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1章 高层施压缓矛盾(1/1)
丁义珍把手机放回裤兜时,天边刚泛出灰白。车停在金羊镇邮局门口,他没熄火,等老刘把包裹登记完,才调头往县里开。
半路上接到财政局小王的电话,说昨晚那笔从“区域发展基金”转出的款子,今早又走了两笔,合计一千四百万,用途写着“市政配套预付款”。
他一脚油门踩到底。
县政府大楼才亮灯,丁义珍直奔档案室,调出近三个月的资金流水备份。
电脑屏幕上的数字跳得他眼睛发酸,可那条被激活的死账账户像根刺,扎得他坐不住。
把数据加密打包,发到一个从不用的邮箱,标题写“九十年代跨境结算案例参考”,收件人是钟正国办公室的内线通道。
做完这些,他拎着保温杯去了易学习办公室。
老易正啃馒头就咸菜,见他进来,抬了抬眼镜。“你这脸色,比昨儿晒谷场上的泥还黑。”
“睡不着。”丁义珍把U盘推过去,“基金账户活了,钱走的是李达康批的‘景观大道配套’,可教育局那边账面已经空了。老百姓孩子上学的钱,就这么被挪去修一条没人走的路?”
易学习没急着插U盘,反而问:“你昨晚承诺个人出资,是真掏?”
“二十万,已经打到镇财政临时户。”丁义珍点头,“先抢通卫生院那段,人命关天。但后续不能再这么搞,得有个说法。”
易学习叹了口气,点开文件。一页页翻过去,忽然停在一张附录上。上面夹着一张便签纸,写着“A3-7”。他没问,只用笔圈了一下,塞进自己抽屉。
“你这是把球踢到我这儿啊。”
“不是踢球,是堵漏。”丁义珍端起杯子喝了一口,“钟省长昨儿说了,风不是一个人能顶的。可现在风还没来,雨先下了。”
易学习盯着他看了两秒,笑了。“行,我支持你提的方案——主干道优先,景观线缓建。但你得让我在常委会上说得出口。”
“我马上整理一份民生路线图更新版。”丁义珍站起身,“只要能把钱拉回来,路怎么修,咱们一起扛。”
两人刚商量完,县委办通知:省长钟正国紧急召集协调会,地点在汉东大厦三楼会议室,十点整,李达康和丁义珍必须到场。
李达康到的时候,领带打得一丝不苟,见丁义珍坐在角落翻文件,冷笑一声:“丁县长今天这么积极,是不是昨晚又收到谁的密令了?”
“我只听政策。”丁义珍头也不抬,“也听老百姓说话。”
“老百姓?”李达康声音拔高,“你拿自己工资修路,是作秀!你拦项目进度,是破坏发展大局!”
“那你拿教育经费修景观大道,就是合法?”丁义珍合上文件,“基金账户去年就该冻结,谁批的重启?谁签的资金划转?你敢当着钟省长的面说一遍?”
两人正僵着,钟正国推门进来,身后跟着秘书长。他没坐主位,而是把一份材料摔在桌上。
“你们吵得挺热闹。”他声音不高,“那我问一句——这笔两千万,是谁让死账复活的?”
会议室瞬间安静。
钟正国扫了一眼李达康:“你不是说资金来源合规吗?那你说说,省财政厅下属的‘区域发展基金’,上个月已经并入‘专项扶贫账户’,账户编号作废。现在它不仅活着,还往外打钱,IP登录地是京海城投,最终结算方是赵立冬名下的地产公司。这算哪门子合规?”
