖力地在百官前表演,春风满面,翻云覆雨。
那些与胡惟庸政见不合的官员,被他和其党羽驳斥得面红耳赤或面色惨白。
为添几分趣味,朱元璋不时附和胡惟庸几句。
“朕赞同胡丞相之意。”
“胡丞相所言极是。”
“......”
有了皇帝的支持,胡惟庸愈发趾高气扬,如同战胜的公鸡,不可一世。
官员们心中愤慨。
胡惟庸仗着自己的势力欺压他人。
这种行为实在过分!
朱元璋环视众官员的反应,见胡惟庸已激起足够的不满,便开口打断了这场闹剧,随后说道:
“我有几件事情要宣布。”
“我打算成立一个监察机构。”
“专门用来调查不法官员。”
“任何敢于违法的行为。”
“这个监察机构都将依据大明律例严惩不贷!”
朱元璋的语气渐渐变得严厉。
大殿内的气氛仿佛瞬间凝固,文武百官都不由自主地颤抖。
他们对大明律例的严苛心知肚明。
一旦被监察机构查出问题。
那后果将不堪设想。
官员们心中疑惑。
朱元璋为何突然要成立监察机构?
这实在出乎意料。
难道是临时起意?
不可能。
以朱元璋对 ** 的深恶痛绝,绝不可能是心血来潮。
胡惟庸眼珠一转。
他站了出来。
“皇上,这监察机构的院长人选,是否已经确定?”
朱元璋望着胡惟庸,冷笑几声。
胡惟庸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?
莫非他还想争这个位置?
徐达、汤和、刘伯温等人尚未表态。
他竟敢抢先开口。
真是厚颜 ** 。
朱元璋心中鄙夷,脸上却笑容满面。
“人选我自然已经有了。”
“汤和。”
“监察院院长一职,你可愿意担任?”
汤和闻言一惊,随即拱手道:
“皇上将此重任托付于微臣,是微臣的荣幸。”
“微臣愿为皇上赴汤蹈火。”
“在所不辞。”
他没想到朱元璋会把这个职位交给他,但既然皇上已经决定,他只能接受。
朱元璋对汤和的顺从态度十分满意。
胡惟庸皱了皱眉,瞥了一眼汤和,但没有说话。
汤和身居高位,权势显赫,与朱元璋情同手足,关系极为亲密。朝臣们对他无不敬仰,若让他担任鉴查院院长一职,恐怕无人会心生异议。他无疑是此位的最佳人选。
“朕决定任命汤和为鉴查院院长。”
“此外,提高全体官员的俸禄,各级官员按品级对应的俸禄,一律提升五成。”
朱元璋此言一出,心中不免肉疼。虽看似提升幅度不大,但官员众多,这将是一笔巨大的开销。国库刚刚有所充盈,此刻却要如此大出血,他心中实有不甘。
然而,叶轩与马皇后的见解让他无法反驳。若官员们连温饱都无法保障,怎能全心全意为大明效力?只有让他们衣食无忧,才能避免他们另寻生财之道,从而专心为大明服务。
朱元璋的念头一闪而过,接着说道:
“加大对受贿行为的惩处力度。”
“凡举报 ** 污吏属实者,必有重赏。”
“参与受贿者如能自首,可视情况予以赦免或从轻发落。”
这些政策一经提出,满朝文武皆为之震惊。他们意识到,朱元璋此次是下定决心要清除 ** 污吏,彻底推行反腐反贪。
朱元璋宣布的一系列国策,实则皆是叶轩的智谋。文武百官对此毫不知情,听闻朱元璋接连宣布多项政策,无不惊愕。他们疑惑,朱元璋何以有如此多的良策?究竟是谁在幕后为他出谋划策?人的智慧怎能如此超群?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立于大殿一侧,尽力降低自己存在感的刘伯温听到这些国策,眉头微蹙,偷偷瞥了一眼上方的朱元璋,心中暗道:“又是叶轩所为。”
世间唯叶轩能为朱元璋献此等妙计,他人难以比肩。
坐于金丝楠木龙椅之上,朱元璋身着明黄龙袍,目光扫视群臣,淡然问道:
“诸位爱卿,对朕的‘二七零’国策有何见解?”
“可有不妥之处?”
