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4章 他眼神闪烁,犹豫不决(1/1)
决定成立鉴查院后,朱元璋开始考虑人选问题,即鉴查院的院长。叶轩曾授课时提到,这个监察机构的负责人需权力巨大,能直接上报皇帝,最好是皇帝本人兼任。鉴查院将与锦衣卫相似,直接对皇帝负责。
经过一番思量,朱元璋决定委派一位心腹掌管鉴查院。
毕竟,鉴查院事务繁杂。
身为皇帝,若事事躬亲,岂不劳累至极?
寻觅一位可信赖之人,仅需大事上报,便能减负不少。
放下朱雄英,朱元璋捋须沉思。
究竟何人适合此职?
他脑海中浮现诸多身影。
鉴查院监察百官,探查 ** ,其院长之选不可不慎,地位须高,能服众望,且须深得他心。
朱元璋面露为难。
称帝以来,多疑之心渐生,即便是昔日挚友,亦难全信。
一时之间,人选难定。
他眼神闪烁,犹豫不决。
最终,朱元璋选定汤和为鉴查院院长。
汤和与他自幼相识,情谊深厚,如同手足。
汤和更是明朝开国功臣,随他征战四方,屡建奇功,先升元帅,后封信国公。
其人行事谨慎,智慧深沉,忠诚勇敢,值得信赖。
“望汤和不负所托。”
朱元璋心中暗想。
人选既定,又有减贪之策,他心情大好。
“叶轩这小子,果然智谋过人。”
“只是,有如此多计策,直接告知朕不就好了?”
“何必绕弯子教这些皇孙?”
“他们所学,朕迟早也会知晓。”
朱元璋不禁心生怨念。
叶轩这小子,非得等他问才肯说,不问则守口如瓶。
反倒是对朱标和皇孙们,叶轩倒是滔滔不绝。
朱元璋心生郁闷。
难道我如此吓人?
吓得他在我面前噤若寒蝉?
非得我逼问他,他才肯开口?
“乖孙,看看皇爷爷。”
“皇爷爷可怕吗?”
朱元璋双手轻轻捧起朱雄英胖乎乎的小脸,让他的目光转向自己。
小家伙的眼神清澈无邪。
他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,真诚地说:
“皇爷爷一点也不可怕。”
“我很喜欢皇爷爷。”
“很喜欢?”
“不是最喜欢?”
朱元璋敏锐地捕捉到了话中的微妙。
小团子有些心虚。
他不能说自己最喜欢的是叶轩老师。
若说了,皇爷爷会不会伤心?
于是,小团子巧妙地转换了话题:“皇爷爷,你觉得叶轩老师的第一个提议怎么样?”
提议内容是:提 ** 员们的俸禄,并设立养廉基金。
朱元璋沉默。
他只想静一静。
别问静静是谁。
朱元璋心中隐隐作痛。
心疼那些银子。
他觉得这个提议格外刺眼。
难道就不能不增加吗?
皇宫深处,寝宫之内。
明亮的烛火照亮了整个房间。
屋内装饰简朴,几件上了漆的黄花梨家具,几样简单的摆设。
梳妆台前,一面双龙纹的铜镜如同玻璃般明亮,清晰地映出马皇后端庄的面容。
马皇后坐在梳妆台前,摘下耳垂上的“八珠环”。
她望着镜中的自己,岁月在脸上留下了痕迹。
眼角边爬上了细纹。
马皇后轻轻抚摸着眼角。
不知不觉间,岁月已悄然流逝。
她和重八都已不再年轻。
她的目光流转,看向镜中倒映的朱元璋的身影。
朱元璋身着洁白中衣,倚坐床头,丝被轻覆腹部以下。手中握书一卷,然心神早已飘远。眉眼间洋溢着喜悦。
马皇后深知朱元璋性情,料定必有喜事,心中暗想,或许此刻正是提出所求之时。她移步至床榻边坐下,轻声问道:“重八,今日何故如此欢愉?可是遇上了什么美事?”
朱元璋笑容满面,难以掩饰,索性开怀大笑,皱纹在眼角与额头愈发深刻。“妹子,叶轩此人果然不凡。今 ** 在大本堂为皇孙授课,你猜他讲了些什么?”