李达康额头冒汗,嘴还硬:“可能是系统延迟更新……”
“延迟?”钟正国冷笑,“香江那边今早传来的审计报告,清清楚楚写着资金跳转路径。你们县里的事,已经惊动上面了。再闹下去,不是谁保谁的问题,是整个项目叫停,所有人挨查。”
他站起身,环视两人:“我不管你们谁对谁错,一句话——修路方案重审,教育经费原路退回,三日内提交新规划。否则,项目冻结,责任人上报中央。”
说完,他看向丁义珍:“你那份路线图,我看过了。民生优先,没错。但做事要讲方法,别把自己架在火上烤。”
散会后,钟正国把丁义珍单独留下。
办公室门一关,他从抽屉里抽出一张内部简报复印件,递过去。上面有一行手写批注:“风不止于县,刀不落于明。”
“别以为这事只是你和李达康的矛盾。”钟正国倒了杯茶,“有人在背后动账,也有人在盯着你爸的反应。你现在每一步,都得想三层。”
丁义珍捏着那张纸,没说话。
“回去吧。”钟正国摆摆手,“盯紧工地,也盯紧自己人。有些话,别在电话里说。”
他刚走出省委大楼,手机震了一下。陈书婷发来一条短信:“港岛湾仔老码头拆迁项目,有人找我谈合作。”
丁义珍脚步一顿。
他知道那个地方。十年前,陈书婷的母亲还在世时,那里是她参加的渔民互助会旧址,后来被地产商盯上,闹过强拆。她母亲就是在那场冲突后病倒的。
他回拨过去,响了三声被挂断。再打,提示关机。
与此同时,南洋某栋写字楼顶层。
沈策站在落地窗前,手里转着一支钢笔。桌上的监控屏分四格,其中一格正显示陈书婷的办公室。她刚挂电话,脸色变了。
“查清楚没有?”沈策问。
副手点头:“资金异动的时间点,和她调阅母亲社团档案的时间完全重合。虽然路径做了三层跳转,但源头IP最终指向香江华人华商银行的内网端口。”
“林耀东的人?”沈策冷笑,“还是……她自己漏的?”
“不排除内部泄密。”副手低声,“建议加强监控。已经安排人以‘湾仔码头项目’名义接触她,试探她是否与大陆方面有联络。”
沈策点点头:“让她接项目,但别给实权。我要知道她每一次见谁,每一通电话的内容。另外——”他顿了顿,“去查查她最近有没有去医院。”
“查医院?为什么?”
“直觉。”沈策把钢笔往桌上一扔,“她最近太安静了。一个女人突然安静,要么在算账,要么……在藏事。”
香江,华人华商银行地下数据室。
林耀东盯着屏幕,眉头紧锁。系统刚捕捉到一条异常信号:陈书婷的备用手机号,在十分钟前连接过一个伪装成地产公司基站的伪热点,通话时长47秒,内容加密。
“被盯上了。”他对周叔说。
周叔点头:“甫光那边刚来消息,冷藏船在马六甲滞留,对方要求查验货单。船员按计划说运的是精密仪器,温度记录正常,对方没深究。”
“沈策在试探。”林耀东敲了敲键盘,“他怀疑陈书婷这边漏了风。下一步,肯定会对她动手。”
周叔沉默片刻:“要不要提醒她?”
“不能直接联系。”林耀东摇头,“钟省长刚压下修路的事,现在任何外部干预都可能打草惊蛇。我们只能等。”
他盯着屏幕上陈书婷办公室的实时画面。她正低头整理文件,忽然停下,把一张便签纸撕碎,扔进垃圾桶。然后起身,走到窗边,把花盆从左边挪到了右边。
林耀东眯起眼。
这是他们早就约定的暗号——“环境异常,暂停联络”。
他关掉画面,转头对周叔说:“让甫光的船再等等。风还没到最大。”
北平某胡同小院。
周长利坐在八仙桌前,手里捏着一张名单。三位退休审计专家,两个答应见面,一个半月前病逝。他正要拨电话,忽然发现名单背面有一行铅笔字,极淡,像是用过期的笔写的:“A3-7查过,别碰。”
他盯着那行字看了五秒,慢慢把它撕碎,塞进嘴里嚼了,咽下去。
然后他拨通一个老友的电话:“老张,最近有没有人打听九十年代初的跨境结算案子?”
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:“怎么,你也接到商会的调研邀请了?”
周长利笑了笑:“是啊,闲着也是闲着,聊聊老案子。”
挂了电话,他起身走到院门口,把门闩从里面插上。
省财政厅某办公室。
一名科员正往档案柜里塞文件,忽然停住。他盯着一份“区域发展基金”注销记录,发现签字栏的笔迹和昨天看到的不一样。他掏出手机,拍了张照。
刚存进相册,门外传来脚步声。他迅速关灯,把手机塞进抽屉。
门开了,赵立冬的秘书探头:“王科,赵市长问那份代建协议的备份找到了没有?”
“在……在整理。”科员挤出个笑,“明天一定交。”
秘书点点头,走了。
科员坐在黑暗里,手心全是汗。他想起昨天李达康来拿文件时,兜里露出一角信封,上面印着“京海地产集团”。
他打开抽屉,盯着手机屏幕,犹豫要不要发出去。
丁义珍回到县政府,发现办公室门虚掩着。他推门进去,桌上那份更新版路线图还在,但抽屉没动。
他走过去,拉开最下层,把钟正国给的那张批注复印件塞进文件夹。刚合上,手机响了。
是陈书婷。
他接起来,听见她说:“湾仔码头的事,我答应见面了。”