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5章 反击质疑显实力(1/1)
丁义珍站在县政府大楼后门的台阶上,风把他的风衣下摆吹得贴在小腿上。
那辆深色商务车刚拐出大院,轮胎压过减速带发出一声闷响。他没追,也没喊,只是掏出手机,把光大船队值班室的电话重新拨了一遍。
“老陈,刚才那两辆车的车牌号我让县办记了,你那边能不能查到最近三天内,有没有从北欧发来的订单变更通知,和这两个号码的归属地有关联?”
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,“有。芬兰赫尔辛基一家商社取消了干菌菇预购,理由是‘区域政策不确定性’。对方经办人用的邮箱后缀,和刚才那辆车注册的公司一致。”
丁义珍把手机塞进兜里,转身往回走。
脚步刚踏进楼道,招商办主任就迎上来,手里捏着一份文件,
“丁县长,您要的东西,比对出来了。王会长拿的那份报告,数据来源是省厅上周五闭门会议的内部纪要,还没下发,全县只有三个部门收到过摘要。”
“那就不是路过。”丁义珍接过文件,边走边翻,“是带刀来的。”
他推开县委小会议室的门,财政局、统计局、招商办的几个骨干已经等在里面。
桌上摊着几张草图,是昨晚连夜画的产业收益模型框架。
“从现在开始,咱们搞个‘数据专班’。”丁义珍把文件往桌上一放,
“三天内,出一份白皮书。第一块,税收反哺周期——五年免税后,第六年起能收多少,什么时候能回本;第二块,农户增收测算,按户均两亩地、亩产三千斤算,订单价比市价高一毛五,人均多挣多少;第三块,企业落地成本,和隔壁县比,我们省了多少手续、少交了多少杂费。”
财政局长皱眉:“这些数要是公开,万一将来有偏差……”
“怕偏差就不干事了?”丁义珍打断他,“咱们不是算命,是算账。账算明白了,质疑自然就少了。再说了,真有偏差,也是因为干得比预期好,还是干砸了?”
屋里人笑了。
“我补充一点。”统计局副局长举手,
“咱们可以加个对比表,把近三年全省类似县域招商项目的实际履约率列出来。金山县目前签约率百分之八十二,比平均高出二十七个百分点。这说明什么?不是画饼,是有人真金白银投进来了。”
丁义珍点头,“写进去。标题就叫《金山县五年产业收益模型白皮书》,明天中午十二点前,我要看到初稿。”
散会后,他没回办公室,直接上了车。
沪市绿色食品集团的临时驻点在城东工业园的一间仓库里,负责人老周正蹲在地上看包装箱样品。丁义珍推门进去时,他抬头愣了下,“哟,丁县长,这大中午的,有事?”
“有事。”丁义珍拉过一把椅子坐下,“我想请你派个人,参加咱们下周的招商说明会。”
老周眯眼,“说白了,就是让我当托儿?”
“不是托儿,是证人。”丁义珍从包里抽出一张纸,
“你们上个月签的合同,厂房租了八百平,设备投入两百万,首月采购红薯粉一百二十吨。这些数,你敢不敢当着媒体的面说一遍?”
老周笑了,“我有什么不敢?我倒是想问你,敢不敢让我把账本也搬上去?”
“欢迎。”丁义珍站起身,“还有,青山集团的高启强那边,我已经打过招呼,他们下属的包装公司这两天会把用工数据和订单增长曲线整理出来。你要是愿意,咱们一起上台,讲讲为什么敢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县投钱。”
老周站起身,拍拍裤子,“行。但我有个条件——下次来别穿这身黑西装,像来收尸的。”
丁义珍也笑,“下次穿格子衫,行不行?”
三天后,县委礼堂再次坐满人。这次来的不只是客商,还有省内外十几家媒体的记者。横幅换了新的:“金山县招商政策说明会”。
丁义珍走上台,没先说话,而是按了遥控器。大屏幕亮起,一段动画开始播放:
一条时间轴从现在延伸到五年后,税收、就业、农户收入三条曲线稳步上扬,财政垫付资金的来源标注得清清楚楚——一笔来自华人华商银行的过桥贷款,期限两年,年息三点八,由林耀东亲自签字放行。
“这笔钱,没动民生一分钱。”丁义珍开口,“它只干一件事:抢时间。等企业落地、税收上来,再还回去。如果五年后没赚回本,我丁义珍自己掏钱补。”
台下有人鼓掌。
接着,沪市绿色食品集团的代表上台,手里拎着个文件夹。
他没念稿,直接打开合同复印件,指着金额和签字页,“我叫张立国,从业二十三年,从没在一个县一级政府手里见过这么干净的流程。从签约到通水通电,七天。比我在省会还快。”
转身调出一张表格,“这是我们第一个月的采购清单。原计划买八十吨,结果农户供货质量超出预期,追加到一百二十吨。现在的问题不是不够卖,是产能跟不上。”
最后一个上台的是青山集团包装公司的负责人,三十出头,普通话带着点南边口音。
他话不多,只放了一段视频:车间里二十多个本地工人在操作流水线,镜头扫过工资条,最低三千二,最高四千八。
“我们招的全是本地人。”他说,“有六个是脱贫户。公司承诺,每带动一百户农户增收,奖励十万。上个月,我们拿到了第一笔。”
会场安静了几秒,然后掌声响了起来。
丁义珍重新上台,手里拿着一份文件,“最后,我想说件事。有位外省商会的王会长,在会上质疑我们的财政能力。我们尊重质疑。但我们也查了——他手里那份所谓的‘市场分析报告’,内容来自省厅尚未公开的内部研判文件。”
“是谁泄露的,我们已经掌握线索。但我不点名。我只想说一句:有些人不希望看到一个县靠自己把路走通。因为他们靠的不是路,是关系。”
合上文件,“可我们不一样。我们靠的是数据、是合同、是农户手里实实在在的订单。谁不服,可以来算账。谁想试,我们欢迎。”
话音刚落,招商办主任快步走上台,在他耳边说了句什么。
丁义珍眼神一动,转向台下,“刚刚收到消息,芬兰那家商社重新提交了干菌菇采购意向,数量比原来多了二十吨。船期定在下月十号,走光大船队的‘东方晨星’号。”
他笑了笑,“看来,有人已经用行动投了票。”
说明会结束,丁义珍刚走到门口,招商办主任追上来,递过一份刚打印出来的文件,“三家冷链、包装、电商公司签了合作备忘录,这是副本。”
丁义珍接过,随手翻开。第一页上,钢笔字迹还没干透,写着“48小时响应机制”,下面列着对接负责人和电话。
他把文件夹夹在腋下,抬头看了眼天。云层裂开一道缝,阳光斜劈下来,照在台阶前一辆刚停稳的黑色轿车上。
车门打开,下来一个戴鸭舌帽的男人,手里拎着个文件袋,低头快步往县委大楼走。
丁义珍站在原地没动,右手轻轻拍了拍文件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