马皇后望着故弄玄虚的朱元璋,面露无奈,心中无解。
“重八,叶轩究竟所言何事,让你如此欣喜?我实在猜不透,你就别卖关子了。”
朱元璋遂直言相告:“叶轩今日于大本堂,讲授如何惩治 ** 污吏。他提出了四个建议,着实令我惊讶,原来对付那些 ** ,竟有如此多良策。”
马皇后闻言,好奇心起,追问具体建议。
朱元璋继续道:“叶轩之策有四。其一,设立严刑峻法,以律法之威震慑百官,使之不敢贪、不能贪。此想法与我不谋而合,我早有设立严刑之意。”
“ ** 污吏虽表面有所收敛,实则暗流涌动,屡禁不绝,着实令人头疼。”说到这里,朱元璋面露忧色,但随即又转为振奋,“而我,之前仅想到这一策。”
“叶轩还提出了三项对策。”
“第二项对策,是对举报者给予重奖,甚至确保其无罪。”
“此计甚妙。”
“能促使百姓监督官员。”
“行贿受贿者皆需谨慎,否则将面临严惩。”
朱元璋称赞不已。
马皇后听后,深感叶轩之智慧。
“第三项对策,设立监察机构,监督官员,彻查 ** 。”
“朕已决定,成立鉴查院。”
朱元璋告知马皇后第三项对策。
马皇后望着兴致勃勃的朱元璋,心想:
“难怪重八如此器重他。”
“他智谋过人。”
** 问题,连刘伯温、李善长等人都束手无策,叶轩却轻易提出解决方案,令马皇后心生敬意。
以叶轩的才智,若在乱世,定能建功立业,成为一方霸主;即便在和平年代,也定能有所作为。
马皇后仿佛看见一颗新星正在升起。
“重八,叶轩之才,或许超越刘伯温、李善长。”
“我们定要善待他。”
朱元璋捋须笑道:
“那是当然。”
“朕知道。”
马皇后心想:知道?他似乎并不真正明白。
“叶轩真是我们的智囊。”
“如同腹心之患,却为我们所用。”
“朕正为 ** 之事烦恼,叶轩便为朕解决了难题。”
“哈哈哈……让他做皇孙的老师,真是明智之举。”
朱元璋得意自夸。
马皇后不得不提醒:
“重八,你说有四个建议,怎么才说了三个?”
朱元璋:……
最终一条,他犹豫不决,不愿多提。
“第四条......是关于官员们的薪酬,以及设立廉洁奖金。”
“那就讲讲吧。”
“官员们为大明效劳,也是为我们服务。”
“这是他们的荣耀。”
“领取薪酬,他们本应心存感激。”
“竟还妄想加薪。”
“真是不可理喻。”
朱元璋的语气中满是愤懑。
“妹妹,你来评评理。”
“我说的对不对?”
马皇后沉默不语,心中却认同叶轩的观点。
大明官员的薪酬确实微薄。
唯有提高他们的薪酬,才能让官员们无后顾之忧,全心全意为大明和百姓效力。
马皇后一番劝解,渐渐平息了朱元璋的怒火。
经此劝说,朱元璋的情绪才稍有缓和。
总体而言,此刻朱元璋的心情还算不错。
只要实施叶轩的四条建议,定能有效减少 ** 污吏,让大明官场风气清明廉洁!
望着朱元璋愉悦的神情,马皇后觉得时机恰好。
她轻声说道:
“重八。”
“刘伯温前些日子来找过我。”
“他找你何事?”
朱元璋神色一变,面容阴沉下来。
“重八,刘伯温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,即便没有大功也有苦劳,如今他年事已高,不如让他归隐田园如何?”
“刘伯温此人太过傲慢!”
“我看他是看不起我这个皇帝,不愿再辅佐我。”
朱元璋的语气冰冷异常。
放刘伯温归隐?
那是不可能的。
刘伯温才智过人。
若放他离开京城,朱元璋绝不放心。
只有将刘伯温留在眼皮底下,也就是将他困在京城,朱元璋才能安心。
马皇后听后心生不悦。
“重八,难道你连我的话也不愿听一听吗?”
“仅是让刘伯温归隐,你都不肯。”
“莫非你还想杀了他不成?”
“那你连我一起杀了如何?”
朱元璋无奈叹息。
“你是我明媒正娶的妻子,我怎会害你?”
“刘伯温不同。”
“他不能放。”
朱元璋安抚着生气的马皇后,却坚决不让步。
马皇后见朱元璋态度坚决,心中无奈。她深知朱元璋的脾气,他执意要对付刘伯温,甚至动了杀心。尽管她百般劝说,朱元璋仍不肯放过刘伯温。
刘伯温虽有些清高,但他清正廉洁,是个好官。马皇后觉得,即便刘伯温不愿为朱元璋效力,也不该因此杀他。这样的做法,与暴君无异。
马皇后长叹一声,深知后宫不得干政。她只能言语劝说,不能直接干预朝政,更不能出手相助刘伯温。否则,即便她与朱元璋感情深厚,也会因此产生裂痕。从朱元璋对待昔日兄弟的态度来看,她若干政,两人的感情势必受到影响。
马皇后感到心力交瘁,连她都劝说不动朱元璋,这世间还有谁能改变他的想法?
“皇后,咱们别为了刘伯温争吵。我也没说要杀他,只是想让他留下来为我效力。”
“我怎会如此残暴。”
朱元璋安抚了几句,心中却有些烦躁。刘伯温竟敢跑到马皇后这里告状,他暗暗记下这一笔,打算日后算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