朱元璋笑容满面,实则暗藏锋芒,犹如静卧舔爪之虎,一旦发怒,必将猎物撕咬至死。
刘伯温心中暗惊。
“皇上之策,英明无比。”
“依此策略,朝堂风气定能整肃,清廉可期。”
“臣全力支持皇上之策。”
胡惟庸率先表态,极力奉承朱元璋。
“臣亦觉皇上之计甚妙!”
“臣亦附议!”
群臣响应,纷纷表态支持。
朱元璋目睹此景,眼中闪过精芒,面上不动声色,心中却欢喜不已。
“胡惟庸,果然易入彀中。”
“他已中计而不自知。”
“可悲可叹。”
“且让他继续以丞相之权横行。”
“结党营私,闹得越大越好。”
在朱元璋眼中,胡惟庸犹如落入无形蛛网的猎物,而他则如冷眼旁观的蜘蛛,静待猎物同伴步入陷阱,待时机成熟,便露出毒牙。
他满怀期待。
胡惟庸究竟能走到哪一步?
朱元璋乐见其闹大,勾结更多官员,尤其是开国功臣。
如此,他便能一举将这些势力铲除,并顺理成章地废除某制度。
“真期待那一日的到来。”
朱元璋眯眼,愉悦之情溢于言表。
群臣真心拥护这些政策,别无他求。
只为那条能提升五成俸禄的法令。
五成虽不多,却也胜过无。
大明一品官的年俸本为1044石,加五成便是1566石。
对一品官而言,1566石虽不多,却也能稍解贫困。
只是,仍不及宋朝官员的待遇。
底层官员的俸禄更是微薄,增五成勉强能维持温饱。
百官不知是谁为朱元璋献此策,但都心存感激。
至于设立鉴查院,让汤和掌管,百官反应 ** 。
一些 ** 尚未意识到鉴查院的威胁,但日后它将成他们的噩梦。
在鉴查院的反腐行动中, ** 将无处遁形,或被囚禁,或被斩首。
未被揪出的 ** 则日夜难安,生怕下一个轮到自己。
胡惟庸对新建的鉴查院不归他管略有微词,但他不敢招惹汤和这位军方勋贵。
“算了,不过是个小机构,管管受贿之事。”
“我的权力并未被大幅削弱,随他们去吧。”
胡惟庸心想。
叶府内,叶轩依旧过着悠闲的日子。
教导皇孙的任务轻松,半天课程足矣。
时而能得闲暇,由其他大本堂老师教导皇孙。
此日,正逢其他老师授课,礼部无事,神造局亦只需叶轩绘出图纸,阐明原理,工匠自会摸索制造。
叶轩颇为悠闲。
“又是一日悠哉。”
他躺在特制的木躺椅上,望着繁茂枝叶,心中思量。
“秋月,再使点劲。”
叶轩对身旁执扇的秋月说道。
“是,姑爷。”
秋月加大了扇风力度。
沈蓉与春婵正对弈,闻叶轩之言,不禁投去一记白眼。
“姑爷,就会使唤秋月姐。”
“你就不能自己动手?”
叶轩笑看春婵,“本想让你来扇,但怕你累着,毕竟你身怀六甲,只能劳烦秋月了。”
“秋月,你不介意吧?”
秋月摇头,“不介意,能为姑爷效劳,是秋月的荣幸。”
“你看,秋月都这么说了。”
出乎意料,叶轩未闻春婵反驳,转头望去,只见她脸颊、脖颈皆泛红。
叶轩疑惑。
春婵羞涩不已,原来姑爷如此关心她。
此时,叶轩眼角余光瞥见庭院一角突现一蒙面人,面罩上绘有蜘蛛图案,乃罗网之人。
叶轩借故离开,遁入拐角,确认无人后止步。
“何事?”
叶轩未回头,问道。
罗网之人禀报朝堂之事,朱元璋正推行整顿 ** 之策。
叶轩眉梢一动,此策非他所出?竟被朱元璋所用。
叶轩不讶于朱元璋知晓其授课内容,毕竟朱雄英等皇孙皆其学生,朱元璋欲知课程内容,询问皇孙即可。
然而——
俸禄竟涨五成?
叶轩暗笑朱元璋吝啬。
薪资涨幅五成,实则寥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